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俄罗斯全年征兵制法案完成三读,自2026年起实施,征兵将不再局限于春秋两季,等于彻底打破“季节性休整”的惯例。
征召范围也不仅限于俄本土,还包括乌克兰被占领土上刚满18岁的年轻人都要被强制加入俄军。
没有无缘无故的改变,这就说明俄乌前线人力的缺口,已经大到按季度征兵填不上了。
这新征兵办法也是告诉战斗民族的适龄青年,老老实实地准备上战场,其他的别多想。
![]()
对他们而言,好消息或许是,俄罗斯人相对更多,征兵范围可以只是18-30岁男性,乌克兰人少,25-60岁都得服役,无论如何都是老百姓苦啊。
俄罗斯还把目标对准国外,包括来自朝鲜、阿富汗、伊朗和伊拉克的前士兵。这些新兵被承诺每月可获得 1500 至 3000 美元 的薪酬、住房补贴,甚至可以获得 俄罗斯公民身份。
接下来征兵部门要成俄罗斯最忙的机构了,全年无休抓壮丁才能完成KPI。
所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改变,而是俄罗斯在三年战争潜力快消耗殆尽后,所做出的最无奈挣扎。
过去,俄罗斯沿用苏联遗产式的“季节性征兵”——每年春季与秋季各集中征召一次,应征者统一注册、体检、入伍。这种模式效率低、灵活性差,且极易受社会波动影响。
拿2023年春季征兵来说,尽管官方目标是15万人,但多地出现逃避现象,部分区域甚至需动用行政手段强制执行。
![]()
其根源在于,年轻人集中在短时间内被抽离社会,家庭与就业体系承受巨大压力,抵触情绪自然滋生。
再后来,俄罗斯改变策略,以高薪来吸引亡命徒来当兵——征兵优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男性,车臣,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少数民族前线顶,后面督战队都是俄族。
雇佣军,瓦格纳,囚犯等都是炮灰,发把步枪和防弹衣。合同兵,给钱打仗。国内谁敢反战就判刑,判完不进监狱,拉前线去。
现在新的征兵制度更先进,采用电子征兵手段。
以前俄罗斯信息科技落后,缺乏居民全面档案整合,基层组织经常找不到具体个人。
这个新的“电子征兵”制度,在“外界”帮助下耗时近一年才搞成。
以后只需手机短信通知,被征兵人必须去兵役处报到。
敢有违抗者,手机直接红码、银行账户冻结、网络支付冻结、出入境边控、飞机火车等交通控制、手机定位追踪……再无路可逃。
同时,取消“募兵制”奖金,改为战争动员的普通薪金:从310-320万削减到80万卢布,别尔哥罗德州更低,仅50万卢布。
![]()
面对日益增长的经济压力,俄罗斯将无力长期维持向新兵支付越来越高的军饷,大幅减少一次性地区奖金的决定,证实了俄罗斯无力资助昂贵的征兵工作。
问题的关键,还是战场消耗人头太快了。据乌克兰方面统计,截至2024年底,俄军累计伤亡人数可能已达数十万级别——无论具体数字如何争议,前线对补充兵源的需求是刚性的。
目前俄罗斯每月补充兵力的数量勉强够,但质量是个大问题。速成班出来的士兵,战斗力可想而知,最终只能在前线投入高消耗的“绞肉机”战术。
这套用金钱换人命的系统,把俄罗斯的经济、社会和人口都绑在了战车上。
它很务实,但代价也极其高昂,一没钱就无法持续。
更深层看,这是向“战时体制”靠拢的信号。虽然克里姆林宫反复强调“不扩大特别军事行动规模”,但法律层面的动作却毫不含糊。
新法并未取消志愿兵制度,反而将其与义务兵体系并行推进——这意味着未来俄军可能形成“义务兵守后方、志愿兵打前线”的双轨结构。
这实际上是在规避宪法对“强制派遣义务兵参与境外作战”的限制,属于典型的制度变通。并且由于乌东四州已经公投入俄,因此派遣义务兵去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前线,也不算出国。
那么,还需要补多少人?公开数据从不透明。但可以推算:俄国防部2024年预算显示,陆军编制约为90万现役人员,若维持高强度轮换,每年至少需补充45万至50万战斗人员。
考虑到伤病退役、士气流失等因素,实际缺口更大。而传统春秋两季征兵合计仅能提供约30万名额,其中又有相当比例因健康或豁免原因未实际服役。这么一来,全年滚动征兵就成了填补窟窿的关键手段。
征兵带来的后遗症正在反噬经济。18到30岁的年轻人既是兵源主力,也是劳动力核心,频繁征兵让制造业、建筑业缺人严重。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补充模式,究竟能支撑多久,恐怕谁也没底。
所以说,表面看是征兵时间变了,实质却是说明俄罗斯在俄乌战场上的麻烦越来越大了。当然,乌克兰方面更糟,半斤对八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