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工作四十年,刚退休数月的陈美芳,如今又开始每早8点半到岗的生活。
2025年是一道分界线。
最直观的改变是身份。曾冠以陈美芳笔名的“余香法官工作室”,悄然换成了“余香调解工作室”,地点从少年家事审判庭搬到了诉讼服务中心,她与另外两位先于其退休的法官黄彩霞和张知悦,身份由法官转换成了“余香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余香”超越了个人符号,成为退休法官退而不休、余热生辉的集体印记。
最细微的改变是心境。睡得更好了,曾在半夜因为记错审限而惊醒,曾在梦中一路飙车却怎么也踩不下刹车的惊怕,已成过往。笑得更多了,把以前加班加点的时间精力用来跑健身房,养猫养花养自己,颈椎、腰椎的老毛病也在慢慢改善。
身心的变化,恰恰守护了一种“不变”。每天专注投入的工作状态,和过去的无数天一样。在家长里短中厘清是非,在劳资博弈中寻求平衡,在商海纷争中促成共赢,只不过审判经验化作了调解智慧,她们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又比以往多了一份从容不迫。
法槌落下,余音渐远;调解桌前,余香绵长。这缕芬芳,正静静漫过时光,浸润着矛盾纠纷化解的每一个关口、每一处源头。
![]()
调解有道,百闻不如一见
10月21日一早,苏城大降温。陈美芳提前十分钟来到调解室,打好空调温度。当这起离婚后财产纠纷的当事人脸上如霜似雪走进门,调解在冰封气氛中拉开序幕。
和当事人交谈时,陈美芳会一直微笑着看着对方的眼睛。
“望,就是观察。”短短几回合,她对案情特别是双方的情绪有了初步把握。“两人都带着怨气,离婚时说好共同房产留给女儿故未作分割,这几年男方经济拮据,与随母生活的女儿也有些疏离,于是男方铁了心要卖房变现,这才起诉前妻。”
“我绝不同意卖房!”女方斩钉截铁,随即对男方一顿数落控诉,很多发泄已经跑题很远,和案件本身并不相关,陈美芳却没有阻拦,还主动让男方也开口说说——“闻,就是倾听。”
待双方把想说的该说的不该说的表达一通,时间已过去近一小时。空调的温度让大家体感变得适宜,情绪宣泄后,理智也回归正轨。
此时,陈美芳开口了。
“你们各有各的不易,但就本案而言,房子是你们婚后共同财产,离婚时没作处理,现在原告提出要分割,是有法律依据的。刚才被告不同意卖房,那么还有两种分割方案,分别是……”别看她语速平缓声音不大,且脸上带着笑容,但很有穿透力,这种即便没有字幕、开了倍速,也听得很清楚的温和之音,显然带动当事人开启思索程序,能看出,女方最初那份不容置疑的坚持,开始动摇了。
![]()
由于房屋还有贷款,且都无力单方买断,于是双方对先分份额、后卖房产的方案,一致点头同意。
“首付是我父母出的,我要占八成。”“孩子一直跟着我,马上考大学开销大,我至少要六成!”
前面一番晓之以理,此刻便需动之以情。陈美芳请男方暂时离开,对留下来的女方表示理解她为孩子的付出,但提醒她需考量首付由男方父母支付的事实,且男方心脏不好,安装了支架,工资收入降低,也是不易……
接着,她走到调解室外的长椅旁,坐在男方身边,“孩子读高中的开支比较大,明年她就要考大学了,开支会更大,从法律上来说你无需再支付抚养费,但是孩子的钱哪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问,就是询问交流;切,就是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陈美芳看来,“望”与“闻”是为“问”与“切”建立思路,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消解或者至少钝化双方的对立情绪。
感受到真诚的关怀与共情,基于对法律的信任,以及彻底解决纠纷的愿望,当事人很快接受了五五分的调解方案。
12点多,现场签好调解协议,不久前还声泪俱下的女方笑着道谢,原本总是板着脸的男方也有了笑容,而早上倒好的一杯花茶,陈美芳一口还没来得及喝。
手有余香,把“事了”功夫做足
对于调解,三位退休法官或许方法各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一个细节被她们反复提及。比如上述案件中,陈美芳会特别问一句,双方还有没有其他财产事宜需要处置。对此,原行政庭员额法官张知悦感受很深:“非但要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更要做到事了,不留后遗症。”
一起工伤赔偿案,受雇于包工头的劳动者在工地受工伤,要求工地施工方的发包方承担赔偿责任,发包方提供了其与包工头签订的承包合同,认为实际赔偿人应是包工头。发包方与包工头互相推卸责任,都不肯认赔。张知悦召集三方几经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方案:由包工头承担赔偿责任,但赔偿款由发包方发放,从包工头的工程款中扣除。
如此一来,既理顺了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又确保受伤劳动者及时获得赔偿,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一次性、实质性化解。
![]()
这样的思路转变对原乐余法庭员额法官黄彩霞来说更容易些。
拥有丰富合同纠纷审判经验的黄彩霞,即便脱下法袍、专攻调解,过往的“老家底”依然处处可用。面对建设工程、商事合同等复杂专业纠纷,她在调解桌上游刃有余,屡破难题。但她觉得,比专业更重要的,是那份让纠纷在法理情之间实现“软着陆”的智慧与耐心。
在处理某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时,黄彩霞把握到矛盾的核心是原告因原法定代表人去世面临的资金链断裂风险与被告方的资金周转压力。她提出“现金+供应链保理+工抵房”的灵活履行方案,通过电话、“微解纷”平台等多种方式反复沟通协调,引导双方把困难、顾虑和底线一一摊开,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约定分期支付并实现部分款项即时履行。这样,既解了原告的燃眉之急,又通过分期安排缓解了被告的压力。
27年扎根少年家事审判条线,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少年法庭先进个人等一连串荣誉,陈美芳的丰厚经验有目共睹,摸索出“望闻问切”独到工作法之外,对多做“无用功”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办案时,她担心离婚诉讼中的弱势一方没有地方住,想方设法施以援手;遇到困境儿童,她更时时放心不下,积极联系民政部门合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如今专注调解,这种“多做一步”的理念贯穿始终,并往往成为化解纠纷的杀手锏。
“上周刚调掉一起案件,反反复复磨了几个月。现已年迈的老夫妻起诉要求撤销之前签订的《析产协议》,因为觉得儿子拿到拆迁房后对他们不再关心了,这种纠纷无论做法官还是调解员,都必须上门面对面了解真实情况。”在唠嗑中摸清当事人打官司的真正目的,陈美芳发现老两口还住在出租车库里,连空调都没有,这怎么行,案子先放一边,马上联系孩子必须尽快解决老人居住问题。陈美芳立即与被告沟通,他吐了一肚子的委屈后同意将一套拆迁房装修后给父母住,接下来,陈美芳就装修哪套房、何时装修好、装修到什么程度等多次与双方沟通直至确定,再接下来,她又化身为监工,装修进度、装修布局、哪里要装个门、何处要添个电器……,她把老夫妻提出的合理要求婉转的告诉给被告,同时又跟老夫妻聊聊今后的生活照料,缓解他们与儿子的关系。2个月后,老夫妻选了个好日子,欢欢喜喜搬进装修好的房子里,他们不再坚持房屋产权,而是希望在这房子里居住终身,对这个要求儿子一口答应,陈美芳召集双方达成了房子归儿子、父母对一套房屋有永久居住权的协议。双方的坚冰也在反复磨合中得以逐渐消融。
“法条是冰冷的,实施法律的人却是有温度的。”她这样说,也坚持这样做。一幅童真童趣的字画、一双亲手缝制的鞋垫、一袋从老家带来的辣椒……这些承载朴素谢意的信物,正是陈美芳四十年温情司法路上最动人的回响。
芳华不老:让岁月持续发光
1986年,沙洲县更名张家港市。陈美芳记得,刚进法院担任书记员的她,搭乘半天长途汽车,到省院取回崭新的、沉甸甸的院印。时光荏苒,小陈已成了老陈,染霜的短发替换了乌黑的马尾辫。
最高院明确,退休法官是人民法院的宝贵财富。聘请退休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让“银发力量”在矛盾调解工作中继续发光发热,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实“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举措。
基于这一共识,张家港法院积极行动,由院领导亲自出面,着力把经验丰富、各具专长的退休法官,一一“请”回来。
![]()
“积累了三十多年法律知识,退休了就扔掉太可惜。”黄彩霞道出退休法官的共同心声。问三位退休法官现在做调解工作有什么难点,她们半开玩笑地说,对我们来说最难的就是找人,只要找得到人,都会有办法的。
这也正是“余香调解工作室”的优势所在。汇聚多元专业背景的退休法官,能够从容应对各类专业强、复杂度高的纠纷,将“银发力量”转化为破解案多人少、实现矛盾实质化解的有效路径,实现“经验传承”与“质效提升”的双向奔赴。
“‘余香’是骨架,退休法官调解员才是血肉。我们需要更多血肉,才能真正成型、丰满。”张家港法院孙一鸣院长说道。工作室不仅致力于高效化解个案,更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她们如同经验丰富的“点灯人”,将光与热毫无保留地投射进实践,倾囊相授宝贵心得:“调解绝不是和稀泥。首先要吃透法律关系,腰杆才能挺直;其次必须学会倾听,精准捕捉各方核心诉求;最后要善于营造信任,那是沟通的桥梁。”
岁月鎏金敬芳华,晚霞生辉耀天平。退休法官们正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着公平正义。绵绵“余香”,依然在温暖他人的时光,也芬芳着自己的岁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