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突然听到有人说“中国是世界的边缘”,反应估计得是:开什么玩笑?中国五千年文明,四大发明,怎么就被说成“边缘”了?
更何况说这话的,还是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位华人教授,王赓武。
这话表面上看是贬低,其实他是提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角度:用全球史的眼光,重新看看中国在历史这盘大棋里的位置。
他在《更新中国》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概念——“边缘性”,并非说中国不重要,他是让我们站在地球村的角度,从外围往里看,从互动中找定位。
![]()
地理的边缘,不是落后的代名词
中国地大物博这是没错,但要说地理位置,那真不算“全场核心”。
东边是浩瀚太平洋,西边是高原沙漠,北边是草原寒风,南边是热带丛林,这一圈天然屏障把中国包得紧紧的,像是天生就注定了要走“自家过日子”的路子。
地理上这一圈围挡,确实让中国古代文明自给自足、发展稳定,农耕文化扎根深厚。但同时,也让中国在很长时间里,跟外面世界的联系没那么频繁。
![]()
虽然有丝绸之路、有郑和下西洋,但这些交流更多是点状的、朝贡式的,不像奥斯曼帝国那样动不动就横跨三洲,天天跟欧洲、中东混在一起。
郑和七下西洋,最远也就到了东非沿海,回来还写了本《西洋番国志》,但从头到尾都没跳出“我们是上国,你们都是蛮夷”的思维框架。
换句话说,中国确实是东亚的中心,可放到整个欧亚大陆的文明互动里,中国反倒像个边缘观察者,没那么积极参与世界事务。
![]()
中国夹在欧亚大陆的东头,跟中东、地中海那一片古文明高频互动区离得远。
高山封路,沙漠隔人,海洋也不容易出海,久而久之,文明就慢慢往内收。
《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就提到,中国的地形决定了它更适合发展内向型农耕社会,这不是优劣的问题,而是路线不同。
所以王赓武说,中国是“世界边缘”,其实是在说中国是一个“独立但相对隔离的文明单元”,不是说落后,是从地理出发的一种文明路径选择。
![]()
从“天下”到“远东”,观念转不过来是有原因的
中国古代讲“天下”,意思是咱们是世界的中心,剩下的都围着转。
这个观念由来已久,从战国的“王者四海之内”,到汉代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都在强调一个事儿:我们是正统,是主角,是舞台中心。
![]()
可等到19世纪,西方列强跑来敲门,这个“中心观”开始出现裂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见乾隆皇帝,结果因为下不下跪礼仪的事闹得不欢而散,这是两种世界观的正面撞车。
![]()
中国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外邦理应俯首称臣;但英国那边早已是工业化国家,认知上早就不吃这一套。
到了租界时代,上海被称为“远东第一大都市”,这听起来风光,但“远东”这个说法,其实是站在欧洲的角度说的。
人家是中心,我们是“东边很远的地方”。这就等于从自我中心的“天下”,突然被贴上了“边缘”的标签,心理落差巨大。
![]()
而魏源的《海国图志》首次把全球地图拿出来的时候,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世界原来这么大,咱们不在正中间。
这本书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思想震动,因为它打破了“我们是世界中心”的惯性思维。从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认真思考:我们的“中心”说,是不是只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成立?
这种从中心到边缘的身份重构,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
它像是心理上的一次“断奶”过程,让我们慢慢接受:在全球这张大棋盘上,我们是重要的一子,但不是唯我独尊的主角。
这种观念的转变,虽然痛苦,但却是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
边缘也能反超,关键看你怎么用这张牌
到了今天,王赓武的“边缘性”理论,反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在全球化时代,谁还真能站在中心不动?互联网让信息满天飞,物流让商品通全球,文化传播也不再是单向灌输。
中心和边缘的界限,早就模糊了。
中国正是利用了这种“模糊地带”,实现了弯道超车。改革开放那几年,很多人觉得中国起步晚、基础差,可正因为边缘,所以可以少走弯路,直接借力打力。
世界银行就评价过,中国的后发优势是全球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几十年里从一个边缘国家走到了全球制造中心。
![]()
别看起点不高,起跑晚,但赛道选得对,跑起来一样快。这种“边缘起跳”,是典型的逆势翻盘。就像体育比赛里有些队伍,虽然不是热门种子选手,但偏偏打出了冠军水平。
抖音的海外版本,能在不同国家落地开花,靠的不是强行输出,而是本土化运营。
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不是非要你接受我,而是我先学会你怎么说话,然后再把我的内容拐着弯说出去。说白了,这种智慧,恰恰来自“边缘文明”对生存的精细把握。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不再强调谁是中心谁是边缘,而是强调大家一块商量着来。
![]()
这种理念,倒跟王赓武的“边缘性”不谋而合。文明不分高低,只有互动。谁能提供更好的对话方式,谁就能赢得尊重。
结尾
王赓武的“边缘论”,并非让我们自我否定,而是提醒我们换个角度看世界。
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心从来不是固定的,今天你是焦点,明天可能就换人了。真正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找到发力的方式。
![]()
中国从地理边缘到全球焦点,靠的不是运气,是看清了时势,也敢于调整姿态。边缘不可怕,怕的是看不清自己在哪。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反倒多了腾挪的空间。
所以啊,别急着反感“边缘”这个词,有时候,最精彩的故事,恰恰是从边缘开始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