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认定依据透明度缺失与被告人有效救济途径不畅

0
分享至

职务犯罪案件立功认定的实践困局:认定依据透明度缺失与被告人有效救济途径不畅

本文作者:彭吉岳

作为执业多年、办理若干起职务犯罪案件的刑事辩护律师,笔者深知立功认定对于职务犯罪案件处理的重要性,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要将被告人的相关行为认定为立功,难度却异常之大。随着一起起职务犯罪案件办结,立功认定中的现实矛盾逐渐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被告人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羁押期间,主动检举揭发多名公职人员的违法违纪线索。后续,纪检监察机关对这些被检举的公职人员也已立案查处,相关调查情况甚至见诸报端。基于上述事实,被告人、家属及辩护团队均认为其行为符合立功认定的法定条件,具备从轻、减轻处罚的基础。但往往会出现这样一幕:临近开庭之日,法院才向辩护人送达其他司法机关出具的《不予认定立功通知书》,理由多为“被揭发对象的违法违纪查处,系纪检监察机关前期已掌握线索并独立开展工作所致,与被告人的检举揭发无关联”,据此不予认定立功。

上述情况并非个例。结合司法实践中多起类似案件可见,“线索提交后被举报人已被查处,但立功仍不成立”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制度困局。

一、庭前“仓促”告知认定结果:

一场早有伏笔的困局

这些案件的细节中,暗藏着立功认定难的典型症结。

从被告人揭发线索到案件开庭,历时近半年,在此期间,司法机关从未就“线索关联性”向被告人或辩护人进行过任何回复,也未告知过线索不被认定的情况。直至开庭临近,才将《不予认定立功通知书》送达,这不仅使被告人失去了提前充分准备抗辩意见的机会,也违背了司法程序的公开性与参与性原则。

更值得深思的是,“线索关联性”的认定标准本身就存在模糊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立功需满足“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这一条件。但何为“重要线索”?是能够直接破获案件的核心线索,还是仅能补充案件细节的辅助线索?法律及司法解释对此界定得仍不够精细。

在诸多职务犯罪案件中,纪检监察机关常以“前期已掌握线索”为由,告知被检举人被调查与被告人的揭发无关联,进而认定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立功。但从辩护视角来看,至少可以确定的是,若没有被告人提供的明确违法违纪信息,案件查处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有些案件,至少可以确定,其他公职人员被留置是在检举人提供线索之后,甚至再次期间,办案机关还就相关细节和检举人再次核实过。但现实是立功不被认定是常态,这种认知差异,正是立功认定困局的核心——认定标准不明确、信息不透明、不认定意见依据无法核实,再加之司法机关在该问题上拥有单方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当事人往往陷入“猜不透”“说不明”的被动境地。

二、三大“拦路虎”:

立功认定为何屡屡卡壳?

笔者结合过往承办案件的经验及对司法实践的观察,立功认定难主要卡在三个模糊地带,这也是导致可能“线索被使用、立功却不成立”的根本原因。

(一)“线索关联性”:到底要“贡献”到什么程度?

线索关联性是立功认定中最常见的争议焦点,其核心矛盾在于,对线索贡献度的界定缺乏清晰、统一的标准。实践中,线索关联性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既存在司法机关已掌握线索但未开展侦查,因涉案人员提供的线索触发侦查行动而破获案件的情况;也存在线索仅能指向潜在犯罪嫌疑人,却无法直接锁定具体犯罪事实,需司法机关进一步开展排查、核实工作才能最终查实的情形。

当前司法实践中,不少办案机关倾向于对线索关联性采取从严认定的态度,将“重要线索”狭隘地限定为“不可替代的核心线索”,即该线索必须能够直接、完整地指向犯罪事实与犯罪主体,无需司法机关额外补充侦查即可破获案件。这种认定标准明显偏离了立功制度的立法初衷——立功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鼓励涉案人员积极协助司法机关打击犯罪,降低侦查(调查)成本、提高办案效率。即便线索仅起到辅助性作用,如缩短案件侦查(调查)周期、为侦查(调查)方向提供关键指引,只要客观上推动了案件查处进程,就应当具备被认定为立功的价值。过度强调线索的核心性与不可替代性,不仅会压缩立功认定的空间,更会削弱涉案人员主动提供线索的积极性,最终导致立功制度的激励功能大打折扣。

(二)线索来源合法性:“合理怀疑”就能否定立功?

相较于线索关联性,线索来源合法性的认定更具主观性,其争议点集中在“怀疑”与“证据”的边界模糊问题上。法律明确禁止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线索,这是维护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序良俗的基本底线。但在实践中,部分案件的处理却陷入了“唯怀疑论”的误区:只要办案机关对线索来源产生合理怀疑,即便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线索获取过程存在非法性,也会直接否定立功的成立,且无需履行举证证明“线索获取非法”的法定义务。

这种认定逻辑,本质上是“有罪推定”思维在立功审查中的体现,完全违背了刑事司法中“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的核心准则之一是“以证据为依据”,对于线索来源的审查,应当遵循“先举证、后认定”的流程——办案机关若认为线索来源可能存在非法性,必须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而非仅凭主观推测或模糊的怀疑就否定涉案人员的立功资格。仅凭合理怀疑否定立功,不仅会导致立功认定的随意性,更会剥夺涉案人员通过合法途径争取立功的权利,损害司法认定的公正性与严肃性。

(三)认定程序不透明:当事人成“局外人”

立功认定程序的不透明,是导致认定结果争议频发的另一重要原因,其核心问题在于当事人及辩护方的程序参与权被忽视。根据现有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惯例,立功认定主要由司法机关依职权启动审查,当事人仅承担“提供线索”的义务,却被排除在审查过程之外:既无权查阅司法机关关于“线索查证情况”的书面材料、侦查记录等核心信息,也无法对“不予认定立功”的理由进行质证、提出抗辩意见,更难以了解线索查证的具体流程与细节。

这种封闭化、内部化的认定模式,本质上属于“内部操作”——司法机关在缺乏外部监督与制衡的情况下,仅凭内部审查就作出认定结论,既可能因审查疏漏导致认定结果不公,也容易引发当事人对司法公信力的质疑。例如,在部分案件中,辩护方为核实线索查证情况提交书面申请,却常以“属于司法机关内部工作”为由被拒绝;甚至在判决生效后,通过再审阅卷才发现,司法机关仅对线索进行了书面审查,并未开展实地核实、部门沟通等必要工作。程序的不透明不仅剥夺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更消解了立功认定的正当性基础,最终影响司法权威的树立。

三、破局之路:

让立功认定回归“激励向善”的初心

立功制度的设立,本意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通过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协助司法机关打击犯罪,实现“惩治与教育相结合”的刑罚目的。要破解当前的认定困局,关键在于让认定标准更明确、认定程序更透明,让立功不再成为“猜不透”的难题。

(一)细化“关联性”标准,避免“一刀切”

建议通过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重要线索”的界定:只要线索客观上对案件查处起到推动作用,无论是缩短破案时间、补充关键细节,还是锁定犯罪嫌疑人,都应认定为具有关联性。同时,区分线索类型设定不同标准: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等重大犯罪案件,可要求线索具备核心性;对于普通刑事犯罪和违纪案件,应放宽辅助性线索的认定门槛,避免因标准过度从严而挫伤当事人揭发违法违纪行为的积极性。

(二)明确“线索来源”审查规则,摒弃“有罪推定”

对于线索来源的审查,应坚持“以证明非法为原则,以推定合法为补充”。司法机关若认为线索来源可能存在非法性,必须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明,不能仅凭“存在利益关联”“有怀疑空间”就否定线索来源的合法性。同时,应留足充足时间让当事人和辩护方提供证据证明线索来源合法,通过质证厘清事实,避免“一言堂”式的认定模式

(三)规范认定程序,保障当事人“参与权”

首先,应建立“线索查证告知制度”:司法机关收到线索后,应在一定期限内将“是否启动查证”“查证进展情况”告知当事人和辩护方;若认为线索可能不被认定,需书面说明理由,并允许当事人就此提出异议。其次,明确“不予认定立功”决定的送达时间:应在开庭前的合理期限内送达,保障当事人有足够时间准备抗辩意见。最后,赋予当事人对“不予认定立功”决定的救济权——允许当事人就立功认定问题单独提出申诉。

对未来的期望:

别让“立功难”凉了“向善心”

凡是涉及立功认定的案件,开庭时,家属和被告人都在翘首以盼立功能够被认定。在有些案件中,立功认定或许成为了被告人唯一的“救命稻草”。面对被告人和家属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期望,司法机关确实需要用心对待每一起立功认定申请,而非简单答复了事。

立功制度并非“恩赐”,而是对涉案人员积极向善行为的肯定。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因“揭发后不被认定立功”而选择沉默,不仅会使司法机关失去大量打击犯罪的线索,更会背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初衷。

期待未来的立功认定工作,能少一些“茫然感”,多一些“标准明确的笃定”;少一些“局外人”的无奈,多一些“参与式”的公正。只有让立功制度真正回归“激励向善”的初心,才能让每一份主动揭发违法违纪行为的勇气,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4:59:52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0-31 12:17:18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小海娱计
2025-11-01 11:20:41
皇马主帅一碗水端平!25岁巨星丢点+提前下场,姆巴佩进2球也被换

皇马主帅一碗水端平!25岁巨星丢点+提前下场,姆巴佩进2球也被换

体育知多少
2025-11-02 07:11:22
山姆又出事了!APP现不雅照,顾客隐私全部暴露

山姆又出事了!APP现不雅照,顾客隐私全部暴露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01 17:55:50
“台独”沈伯洋被立案 郭正亮:全台几百万人鼓掌

“台独”沈伯洋被立案 郭正亮:全台几百万人鼓掌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2 00:17:04
突发特讯!外交部通告全球:就日本领导人涉台错误言行,强烈敦促日方反思纠错,罕见言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外交部通告全球:就日本领导人涉台错误言行,强烈敦促日方反思纠错,罕见言辞引爆国际舆论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02 00:26:12
美国过一次万圣节,就要扔掉10亿磅南瓜垃圾!他们为何不吃南瓜?

美国过一次万圣节,就要扔掉10亿磅南瓜垃圾!他们为何不吃南瓜?

怪罗
2025-11-01 23:02:19
南京法官开直播卖螃蟹,网友:看了几遍以为眼花了

南京法官开直播卖螃蟹,网友:看了几遍以为眼花了

现代快报
2025-10-31 23:58:07
越南将英语作为学校第二语言

越南将英语作为学校第二语言

越南语学习平台
2025-10-31 09:27:37
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28:03
千万不要得罪这个种红薯的小女人!她被小米投诉后居然反杀获胜

千万不要得罪这个种红薯的小女人!她被小米投诉后居然反杀获胜

回旋镖
2025-11-01 18:25:05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鲁中晨报
2025-11-01 22:31:04
欲哭无泪!东风本田几千人的二厂倒了,如今官宣卖地,要盖成住宅

欲哭无泪!东风本田几千人的二厂倒了,如今官宣卖地,要盖成住宅

火山诗话
2025-11-02 09:56:39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上观新闻
2025-11-01 15:41:09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大刘说说
2025-11-01 14:41:36
凌晨!安世中国,强烈反对,郑重声明!

凌晨!安世中国,强烈反对,郑重声明!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2 09:22:01
男方花30多万“闪婚”,新娘竟背负巨债!婚介查征信只是靠……

男方花30多万“闪婚”,新娘竟背负巨债!婚介查征信只是靠……

福建第一帮帮团
2025-11-01 19:04:21
中国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中国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1 16:15:43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3:45:56
2025-11-02 11:23:00
京都律师事务所 incentive-icons
京都律师事务所
京都律师事务所官方账号
1700文章数 6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红米Turbo 5再次被确认:9000mAh电池+100W闪充,能否接棒K系列?

亲子要闻

妈妈催你不是没耐心,而是她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