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伙儿都知道,中国的高铁那叫一个牛!坐上复兴号,嗖嗖地从北京跑到上海,一千多公里路,几个多钟头搞定,快得跟平地起飞似的。这高铁不光省时间,还能把城市串成“糖葫芦”,经济蹭蹭往上涨。
再看澳大利亚那片广袤的土地,高铁却像个遥不可及的梦。悉尼到墨尔本,八百多公里的路程,开车得花上八九个钟头,坐飞机又折腾安检。为啥澳洲不搞个高铁,让大伙儿也享受一把“贴地飞行”的爽快?
想想以下三个问题就能找到答案了:谁出钱?钱从哪来?靠啥回本?
![]()
中国修高铁,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谁出钱?说白了大头是政府掏腰包,政府一挥手,国家财政就顶上来,再加上银行贷款和铁路集团的自有资金,建高铁根本不愁资金的事。
2008年那会儿,中国启动高铁项目,总投资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的数据,到2020年底,中国高铁里程已经超过3.5万公里,总投资额高达数万亿元人民币。
这些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高铁能拉动经济,值!
![]()
钱从哪来?除了拨款,还有债券发行和银行贷款。中国铁路总公司(现在的国铁集团)靠着国家信用背书,轻松从银行借来大笔钱。
回本呢?靠票务收入,高铁票卖得火,一趟车就能装上千号人,票钱哗哗进账。更重要的是,高铁带动了沿线城市发展,工厂、商店、旅游景点都跟着沾光,政府收的税多了,自然就回本了。
比如京沪高铁,2011年开通后,几年内就实现盈利,还促进了京津冀和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这招儿在中国管用,因为人口密集,需求旺,政府一牵头,事儿就办成了。
![]()
可到了澳大利亚,这套路就行不通了。谁出钱?政府也琢磨过高铁,但一算账就犯愁。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金有限,不像中国那样能大手笔投资。2013年,澳洲政府委托搞了个高速铁路研究,报告一出来,大伙儿都傻眼了。
建条悉尼到墨尔本的高铁,少说也得花上千亿澳元。钱从哪来?政府财政吃紧,不敢全包;想拉私营企业入伙,可人家精着呢,一看风险大,扭头就跑。
![]()
为啥?澳洲人口太稀疏了。全国才两千多万人,还分散在沿海,悉尼到墨尔本沿线城市加起来,人口密度比中国低多了。高铁要是建起来,每天能拉多少人?回本就成了大难题。
票务收入估计撑不住运营成本,更别说前期投资了。2019年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局评估显示,高铁项目经济回报率太低,几十年都未必能回本。
![]()
这跟中国一比,差距就出来了,中国高铁能赚钱,是因为城市间人流如织,需求爆棚;澳洲呢,大伙儿更爱开车或坐短途飞机,高铁显得多余。
不光澳洲,其他国家也常卡在这三个问题上。美国折腾高铁几十年,进展慢吞吞,就是因为政府资金不足,私营部门不敢赌。
欧洲好些国家有高铁,比如法国和德国,但那是靠政府补贴硬撑,人口密度比澳洲高点儿,勉强能回本。反观中国,政府主导的模式独一无二,集中力量办大事儿,这才让高铁遍地开花。
![]()
澳洲的地理环境也添乱,内陆多是沙漠和荒野,修铁路成本翻倍,不像中国东部平原那么好铺轨。高铁不是谁想修就能修的,得看天时地利人和。澳洲政府不是没动心过,但现实骨感,只能先放一放。
高铁梦在澳洲碎了一地,归根结底是经济账算不过来。谁出钱?政府扛不起;钱从哪来?没稳定来源;靠啥回本?需求不够旺。中国能成,是靠人口红利和政府魄力;澳洲不成,是自然条件和经济规律使然。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