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乌军弹尽粮绝敢死队4次冲围
突围作战是最困难战术,因为,一支部队在向前攻击突围时,要离开自己的坚固设防阵地。直接暴露在大平地上,同时,只能依靠军人自带的弹药进行作战。
![]()
乌军突围部队,就只能利用手头弹药,攻取的地域进行防御,阻击俄军。掩护乌军主力从突破口快速撤离。但无法突破俄军包围阵地,顶不住俄军反扑,那么,突围就比较困难了。这时候再打突围战往往会遭到巨大损失。
«——【·铁壁合围·】——»
2025年10月28日凌晨的库皮扬斯克,夜空被炮火撕裂出猩红缺口。俄罗斯西部集团军已完成对这座城市的全面包围,战场态势图上的蓝色区域正被红色箭头死死压缩。
![]()
俄军第6集团军麾下的第68摩托化步兵师突击支队完成了关键侧翼机动。这支劲旅悄然穿插至城南,一举夺取奥斯基尔河渡口,掐断了乌军最可能的逃生通道。
![]()
紧接着,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第47坦克师与第27摩托化步兵旅在河东岸构筑起立体防线,重机枪与反坦克导弹交叉成网。
包围圈里的5000名乌军守军已陷入绝境。他们的后勤动脉被俄军切断整整两周,城内弹药与药品库存早已见底,坚守等同于坐以待毙。乌克兰最高指挥部再也派不出增援部队,突围成了唯一选择。
![]()
但所有人都清楚,突围作战堪称现代战争中最凶险的战术。部队必须离开坚固工事,暴露在开阔地带,仅靠士兵随身携带的弹药作战,每一步都踏在生死边缘。
«——【·敢死队用血肉填火力网·】——»
凌晨2时17分,第一支乌军敢死队出发了。200名精锐士兵组成尖兵梯队,每人仅携带3个弹匣与1枚手雷,他们的任务是炸开突破口,掩护主力撤离。
![]()
俄军无人机早将这股力量纳入视野。BM-21“冰雹”火箭炮率先开火,密集弹雨在敢死队前方形成弹幕。士兵们被迫分散冲锋,却刚好撞上俄军预设的交叉火力网。
![]()
紧接着,TOS-2温压弹系统的发射声划破夜空,弹头落地瞬间引发剧烈爆炸。超压冲击波掀翻了整片街垒,火舌舔舐过的区域只剩下焦黑残骸,第一次冲锋在12分钟内宣告失败。
1小时后,第二波突围开始了。乌军改变战术,以6辆轮式车辆为先导,试图用装备掩护步兵推进。俄军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反坦克小组早已就位。
![]()
“短号”导弹呼啸而出,2辆美制悍马军车瞬间被炸成废铁。其余车辆慌忙转向,却陷入弹坑密布的道路动弹不得,最终被俄军炮火逐一摧毁。
黎明前的黑暗里,第三次冲锋打响。乌军敢死队借着硝烟掩护,摸至俄军前沿阵地。他们用仅剩的炸药包炸毁2个观察哨,短暂撕开缺口。但俄军反应极快,第27摩托化步兵旅的预备队迅速反扑。温压弹的爆炸声再次响起,刚打开的突破口被火海封堵,敢死队伤亡过半。
![]()
清晨5时许,第四支突围部队发起最后的冲击。此时的乌军士兵已近弹尽粮绝,部分人甚至挥舞着刺刀冲锋。俄军的“柳叶刀”巡飞弹在空中盘旋,精准猎杀暴露目标。
当最后一枚温压弹在人群中爆炸时,这支敢死队彻底失去战斗力。四次冲围下来,乌军付出50余名精锐阵亡的代价,却未能撕开真正的逃生通道。
«——【·火力绞杀·】——»
俄军的防御体系堪称现代围歼战的典范。他们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变形,故意留出奥斯基尔河渡口作为诱饵,实则在两岸布下天罗地网。
![]()
这种战术设计让乌军陷入两难。不突围只能被饿死困死,突围则必须闯过火力炼狱。俄军将BM-27“飓风”重型火箭炮部署在纵深区域,负责覆盖乌军集结点。TOS-2温压弹系统靠前配置,专门打击近距离冲锋的步兵集群。
![]()
光纤制导无人机在空中巡航,随时补射漏网之鱼。巷战区域的俄军同样攻势猛烈。第68摩步师的突击群已冲进第五中学及周边住宅区。士兵们用火箭破门器炸开建筑缺口,将152毫米D-30榴弹炮架在居民楼阳台,直射乌军残存火力点。这种“瓷器店里打老鼠”的战法,让依托建筑物抵抗的乌军无计可施。
![]()
乌军的反击显得苍白无力。他们只能靠FPV无人机投掷手榴弹袭扰,这种不对称打法在俄军绝对火力优势面前如同螳臂当车。缺乏重武器支援的乌军,连压制俄军单个火力点都异常困难,更别提撕开完整防线。
«——【·绝境启示·】——»
这场血腥突围战的背后,是乌军整个北线防御体系的系统性崩塌。北约对乌援助的断崖式下跌成为关键诱因,2025年第三季度援助量较上半年下降43%,弹药供应更是锐减58%。
![]()
库皮扬斯克守军的困境正是这种断援的缩影。他们的弹药储备仅够维持3天激战,重武器损耗后无法补充。当俄军炸毁奥斯基尔河渡口时,乌军后勤线彻底断绝,陷入“弹尽粮绝”的死局。这种情况下的突围,本质上已成自杀式冲锋。
1:25的战损比更是触目惊心。乌军付出的惨重代价,只换来俄军2个前沿观察哨的短暂瘫痪。这个数字印证了军事理论的经典论断:失去后勤保障与制空权的步兵,在现代化火力网面前不堪一击。
![]()
此战的影响正持续发酵。俄军已控制库皮扬斯克75%的区域,残存乌军被压缩在河岸3平方公里内。这座“哈尔科夫钥匙”的易手,意味着俄军机械化部队将获得直插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腹地的通道。
«——【·结语·】——»
普京在战前视察指挥所时就精准预判了乌军的突围企图。俄军指挥官严格执行总参谋部计划,用精准火力与战术设计达成了围歼效果。而那些倒在温压弹火海中的乌军敢死队,用生命证明了一个残酷真理:再英勇的冲锋,也无法弥补战略资源的致命短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