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携手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共同举办“乙肝防治健康科普学术交流会”。会议围绕《中国防治病毒性肝炎行动计划(2025—2030年)》展开深入解读,系统梳理了我国慢性乙肝防治现状与临床治愈最新进展,并正式启动“乙知”乙肝健康科普项目,为乙肝防治注入全新动能。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崔钢在致辞中指出,过去30年,我国走出特色乙肝防控路,2005年实现新生儿免费接种全覆盖,通过国家集采让抗病毒药物月均费用降至10元以内,但防控仍面临“存量大、发现晚、管理弱”的挑战。我国现有约75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3000万人未知感染状态,而约1700万需治疗者中仅约300万接受规范治疗,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仍是“隐形杀手”。
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即临床治愈)是目前国内外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公认的理想治疗目标。乙肝临床治愈是指停止治疗后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阴性,伴或不伴抗-HBs出现,乙肝病毒DNA低于最低检测下限,肝脏生物化学标志物指标正常。获得临床治愈后,患者肝癌、肝硬化风险显著降低。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指出,我国慢性乙肝治疗的目标已从“疾病控制”逐步迈向追求“临床治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表示,我国慢乙肝防治正全面迈入“临床治愈”新阶段。自2018年“珠峰项目”以来,我国已构建全球最大的临床治愈队伍,帮助超万例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以“中国方案”改写全球乙肝防治格局。
据介绍,我国开展的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已覆盖各类慢乙肝人群。研究显示,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IHC(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人群48周累积临床治愈率超60%,慢乙肝儿童48周临床治愈率超30%,慢乙肝孕妇产后48周临床治愈率超40%。
会上,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乙知”乙肝健康科普项目正式启动。(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