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德国吃饭砸锅后悔了!特朗普毫不留情的发出“最后通牒”,面临三重压力的默茨政府意识到访华这件事真不能耽误。
![]()
«——【·特朗普画红线·】——»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的访华行程上演了一出荒诞反转。10月24日,德国外交部突然宣布取消原定于26日的访华计划。他们抛出的理由轻飘飘——“没安排够会谈”。
![]()
这个说法当即引发舆论哗然。中德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高层会晤的筹备向来周密。外界普遍猜测,这背后藏着更复杂的考量。
仅仅3天后,瓦德富尔就改了口。10月27日,他紧急澄清行程是“推迟不是取消”,还特意承诺“会尽快和中方通话”。
![]()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外交部给出了回应。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中德关系,双方合作本就互惠互利。这番表态更凸显出,是德国方面在对华关系上出现了摇摆。
![]()
瓦德富尔的“找补”不是没来由的。就在他澄清行程的当天,美媒爆出了更重磅的消息。特朗普政府正给德国下最后通牒。
![]()
美方划定的红线十分明确:必须在6个月内解决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德国子公司的资产问题。白宫放出狠话,逾期不解决,这家企业就得直接吃美国制裁。
这道命令戳中了德国的要害。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德国能源体系深度绑定,其在德子公司的运营直接关系到德国能源供应稳定。更关键的是,美国刚在10月22日宣布制裁俄石油、卢克石油两大巨头,这两家企业占俄原油出口近五成。
![]()
特朗普的施压不止于此。他还在北约军费问题上对德国极限加码。北约本计划把国防开支提至GDP的3%,特朗普却要求翻倍到5%,甚至以退出北约相要挟。德国2024年才刚让军费迈过2%的门槛,要达到5%简直是天方夜谭。
«——【·中国成最大贸易国·】——»
德国政府急着对中国“说好话”,根源在经济压力。特朗普的制裁威胁刚到,德国联邦统计局就抛出了最新数据。
![]()
2025年前8个月,中德贸易额达到1634亿欧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德美1628亿欧元的贸易额,中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更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从中国的进口额还在涨,前8个月同比增幅达到8.3%。
反观对美贸易,德国已经陷入泥潭。同期德国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7.4%,8月份单月跌幅更是飙到23.5%,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环比下滑。美国对汽车加征25%的额外关税,直接让德国汽车对美出口暴跌23.5%。
![]()
机械制造行业的日子更难过。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都把现状评为“糟糕”或“非常糟糕”,裁员潮正在行业内蔓延。医药、电子等领域的微弱增长,根本填不上核心产业的窟窿。
«——【·夹在中间的德国·】——»
特朗普的“忠心令”把德国架在了火上。德国想靠牺牲对华关系讨好美国,现在才发现根本行不通。美国的要求从来都是“双重压榨”。特朗普一边逼着德国解决俄企资产问题,一边拿贸易优惠当诱饵,逼欧洲单方面“让利”。他还怂恿德国向俄乌缓冲区派军队,既要德国出钱又要德国出力。
![]()
可德国的经济根本离不开中国。中德在汽车、机械、化工等领域的互补性极强,连德国贸易人士都承认,德企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让出口数据更隐蔽,实际合作深度远超表面数字。德国专家扬杜拉直言,高关税只会推高价格,最终坑的是自己。
现在的德国已经骑虎难下。瓦德富尔推迟访华没能换来美国的好脸色,反而让本国企业慌了神。有消息称,德国汽车巨头已经在私下联系中方,生怕合作受影响。
![]()
特朗普给的6个月期限正在倒计时。德国要是真听美国的话,对华贸易这块蛋糕必然缩水;可要是不听,俄企制裁和北约施压马上就来。
瓦德富尔承诺的“尽快通话”能否挽回局面还是未知数。
«——【·结语·】——»
这场由美国挑起的博弈里,德国想要两头讨好,恐怕最后只会两头落空。而这出闹剧最明白的道理是:对华合作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德国经济的“必答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