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查验作业区内,一辆辆装载集装箱的货车依次驶上称重地磅。仅用30秒,重量自动比对系统便完成了对进出口货物集装箱的称重查验。
“以前都是人工值守地磅进行称重,人工记录,再由专人传递纸质磅单,然后海关关员人工计算核对磅单重量与申报重量,称重一次怎么也得10来分钟。”青岛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查验中心副经理穆蒙蒙对这其中的变化深有感触,“现在30秒就可以完成一辆车的称重手续,查验作业效率大幅提升,我们也跟着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对装载着集装箱的车辆进行地磅称重,是海关核查进出口货物实际重量与申报是否相符的重要手段,也是防范进出口伪瞒报风险的重要途径。怎么解决严密监管和快速通关之间的矛盾呢?
针对查验称重作业,黄岛海关以科技创新赋能监管提效,开发上线了集装箱重量自动比对系统,通过地磅智能化改造、加装摄录识别设备等手段,串联后台系统,实现了集装箱及车辆信息的智能识别。通过该系统,重量数据可在线自动传输比对,并自动填制最终结论,使单箱称重时间平均缩短5-10分钟,有效提升了查验作业效率及规范性。
“系统上线以来,我们持续优化系统识别比对算法,将系统数据与“数字关员”对接,辅助开展快速风险研判,进一步提升查检质效。”黄岛海关查检一处副处长杨龙超介绍,“一年以来,该系统已全面覆盖青岛前湾港南北港查验区及自动化码头查验区,累计完成称重近8万箱次,识别准确率达100%,减少称重时间超1万小时。”
闪电新闻记者 于凡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