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美国陡然宣布中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且意图额外加征10%的关税。此等行径尽显其贸易霸权姿态,给两国贸易关系增添诸多变数。
这波操作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竟然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赞助的一则广告。
这则广告挺有意思,借着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形象,跟美国民众说关税战的危害,呼吁大家支持自由贸易。
![]()
本来以为就是一则普通的宣传广告,没想到直接戳中了白宫的“敏感神经”,引发这么大的外交和贸易风波。
安大略省一开始态度挺硬,省长福特直言要“一美元换一美元,一项关税换一项关税”,可美方一表达强烈不满,省府就赶紧和联邦政府协商,从10月27日起暂停播放广告,这态度转变快得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
一则广告引爆的连锁反应美加博弈藏着深层猫腻
美加这对“邻居”的经贸关系早就绑得死死的。两国商品长期免关税自由流通,2024年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额超过9000亿美元。
![]()
加拿大近七成的出口商品都销往美国,汽车、能源这些关键产业更是离不开美国市场。
这么深的绑定,让加拿大在面对美国的单边政策时,底气自然足不起来。
更值得琢磨的是,美方还指责这则广告“试图非法影响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
定于11月5日,美国最高法院将开庭,此次庭审将专门审议政府关税政策的合法性。其中,针对加拿大的关税措施也在审议范围之内,备受各方关注。
一旦裁决美方关税非法,那些已经实施的措施就得全部终止。
![]()
如此看来,这场风波远不止表面上的广告纠纷那么简单,司法和经贸搅在一起,让原本就复杂的谈判变得更难推进。
而且这也不是美方第一次玩“终止谈判”的套路了。
之前和其他国家谈判时,美方就总爱在关键节点极限施压,以此换取更有利的条件。
作为资深经济学家的加拿大总理卡尼,肯定早就看穿了这套把戏,但看穿不代表能破解。实力差距摆在那儿,加拿大就算心里再不爽,也得掂量掂量后果。
![]()
加拿大的经济已经因此受了不小的冲击。
2025年第二季度,该国GDP按年率计萎缩1.6%。此次经济收缩,主因在于对美出口量急剧下滑,致使整体经济态势受到显著影响,发展步伐受挫。
汽车产业、能源产业都是加拿大的支柱,关税一升级,这些产业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企业产能上不去,相关就业也跟着受影响。
一边谈判一边转型加拿大的两难处境
本来以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会步调一致应对危机,后来发现他们内部还存在分歧。
![]()
安大略省一开始的强硬态度,和联邦政府的务实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加拿大是联邦制,地方政府在经贸方面有一定自主权,这就导致对美政策很难完全协调统一。
这种内部矛盾,在面对美国这样的强势伙伴时,无疑会让加拿大的处境更加被动。
卡尼政府也是左右为难,只能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们表示只要美国准备好,随时可以恢复谈判,毕竟短期来看,和美国的贸易对加拿大经济太重要了。
![]()
另一方面,政府也在悄悄谋转型,即将推出的首份预算就重点提到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计划未来十年把非美市场的出口翻一番。
如此看来,加拿大已经开始加速转向亚太市场,和中国、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正在深化。
但转型哪有那么容易,物流成本、市场准入、文化差异都是实实在在的难题。
不过好在有《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个框架,能帮加拿大在亚太市场多争取一些机会。
![]()
这起广告风波更像是一个催化剂,让加拿大不得不认真思考“去美国化”的问题。长期依附于美国市场,虽然能获得短期利益,但也意味着要承受对方的单边施压。
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碰撞,在美加贸易纠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加拿大的遭遇,其实也给很多中小经济体提了个醒:过度依赖单一市场风险太大。
多元化的贸易布局,才是抵御风险的关键。虽然转型过程充满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或许是加拿大摆脱被动局面的唯一出路。
![]()
这场由广告引发的贸易风波,最终会走向何方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因为某些国家的保护主义政策就停滞不前。
加拿大能否把握此次契机,顺利达成贸易转型,挣脱对美国的经济束缚?这一前景充满未知,不妨让我们怀揣期许,拭目以待其后续发展。
毕竟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只有自身足够强大且布局多元,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