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志远考上大学那天,村里敲锣打鼓,可他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家里穷得连学费都凑不齐,父母四处借钱只换来冷眼。
走投无路,他硬着头皮找城里的3姨夫张建华求助。
“供你读书可以,但你得做到3件事!”张建华吐着烟圈,目光深邃。
第1个条件让陈志远愣住了。
第2个条件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可第3个条件,却像一道谜,让他心跳加速……
01
2023年7月15日,对陈志远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日子。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清晨,村里的邮差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送来了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国重点大学。
陈志远拿着通知书,激动得手都在发抖,他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
村里的乡亲们听说了这个消息,纷纷赶来祝贺。
村长特意组织了一场简单的庆祝会,摆了几桌粗茶淡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
“志远这孩子有出息,咱村可算是出了个金凤凰!”村长笑得合不拢嘴。
可陈志远却注意到,乡亲们的笑容里藏着几分担忧。
谁都知道,陈家穷得叮当响,供一个大学生谈何容易。
回到家,陈志远迫不及待地把通知书递给母亲刘秀兰。
“妈,我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他挥舞着通知书,声音里满是骄傲。
刘秀兰接过通知书,看了一眼,眼眶却红了。
“妈,这是大喜事,您怎么哭了?”陈志远不解地问。
刘秀兰苦笑了一下,声音有些哽咽:“志远,咱家哪来的钱供你上大学啊?”
陈志远的笑容僵住了,像是被一盆冷水泼了个透心凉。
他想起前几天父亲陈国栋为了借钱,四处奔波,却迟迟没有消息。
家里只有几亩薄田,靠天吃饭,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
刘秀兰为了省钱,几年没买过新衣服,身上那件旧衬衫早已洗得发白。
“妈,爸去哪了?”陈志远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他呀……”刘秀兰擦了擦眼泪,“跑了四五天了,村里村外能借的都借了,总共才借到一万五千块。”
“一万五?”陈志远愣住了。
![]()
“学费一年就得两万,住宿费、生活费加起来,少说也要四万块。”刘秀兰叹了口气,“这点钱,远远不够。”
陈志远紧紧攥着通知书,指节都有些发白。
他一直知道家里穷,可没想到穷到连上大学的机会都要丢掉。
“妈,我不去读了,我去城里打工。”陈志远咬着牙说,强忍着泪水。
“胡说!”刘秀兰猛地站起来,“你是咱家的希望,也是村里的希望,说什么也得上大学!”
“可这钱……”陈志远的声音低了下去。
“我来想办法!”刘秀兰咬紧牙关,“大不了把房子卖了!”
“妈!”陈志远一把抱住母亲,眼泪再也忍不住。
母子俩抱头痛哭,院子里只剩低低的抽泣声。
就在这时,陈国栋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
他满脸风尘,衣服上沾满了灰土,显然这几天吃了不少苦。
看到桌上的通知书,他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怎么回事。
“志远考上了?”陈国栋的声音有些沙哑。
“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刘秀兰哽咽着回答。
陈国栋拿起通知书,仔细端详了半天,眼里闪过一丝光芒。
“我儿子有出息!”他激动地说,“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
可现实像一座大山,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
陈国栋跑遍了亲戚朋友,借来的钱还是只有一万五千块。
离四万的目标差得太远。
“要不,找你三姨借点吧。”陈国栋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
“三姨?”刘秀兰皱了皱眉,“她嫁到城里十几年了,咱跟她家联系不多。”
“可她是你妹妹,也是咱们家最有钱的亲戚。”陈国栋说,“她老公张建华在城里开公司,听说生意做得很大。”
刘秀兰的三妹王丽芳,十多年前嫁给了城里的生意人张建华。
这些年两家往来不多,主要是城乡差距太大,生活圈子完全不同。
“你觉得她会借吗?”刘秀兰有些犹豫。
“试试总比放弃强。”陈国栋叹了口气。
当晚,陈家三口围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开了个家庭会议。
最终决定让陈志远独自去城里找三姨借钱。
“爸妈,要不你们跟我一起去吧?”陈志远有些不安。
“你都考上大学了,这件事得学会自己面对。”陈国栋拍了拍他的肩膀。
“而且,”刘秀兰补充道,“有时候年轻人去求助,长辈会更容易心软。”
陈志远点点头,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
02
第二天天刚亮,陈志远穿上家里唯一一套像样的衣服,踏上了进城的班车。
他坐在车窗边,看着窗外田野渐渐被高楼取代,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可由于不熟悉路线,他在县城转车时错过了一班车。
无奈之下,他在车站的长椅上等了三个多小时。
等待的空隙,他回忆起小时候三姨回村探亲的场景。
那时王丽芳总会带些糖果给他,还会摸着他的头夸他聪明。
这些回忆给了陈志远一丝勇气。
终于到了城里,陈志远按照母亲给的地址,辗转找到了三姨家所在的高档小区。
小区门口,保安上下打量着他,语气有些不耐烦:“找谁?”
“我找王丽芳,她是我三姨。”陈志远低声说,声音里带着几分怯意。
保安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像是觉得他和这高档小区格格不入。
“你等着,我打个电话确认。”保安冷冷地说。
陈志远站在原地,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卑。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旧衣服,鞋子上还有些泥巴。
确认后,保安放行,陈志远终于走进了小区。
高耸的楼房、整洁的绿化带、喷泉池……这一切都让他目瞪口呆。
他从没见过这么气派的地方,心里既震撼又不安。
三姨家在二十五楼,陈志远不敢坐电梯,怕弄脏了里面的镜子。
他一口气爬了二十五层楼梯,累得气喘吁吁。
站在门口,他整理了一下衣服,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个穿着时尚的中年女人,正是三姨王丽芳。
“志远?你怎么来了?”王丽芳一脸惊讶。
“三姨,我……”陈志远紧张得说不出话。
“快进来,外面热!”王丽芳热情地把他拉进屋。
房子宽敞明亮,地板光可鉴人,家具看起来比陈志远家所有的东西加起来还要贵。
他站在玄关,小心翼翼地不敢乱动。
“志远,你一个人来的?你爸妈呢?”王丽芳给他倒了杯水。
“他们……他们在家忙。”陈志远低着头,不敢说实话。
![]()
王丽芳拉他在沙发上坐下,笑着问:“你都高三了吧?考得怎么样?”
“三姨,我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陈志远鼓起勇气说。
“真的?华南理工!”王丽芳眼睛一亮,“志远,你太厉害了!这可是顶尖的学校!”
听到三姨的夸奖,陈志远心里暖暖的,但借钱的念头却让他更加局促。
“三姨,其实我今天来是想……”他支支吾吾,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是建华回来了。”王丽芳笑着说。
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气场十足,正是三姨夫张建华。
“这是谁?”张建华瞥了陈志远一眼。
“我外甥陈志远,我二姐的儿子。刚考上华南理工大学!”王丽芳语气里带着骄傲。
张建华打量了一下陈志远,点了点头:“华南理工?不错,好学校。”
陈志远连忙站起来,低声叫了句:“三姨夫好。”
张建华在沙发上坐下,点了一根烟,吐出一圈烟雾。
“小伙子,一个人来的?”他问。
“是的,三姨夫。”陈志远回答。
“来干嘛?”张建华的眼神锐利起来。
陈志远看了看三姨,又看了看三姨夫,终于鼓起勇气说:
“三姨夫,我想……想向您借点钱。”
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
王丽芳有些尴尬,张建华皱了皱眉。
“借钱?”张建华又吐了个烟圈,“借多少?”
“两……两万五。”陈志远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干什么用?”张建华追问。
“上大学,学费、生活费……”陈志远低着头。
“你爸妈呢?他们不管你上学?”张建华的语气平静却带着审视。
“管,但家里实在没钱。我爸借了一万五,还差两万五。”陈志远老实回答。
张建华沉默了片刻,抽了口烟。
“你家什么情况,说说看。”他语气平静,但像在掂量什么。
陈志远把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几亩薄田,靠天吃饭,一年收入不过几千块。
父亲陈国栋偶尔打零工,但年纪大了,没什么技术,收入微薄。
母亲刘秀兰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家里几乎没有积蓄。
张建华听完,皱着眉又抽了几口烟。
“志远,我问你,你为什么找我借钱?”他突然问道。
陈志远愣了一下:“因为……您是我们家最有钱的亲戚。”
“就这?”张建华笑了笑。
“还有……您人好,心善。”陈志远急忙补充。
张建华笑得更深了:“小伙子,你挺老实。”
“三姨夫,我一定会还钱的!等我大学毕业工作了,第一件事就是还您!”陈志远急切地说。
“还钱?”张建华摆摆手,“我不在乎这点钱。”
他顿了顿,眼神锁定陈志远。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明白吗?”
03
陈志远点点头,虽然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深意。
张建华弹了弹烟灰,站起身,在客厅里来回踱步。
“既然你想让我帮你,我也有我的条件。”他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
王丽芳在一旁皱了皱眉,似乎有些担心,但没开口。
“什么条件?三姨夫您说!”陈志远急忙道。
张建华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
“三个条件,如果你都能做到,这两万五我不仅给你,还不用你还。”他缓缓说道。
陈志远眼睛一亮:“真的?三姨夫,您快说!”
张建华看着陈志远的眼睛,嘴角微微上扬。
“第一个条件:”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