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赵云的“官”,为什么没有关张马黄大?
这事儿,简直是三国粉丝圈里最大的“意难平”。
无数人捶胸顿足,骂刘备瞎了眼,不懂得“善待”这位浑身是胆的白马将军。
可要是真这么简单,刘备这老板当的,岂不是连个包子铺掌柜都不如?
今天,咱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赵云不是没被重用。
![]()
恰恰相反,刘备把他用到了一个外人看不懂,却能要了自己老命的“命门”上。
一、赵云不是将,是刘备的“刹车”
刘备的队伍,是个典型的“创业公司”。
关羽、张飞是跟着他从地摊干起的合伙人,手里有“原始股”。
这俩人,一个傲上而不忍下,一个暴而无恩,全是定时炸弹。
马超呢,是“收购”来的别家公司老板,带着自己的核心团队,面服心不服。
黄忠,是收编的地方实力派,能打,但根基不深。
你发现没?
这帮人,个个都是“油门”,一脚踩下去,车能窜出去,也能直接翻沟里。
刘备每天坐在驾驶位上,手心全是汗。
![]()
谁是那个能让他放心,关键时刻能踩一脚的“刹车”?
只有赵云。
赵云的出身,注定了他没有自己的山头,他的一切都系于刘备一人。
他不像关羽,动不动就想着“遥想公瑾当年”,老子天下第一。
他也不像张飞,喝了酒就敢跟督邮拍桌子。
刘备拿下益州,那帮“油门”们眼睛都绿了,嚷嚷着要把成都的豪宅良田分了。
像不像公司上市了,高管们就想套现离场?
刘备心里也痒痒,这是收买人心的好机会啊。
“老板,这事儿干不得!”
赵云一瓢凉水泼过来。
“益州老百姓刚经历战乱,你把田分了,他们吃啥?民心没了,咱这公司也就离倒闭不远了。 ”
这话,关羽敢说吗?他不敢,他怕伤了兄弟情。
马超会说吗?他不会,他巴不得刘备犯错。
只有赵云,这个刘备的“刹-车”,才敢在车队狂飙的时候,一脚把速度降下来。
这个位置,比封个“前将军”重要一百倍。
二、“翊军将军”,贴身安保总司令
很多人一听“翊军将军”,就觉得是个杂牌。
这就好比,你觉得中南海保镖的“官”,没有集团军司令大。
这不是扯淡嘛。
“翊”,什么意思?辅佐,护卫。
“翊军”,护卫谁?护卫中军大本营,护卫刘备本人。
赵云的真实岗位,翻译过来就是——“蜀汉集团董事长兼CEO首席安全官”。
![]()
他的办公室,就在刘备的隔壁。
长坂坡,曹操几十万大军围上来,刘备连老婆孩子都扔了。
谁在?赵云在。
他不是去冲锋陷阵,他是去“捞人”,把刘备的血脉——阿斗,给捞回来。
这活儿,你让关羽去?他拉不下那个脸。
你让张飞去?他可能直接跟曹操单挑,把老板的儿子忘脑后了。
只有赵云,冷静、可靠,任务导向。
刘备东征孙权,败得底裤都快没了。
又是赵云,在永安稳住阵脚,把刘备的“服务器”给保住了。
可以说,关张马黄,是刘备的“业务部门”,负责开拓市场,抢占份额。
赵云,是刘备的“风控部门”兼“机要秘书”。
你见过哪个公司的风控总监,需要跟销售总监一个级别?
风控,永远是老板最信任、最离不开的那个人。
他官不大,但他说一句话,比谁都管用。
三、反对分地?他在守护蜀汉钱袋
赵云反对分田那事儿,不是道德作祟,是顶级的财务远见。
这就好比,一个国家,印钞机在谁手里,谁就是老大。
在古代,土地就是“印钞机”。
把土地分给将军们,短期看,是皆大欢喜的“团建”。
长期看,呢?
将军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和佃农,就成了“小诸侯”。
他们会自己收租,自己养兵,慢慢就不听中央的了。
汉朝怎么亡的?
就是因为地方豪强尾大不掉,朝廷税收不上来,没钱养兵,最后被一波带走。
赵云看得透透的。
![]()
他对刘备说:“天下未定,民心为本。把土地还给老百姓,让他们耕种交税,国家的钱袋子才能满。”
这话,简直是经济学家的水平。
他不是在当“圣母”,他是在给蜀汉这个新生公司的“财报”负责。
刘备这人,草根出身,有时候格局就差了点。
一听赵云这话,如同醍醐灌顶,立马就清醒了。
他知道,赵云这是在帮他守住“命根子”。
这份功劳,是杀十个曹军大将都换不来的。
赏赐赵云金银?那不是打他的脸嘛。
不提拔他做大将军?
那是因为,刘备需要一个“局外人”,一个不被“分蛋糕”的利益裹挟的清醒者,时刻在旁边敲打自己和那帮骄兵悍将。
四、劝阻伐吴?最后的战略清醒者
关羽被杀,刘备疯了。
非要起倾国之兵,去跟孙权玩命。
整个公司上下,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谁说,谁就是不讲“兄弟义气”,要被唾沫星子淹死。
又是赵云站了出来。
他抱着刘备的大腿,哭着说:“老板,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啊!”
“咱现在跟孙权火并,那不是让曹老板在后面看笑话,渔翁得利吗?”
“灭了曹魏,孙权那小子,不打也得跪。这才是上策!”
这话说的,是个明白人都懂。
可当时的刘备,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
他听不进去。
他把赵云留在后方,自己带着大军,气势汹汹地去了。
结果呢?
夷陵一把火,烧光了蜀汉的未来。
刘备自己也搭了进去,白帝城托孤,英雄末路。
他临死前,不知道会不会后悔,没听赵云的话?
赵云的这次“劝阻”,不是不忠,恰恰是最大的“忠”。
他忠于的,不是刘备一人的私仇,而是整个蜀汉集团的“国运”。
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刘备作为“人”的弱点和局限。
一个老板,怎么会提拔一面天天照自己短处的“镜子”做副总裁呢?
他会把这面镜子放在最安全的地方,好好保护起来。
因为他知道,业务部门可以换,销售总监可以裁。
但这面镜子,碎了,就真没了。
结语
所以,别再为赵云“鸣不平”了。
他在刘备集团里的地位,独一无二,无人可以替代。
他不是被“雪藏”,而是被“供”在了那个最重要的位置上,成为了维系整个集团不至于在狂飙中散架的“定海神针”。
我们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我们总拿“官职”这把尺子去量所有古人,却忘了他背后那张更复杂、更真实的利益权力网。
这或许才是历史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是吗?
朋友,在你看来,如果刘备当年听了赵云的话,先伐魏,后图吴,三国的结局,会不会被彻底改写?
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看看谁的脑洞更大。
参考文献: 陈寿 (西晋).《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范晔 (南朝宋).《后汉书》. 司马光 (北宋).《资治通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