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党建引领聚法治合力 绘就彝家新寨新篇章

0
分享至

一个地处四川小凉山腹地的后进村,如何用几年的时间蝶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的茗新村给出了答案——县司法局探索以党建引领、法治护航的基层治理实践,共同绘就“彝家·法治新寨”建设美好篇章。

从“治理真空”到“秩序重构”

茗新村的过去,是基层治理难题的一个缩影。2005年后,茗新村所在地原有管理机构撤离,来自大小凉山8个县的1200余名彝族群众陆续自主迁居于此,形成了人员混杂、管理困难的特殊社区。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茗新村于2019年成功脱贫摘帽。但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对基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乡村要振兴,法治必先行。”面对治理难题,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有力指导下,经过深入调研,于2021年精准施策,将茗新村确定为“彝家·法治新寨”创建点,决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重构基层治理体系,探索一条民族地区法治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党建+”模式 绘就法治乡村新图景

“党建+制度建设”,规范乡村治理。县司法局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和村级组织系统性地制定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及一系列议事决策、监督管理制度。着力推动村“两委”工作运行法治化、规范化,依法公开村务财务,并指导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治理机制,切实保障村民的集体资产权益。

这一系列举措,为茗新村搭建起“四议两公开”的现代乡村治理骨架。同时,村级调解室、警务室等治理末梢被激活,党员干部和基层力量化身矛盾“调解员”、信息“采集员”和法治“宣传员”,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在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筑牢义务教育防线的关键阶段,县司法局始终坚持将法治保障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守护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2024年10月30日,县司法局副局长吴兴华带领党员干部、律师等法治宣传骨干组成专项工作组,深入茗新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成年保护及义务教育法法治宣传活动,工作组以彝汉双语宣讲的方式向村民们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解读法律责任与帮扶政策,打消村民顾虑。随后针对重点学生家庭开展上门劝学工作,结合实际案例讲明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法律要求,还积极联合乡镇政府、县教育局等部门着力解决学生上学困难,最终家长承诺送孩子返校,以“法”为基、以“情”为桥,为控辍保学工作注入司法温度。



县司法局副局长吴兴华带队在茗新村开展未成年保护及义务教育法法治宣传活动

“党建+法治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独具特色的“德古彝汉双语讲堂”应运而生,依托“火塘夜话”“笋山对话”等“五话五讲”形式,将国家法律法规用双语讲解形式传递给村民。在校园,以“普法小阿依”(“阿依”意为小朋友)品牌为抓手,通过“小手拉大手”,让法治意识从孩子影响家庭,辐射社会。“奉法先锋”“调法能手”“守法星”的评选,在全村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市司法局打造乐山法治大讲堂邀请的莫鸽鸽在茗新村为群众宣传民法典

“党建+法律服务”,让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党员律师示范岗确保法律援助应援尽援,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得到标准化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与“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紧密结合,老党员、调解能手被吸纳进来,确保了每个村民小组都有“法治专家”,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罗仁千千,中共党员,县司法局派驻茗新村的“德古”调解员,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1年,尽心尽力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0余起,积极参与宣传治理彝族婚嫁双高等移风易俗等活动。2025年,阿和某某与介来某某因夫妻二人感情基础薄弱,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婚姻关系出现裂痕,双方因彩礼和子女抚养问题未能达成一致,矛盾十分尖锐,甚至上升到肢体冲突。得知情况后,罗仁千千积极介入,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历时1个月最终达成协议,化解双方矛盾,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和谐共处作出自己的贡献。



罗仁千千组织调解

浇灌法治沃土 培育振兴之花

法治的种子播撒后,便迅速在彝家新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今的茗新村已是焕然一新。村民法治意识显著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蔚然成风。

2022年,以峨边县新林镇茗新村作为研究试点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彝区法治新寨建设研究”课题成功入选《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8(2022)》,为大小凉山地区乃至全国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茗新样本”。



茗新村风貌

法治环境的不断优化,也为茗新村带来更多的人气和好口碑。2023年6月,茗新村“彝步千年·文旅新寨”项目正式开业,吸引了更多村民返乡实现就近就业,农文旅融合发展也拓展了本地农产品的销路。

自“彝家·法治新寨”建设以来,茗新村先后获评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十大最亮眼村居、省级“六无”平安村,曾经的治理难点变成了民族团结、乡风文明、生活和谐的亮点,茗新村也成功实现了从“后进村”到“明星村”的跨越。


(乐山市司法局 艾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四川法制网 incentive-icons
四川法制网
法治宣传、普法教育、形象展示
6892文章数 22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