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我长歌歌鉴湖
《鉴湖志》出版面世
童波
![]()
![]()
![]()
![]()
鉴湖,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由会稽太守马臻主持建成,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古人对鉴湖有“境绝利溥,莫如鉴湖”的赞誉。毛泽东主席誉之谓“鉴湖越台名士乡”。
近日,中国名水志《鉴湖志》出版面世,共104万字,图、照近400幅。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鉴湖专志,也是首批17部中国名水志之一,它对鉴湖的古今演变,历史水环境治理经验,有关鉴湖古今文献、现代综合研究成果、价值地位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
![]()
![]()
奔流千年,焕发新时代的光芒
《鉴湖志》由绍兴市水利局、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历时近5年联合编著,分概述、大事记、正文、后记等。1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编修。
正文分19章,记载了鉴湖地理环境、鉴湖水系、大禹治水、越国水利、鉴湖兴建、鉴湖填堙及遗存、鉴湖与浙东运河、明代鉴湖水利环境调整、鉴湖与绍兴水城、鉴湖名镇名村、鉴湖文化及研究、鉴湖物产、鉴湖园林景观及旅游、鉴湖民俗文化及传承、鉴湖水环境保护治理、鉴湖名人、鉴湖著述、现代专题研究、鉴湖诗赋等内容。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名誉会长邱志荣介绍,本志贯古通今,较全面系统地记录了10万年以来山会地区自然环境沧海桑田的变迁,历代水利建设的艰苦卓绝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重点是对鉴湖的古今演变,历史水环境治理经验、有关鉴湖古今文献、现代综合研究成果、价值地位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是本区域历史、农业生产与灌排、水利发展史、水文化、水环境研究成果的集大成。
值得注意的是,志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学术创新和野外考察,应用或借鉴了最新的考古成果。开展多学科的研究,按照鉴湖的核心价值、地位和功能等,在构架上,对诸如水工技术、水文化、水环境、城市水利、运河关联、水利遗产等领域采取联系、分析、综合的学术探索论证。此外,对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专题文著,多以附录的方式编入志书中,以增加史料的厚重性。对重要历史人物、事件进行专题研究,如山会地区的尧舜禹文化、胆剑精神、马臻被冤杀等进行了符合逻辑的考证,取得了学术文化新成果。
历史上,鉴湖缔造者马臻因筑鉴湖得罪豪右权势,含冤被杀;至南宋鉴湖被围垦,也留下了区域人水矛盾突出的重要历史教训;20世纪末以来鉴湖水环境的治理与文化的保护也谱写了新时代的璀璨篇章。
本志还注重关注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时代特色,突出以保护、传承、利用的思路、哲学的思考来谋篇布局,在展现鉴湖巨大效益功能的同时,重点在于记取鉴湖在南宋堙废的历史教训,现代污染的危害、建设和治理的艰难,告诫人们保护好水环境,传承利用好水利文化遗产,让古老的鉴湖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
![]()
东鉴湖稽山鉴水春光
饮水思源,赓续名水历史文脉
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牵头组织、水利部共同推动实施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
《中国名水志丛书》编纂委员会相关专家给予《鉴湖志》很高的评价。
“鉴湖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为鉴湖修志意义重大。”水利部办公厅原主任、中国水利学会原常务副理事长、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原主任顾浩认为,在中国数以万计的江河湖泊中,鉴湖山回水绕临海,孕育了古人类文明和越文化,承载着丰富内涵,当属最具代表性的“名水”之一。它有万年的自然史,千年的水利史,但是却从来没有一本自己的志书。为鉴湖立志正逢其时。该书达到了方志办、水利部关于编纂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的各项要求;体例符合我国志书的规范要求;内容满足既体现新情况、新时代,又彰显优秀文化传承的要求;文字表达准确、流畅、清晰,是一部守正创新的优秀志书。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研究员、方志学专家张英聘认为,《鉴湖志》作为第一部鉴湖专志,全面记述了鉴湖地理环境、水系和鉴湖兴建、填堙与现状,系统反映了本地区历史上大禹治水传说、越国水利以及鉴湖与浙东运河、鉴湖与绍兴城等重要内容。既突出了水利专业志要求,又体现了综合志的内容。
中国水利报社原副总编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张卫东认为,鉴湖被称作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最古老的大型灌溉工程。从水库工程史角度看,它是古代江南最大的水库(库容2.68亿立方米),也是公元6世纪浮山堰水库出现之前我国最大的水库。遗憾的是,它地处东南一隅,默默奉献1800多年,光辉的历程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却被长期忽视。《鉴湖志》的出现弥补了水利史上的这一缺憾。
![]()
立传正名,看鉴湖的前世今生
![]()
《幸浙盛典》鉴湖与梅里尖山
“没有鉴湖,也就没有今天经济繁华富庶、文史深厚璀璨、环境优雅宜居的江南鱼米之乡绍兴。”邱志荣介绍,鉴湖位于今绍兴市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境内。古鉴湖湖堤长56.5千米,水面172.7平方千米(除去湖中岛屿),正常蓄水量2.68亿立方米。水门69所,数量及门类(斗门、闸、堰、阴沟等)之多之全,水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堪称世界之最。其中东鉴湖段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组成部分浙东运河的核心河段。鉴湖,也是绍兴黄酒水源地、浙东唐诗之路的主要承载传承之地。
事实是,古代较少关于鉴湖自然科学类的记载,这种状况也影响人们对鉴湖在水利技术、生态环境、科学价值等方面的全面、系统认识。
2020年9月3日,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的通知》,2021年3月18日由绍兴市水利局申报,浙江省水利厅推荐绍兴《鉴湖志》为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同时确定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为负责编写单位。
2021年4月13日,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确定首批17部中国名水志名单,《鉴湖志》名列其中。之后,浙江省水利厅编制印发《浙江省“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鉴湖志》写入规划名单之中。
“《鉴湖志》的诞生,是给鉴湖尤其是给已经部分堙灭的古鉴湖立了传、正了名。”绍兴市鉴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柴英龙表示,《鉴湖志》是给鉴湖立名正言、刻石颂德的一部极具历史与现实价值的史料。这部百万字的史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鉴湖1800多年的历史,也展示了与鉴湖有渊源的绍兴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详实资料,让人们知道鉴湖的前世今生,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古鉴湖时代绍兴是一个什么模样,那个时代的绍兴有多辉煌。同时,这部史志也展现了绍兴美好的明天。
本文主要内容刊登
于2025年10月29日
《绍兴日报·新周刊》
第7版
![]()
![]()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李想
审核:戴秀丽
总期:891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