近日,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法审理了一起非法销售医疗用毒性药品案件,两名被告人均被依法判决。
2023年4月、6月,被告人吴某为牟利,明知是未取得相关批准文件的药品,仍通过微信以人民币600元的价格向被告人刘某出售3支Botulax(白肉)肉毒素、1支MEDITOXIN(粉肉)肉毒素、2支CORETOX(金肉)肉毒素,获利人民币300元。
2023年1月至6月,被告人刘某明知是未取得相关批准文件的药品,自被告人吴某或他人处购入肉毒素后,为牟利向他人分别以200元、500元、1200元的价格销售或注射。
经认定,上述涉案的产品信息在国家药监局网站药品数据库未查询到,且鉴定出均含有肉毒素;另外,“A型肉毒毒素及其制剂(注射剂)”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目录品种。
“A型肉毒毒素及其制剂(注射剂)”属于我国严格管控的处方药和医疗用毒性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进口、销售药品,必须取得药品注册证书。两名被告人违反药品管理法规,明知是未取得相关批准文件的药品而销售,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其行为均构成妨害药品管理罪,应依法惩处,故本院分别对二人判处了刑罚。
法官提醒:
美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切勿轻信“非正规”医美。
1.认清药品本质,肉毒素不是“美容保健品”。肉毒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肌肉痉挛等疾病,在医疗美容领域用于除皱等,属于处方药,其使用有严格的剂量和适应症要求,必须在具备合法资质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任何在生活美容院、工作室甚至网络私下销售的肉毒素,都是非法的。
2.警惕价格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本案中从100元到1200元的暴利链条,正是利用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心理。正规肉毒素产品成本加上医疗服务的费用有其合理的市场定价。远低于市场价或者来路不明的“优惠”产品,其背后往往是巨大的安全风险。
3.选择正规机构,核实双重资质。在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前,务必确认两点:一是机构是否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是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消费者切勿在非医疗机构接受由非专业人员进行的任何注射类项目。
追求美丽是每个人的权利,但绝不能以牺牲健康和安全为代价。净月法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各类危害药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
来源:长春净月区人民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