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5日,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齐白石》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亮相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两场演出座无虚席、线上线下喝彩不绝,将京剧艺术的醇厚腔魂与国画丹青的灵动墨趣完美融合,为蓉城观众奉上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审美格调的视听盛宴。
![]()
匠心筹备:幕后深耕,精心雕琢
为呈现最佳舞台效果,北京京剧院高度重视此次演出,精益求精开展剧目的加工提高工作:演员们逐字逐句打磨唱腔念白,让人物情感在京韵流转中更显真挚;乐队坚持“腔随情走、乐伴戏行”,以美妙的旋律、精准的音符勾勒起承转合;舞美团队从造型、服装到灯光、布景全方位优化,21道可升降投影纱装置,叠加现代多媒体技术,虚实交织的水墨意境栩栩呈现。剧院上下团结一心,院领导班子提前抵蓉,每日召开协调会、及时响应排练重点,研究敲定舞台细节、全力为演出保驾护航。为诠释齐白石“从人民中来”的艺术底色,四位主演深入成都老茶馆、宽窄巷子采风,在市井烟火中捕捉生活质感,为角色塑造注入真实感染力。
![]()
10月23日晚的全剧联排中,主演配演、乐队舞美凝心聚力、各司其责,一丝不苟完成每一个细节。联排结束已是深夜,秦艳院长在亲切鼓励慰问剧组的同时,亦聚焦精益求精,直击问题提出具体优化要求;导演傅永凡、作曲朱绍玉逐一拆解联排中的细节漏洞与解决办法;现场人员凝神屏息,认真聆听并默默在心中梳理调整。这份上下一心的凝聚力、这种主动担当的责任感,生动诠释了北京京剧院“一棵菜”的光荣传统与国家京剧院团的精神风貌。
![]()
剧耀蓉城:声腔形韵,浸润人心
继10月24日首场演出收获线上线下如潮好评后,10月25日的专家评审场更掀艺术热潮、亮点拉满!
大幕徐徐拉开,婉转悠扬的唱腔、精湛出众的演技、意境悠远的舞美瞬间征服全场!主演们唱腔韵味醇厚、字正腔圆,或激昂高亢振聋发聩,或低回婉转引人入胜。身段表演行云流水、细腻传神,凝眸、颔首间,把齐白石“衰年变法”的孤勇执着、面对质疑的坚韧不屈、对艺术追求的赤诚纯粹,刻画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群演们默契配合、与主演的对手戏张力拉满,共同构建出鲜活立体的舞台群像;乐队精准配合,鼓点起落、弦乐流转皆与剧情节奏丝丝相扣。
![]()
舞台上,水墨意境与京腔京韵交相辉映,“所见为真,所爱长生”等经典台词直击人心。整场表演张弛有度、气韵贯通,每一个场景都极具感染力,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深厚的艺术积淀。现场观众彻底沉浸其中,甚至有观众低声跟着哼唱,台上台下以这份纯粹的艺术魅力牵连出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伴随着《齐白石》主题音乐的响起,缓缓落下帷幕的那一刻,艺术的感染与观众的感动在情绪顶峰达成和谐统一,余韵悠长、回味无穷。台下的掌声,跟随着台上那轻快、幽默的主题旋律在空气中振动,观众们心有灵犀、默契十足,渐渐汇成整齐的节拍,仿佛成了这首乐曲最后的声部。
![]()
这不再是简单的致谢,而是一场舞台上下的协奏,为这个充满墨趣与童真、饱含匠心与温度、紧贴人民与生活的守正创新之作,共同收束了一段轻快而圆满的艺术尾声。
关怀激励:深入一线,振奋人心
演出期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怀刚同志,一级巡视员马文同志及局艺术处有关人员,亲赴演出现场、深入舞台一线,详细听取筹备情况。局领导走进后台慰问演职人员,叮嘱大家放松心态、鼓励剧组精彩发挥。
![]()
![]()
演出结束后,郭怀刚同志上台与全体演职人员亲切交流,并对演出成功致以热烈祝贺。郭怀刚同志高度肯定该剧的艺术价值与创新视角,指出北京京剧院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以守正创新的担当让京剧艺术焕发蓬勃生机,既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高水准的文化盛宴。郭怀刚同志勉励剧院:创作出更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佳作,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
观众盛赞:双粹魅力,引发共鸣
10月的蓉城细雨纷纷,却挡不住观众对艺术的热忱与期盼——不少戏迷冒雨奔赴剧场,只为赴这场国粹交融的文化之约。剧组成员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理念,以平常之心沉淀表演初心,以倾情演绎诠释艺术担当——全员凝心聚力打磨每一细节,既充分彰显北京京剧院精益求精的艺术水准,又生动展现京剧艺术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最终,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齐白石》以这般近乎完美的呈现,于淅沥雨幕中的蓉城,给满心期许的观众交上了一份超出预期的艺术答卷。
![]()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焦海龙教授观看后专门撰写了剧评,称该剧让他深感震撼与感动:京剧与国画皆为中华瑰宝,该剧打破了二者边界,近乎完美融合。以齐白石“衰年变法”为主线,还原其艺术突破历程,串联其人生轨迹,传递“守正”与“创新”内核。这种创作思路展现主创创新意识,让观众领略两大国粹的独特韵味。剧中细节打磨出色,演员表现精湛,鼓乐伴奏贴合剧情,舞台设计巧思,营造沉浸式体验。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该剧也引发了他的共鸣,齐白石“不泥古、敢创新”与美术教育理念契合,传统文化需与时俱进。相信京剧爱好者、美术从业者及普通观众都能获启发,感受双国粹魅力与传统文化精神力量。期待北京京剧院未来有更多佳作,让传统文化绽放光芒。
![]()
观众王静女士在演出后评价:“这出戏艺术水准高、创新点足,演员功底也扎实,在守住京剧传统根脉的同时融入现代创新,既保留传统精髓又赋予作品鲜活气息,印证了守正创新正是传统艺术传承的关键。还有,灯光设计也格外出色,与人物情绪、剧情节奏深度融合,‘以光传情’的细腻处理让我眼前一亮。我坚信京剧有蓬勃生命力,定会代代相传,也期盼更多人走进剧场欣赏京剧等传统剧种,共同为赓续中华文化、守护民族瑰宝贡献力量。”
![]()
此次蓉城之行,《齐白石》不仅让观众领略了国粹交融的独特魅力,更传递了中华文化赓续不绝的精神力量。正如观众所言,京剧的蓬勃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期待更多人走进剧场,共同守护这份民族文化之瑰宝。
文化传承:守正创新,续写新
北京京剧院始终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文化为责任担当,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对北京独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积极作为,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精品佳作。
未来,剧院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视角,深入挖掘传统京剧的艺术精髓,不断探索创新的表达方式,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加强对经典剧目的传承与打磨,让古老的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生活的作品,以京剧独有的艺术魅力展现当代中国的精神风采。
![]()
同时,剧院还将与国内兄弟院团和文艺院团密切合作、携手同行,一道为传承弘扬京剧艺术,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齐白石》
演出时间:2025年10月24-25日
演出地点: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