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10月22-24日,以“空天增材新引擎・绿色智造新航程”为主题的第五届航空航天增材制造大会在上海市闵行区举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进步处副处长史文录、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副会长周伟民出席了大会并致辞。50多位业内专家参与了座谈和报告,600多位业内嘉宾报名参加了大会,50多家业内权威媒体、期刊及学术平台参与报道了本次大会。
![]()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进步处副处长史文录发表致辞并指出,航空航天是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增材制造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之一。推动两者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看到,从新型材料的研发、到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再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管理,增材制造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着航空航天制造的面貌。他期望,大会能够成为凝聚战略共识的“风向标”、成为驱动技术创新的“加速器”、成为促进产业落地的“连接器”。他表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航空航天与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努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精准的政策服务,为各类创新主体在沪发展保驾护航。
![]()
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副会长周伟民在致辞中表示,航空航天增材制造大会始终以“推动创新、链接产业、构建生态、聚焦应用”为宗旨,致力于打造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领域的高水平交流平台。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一平台已成为行业专家思想碰撞、技术融合、合作共赢的重要舞台,也成为中国增材制造力量走向世界的关键窗口。本届大会呼应了新时代对航空航天制造提出的更高要求 —— 不仅要追求极致的性能与可靠性,也要肩负起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责任。我们相信,增材制造不仅是制造技术的革命,更是推动空天装备轻量化、集成化、高效化的 “ 新引擎 ” ,是引领我们迈向绿色智造时代的 “ 新航程 ” 。我们期待,通过大会平台的深入交流,将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合作,共同构建从材料、装备、软件到检测认证、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
本届大会由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秘书长曾绍连、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雷力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总工艺师封小松、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发中心副主任柯林达、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怀学、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主任预研师时云、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江小辉共同主持,邀请了空军工程大学李应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研究员王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卓越岗首席教授史玉升、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崔洪芝、蒙纳士大学教授黄爱军、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总工程师陈一、航天二院特种制造专业首席专家唐晔、苏州中瑞智创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洪波、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婷婷、深圳市宝辰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华鹏、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总工艺研究师王福德、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研究所所长陈玮、海克斯康软件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王传辉、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东辉、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创新中心主任赵凯、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增材制造与航空航天行业技术负责人张博程、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副部长张剑锋、中南大学教授李瑞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林坤阳、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增材专业负责人高川云、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工艺主任李文晓、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副所长李庆棠、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鲁中良、庆安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总师闫晓锋、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发生器实验室主任许海鹰、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李沛勇、季华实验室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团队负责人毕云杰、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高彤、航天增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增材专业副总师陈荣、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激光制造研究室高硕洪、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任何戈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姜再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张武翔、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好、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激光极端制造研究中心副主任韦超、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特聘教授吕维洁、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增材制造事业部立体电路室主任邱骁等50多位专家做了精彩的演讲。
![]()
此次大会围绕材料、装备、软件、检测认证、后处理、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展开深入研讨,议题包括激光锻打印与电子束点打印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发展、复杂陶瓷构件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磨损与腐蚀控制、面向增材制造的商用航空航天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开发、镁合金构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及增材制造技术发展、面向航天系统级增材制造的技术发展方向、精细打印及预热缓冷等创新粉末床增材设备的技术发展、空天多功能结构轻量化设计与增材制造新进展、国产化增材制造激光光源及其解决方案的最新进展、面向增材制造的新材料与新结构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探索、航空装备关键结构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与展望、 Simufact增材制造工艺仿真助力航空航天制造、BLT金属增材制造装备最新进展、异质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西门子增材制造技术引领航空航天复杂构件高效生产、航空发动机增材制造应用进展及需求、激光增材制造高性能铝合金材料设计及成形验证、增材制造技术在星载天线领域的应用与展望、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搅拌摩擦增材技术进展及应用前景、航天装备增材制造技术探索与应用实践、增材制造在航空机载产品中的应用探索及发展趋势、丝束同轴冷阴极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展望、增材制造高温铝合金的研究及应用前景、高性能轻质合金粉末制备及其对3D打印性能的影响、面向增材制造的薄壁加筋承载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及应用探索、增材制造在航天领域应用进展与新需求、金属增材制造在商业航天中的发展现状与创新应用、核能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非金属增材制造及其应用、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机器人装备、几何驱动的曲面构件建模-分析-优化一体化技术、多材料激光粉床增材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双异质构型化钛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与强塑性机制、大型轻质合金构件激光-电弧复合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激光增材制造立体电路:eVTOL电驱动方向的新范式等,大会的召开为航空航天增材制造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
大会期间,还发布了近50项航空航天增材制造行业需求(需求清单及对接方式见下图)和《大会论文集》,并邀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卓越岗首席教授史玉升、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黄卫东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发获奖证书。
![]()
![]()
![]()
![]()
![]()
![]()
航空航天增材制造大会是中国航空航天增材制造界的行业盛事,是集中展示当今世界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领域最新技术和产品的重要窗口,是产业链和技术链单位间的合作交流平台,已在国内成功举办过五届。本次大会指导单位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宇航学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上海市闵行区经济委员会和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主办,由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增材制造工艺技术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增材制造工艺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铸造工艺技术中心、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发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商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增材制造研究应用中心、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主办,由《中国航天》编辑部、《航天制造技术》编辑部、上海市宇航学会、《上海航天(中英文)》杂志、上海市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复杂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天八院增材制造技术中心、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增材制造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市3D打印产业联盟、长三角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协会、长三角钢铁产业发展协会、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空间机械工程分会协办,由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江川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航空航天专业委员会、上海卅玛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翱蒲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新闻来源:
▌三维科学 l 无限可能
投稿丨 2509957133@qq.com
www.3dsciencevalley.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