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加班未涨薪提离职,总监怒斥不懂感恩,隔天老板傻眼:他离职了?

分享至

“儿子,又这个点才下班啊?”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充满了心疼。

陈默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晚上十一点半,他苦笑了一下,对着话筒说:“妈,还没睡呢?”

“你一天不回家,我跟你爸哪睡得踏实。”母亲叹了口气,“默啊,听妈一句劝,这工作太累了,咱不受这个气。钱多钱少无所谓,身体是本钱。”

“你看你,都快三十了,整天加班,连个对象都没时间谈。实在不行,就辞职回老家吧,我跟你爸还能养你几年。”

“妈,我没事,都习惯了。”陈默的声音有些沙哑。

“习惯了才更可怕!”母亲的声调高了一些,“人不能活成机器!你跟老板说说,该涨工资涨工资,该休息休息。要是老板不讲道理,咱就不伺候了!天底下还能饿死不成?”

陈默沉默地听着,心里一阵暖流,又夹杂着一丝酸楚。他知道父母心疼他,可现实的压力,又岂是“不伺候了”五个字那么简单。

01

陈默,人如其名,沉默寡言,是“创科网络”技术部的一头“老黄牛”。



这家位于沿海二线城市的网络公司,五年前还只是个十几人的小作坊,如今已经发展到近百人的规模,在业内也算小有名气。而陈默,就是公司最早的那批元老之一。

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开窗通风,然后默默地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他总是最后一个走,关灯锁门,将一天的喧嚣和疲惫都留在身后。

同事们都说,陈默是公司的“定海神针”。无论多么棘手的技术难题,到了他手里,总能迎刃而解。加班,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项目紧的时候,他能连着一个月睡在公司的行军床上,靠着红牛和泡面顶过去。

然而,与他付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薪资。三年来,公司业务扩张了一倍,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连刚来的实习生都象征性地涨了五百块,唯独他的工资条,像被时间遗忘了一样,纹丝不动。

不是他没想过,而是他开不了口。他的性格就是这样,觉得只要自己活干得好,老板总会看到的。

技术部的直属领导,是总监赵鹏。赵鹏是老板王总的远房亲戚,技术一窍不通,但做PPT和向上汇报的能力却是一流。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把陈默团队辛辛苦苦几个通宵做出来的成果,包装成自己的功劳,在会议上讲得天花乱坠。

这天上午的周会上,赵鹏又拿着一份陈默昨晚熬夜赶出来的项目报告,在会议室里意气风发。



“王总,各位同仁,关于城西‘智慧社区’的这个项目,经过我部门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我的战略部署和亲自督导,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赵鹏指着PPT上陈默写的核心代码逻辑图,说得好像每个字符都是他敲的一样。

王总满意地点点头,看向坐在角落里,眼圈发黑的陈默,随口问了一句:“小陈,这个项目你辛苦了,没什么问题吧?”

陈默刚想说其中还有两个技术难点需要更多资源,赵鹏立刻抢过话头:“没问题!王总您放心,有我盯着,保证万无一失!小陈就是性格有点内向,不太会表达。核心工作都是在我的指导下完成的。”

陈默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默默地低下了头。

会后,赵鹏拍了拍陈默的肩膀,一副“我罩着你”的口气:“小陈,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你看,今天又在王总面前给你表功了。年轻人,不要只看眼前,要看格局,公司这个平台才是最重要的。”

陈默看着他虚伪的笑脸,心里像被塞了一团浸了水的棉花,堵得难受。他开始怀疑,自己这头老黄牛,是不是真的要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活活累死。

02

机会,或者说更大的“危机”,很快就来了。

公司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搭上了国内顶尖的科技巨头——“华鹰集团”的线。华鹰集团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套全新的智能物流系统,正在寻找区域技术服务商。这块蛋糕太大了,大到让整个滨海市的同行都眼红。

经过几轮筛选,名不见经传的“创科网络”竟然奇迹般地进入了最终的候选名单。

这天上午,老板王总把所有核心员工召集到会议室,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拿到了华鹰集团物流系统项目的试点合作!只要这个试点项目做好了,后面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合同,就是我们的了!”

会议室里一片欢呼。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机遇,抓住了,就能一飞冲天。

王总接着说:“但是,丑话说在前面。华鹰的要求,是出了名的高。负责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刘总,更是业内顶尖的技术专家,眼光毒辣,脾气也不太好。这次的项目,许胜不许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角落里的陈默。

赵鹏清了清嗓子,站了出来,胸脯拍得“嘭嘭”响:“王总请放心!这个项目,我们技术部保证拿下!我亲自挂帅,立下军令状!”

王总看着斗志昂扬的赵鹏,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赵鹏技术不行,但他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能把责任扛起来,能调动情绪的“帅才”。至于具体干活的,他看了一眼陈默,心里很踏实。

项目启动后,陈默的生活,就只剩下了“华鹰项目”这四个字。

华鹰那边提供的技术文档,全是英文,而且充满了各种晦涩的专业术语。赵鹏看了两页就头大,直接把一尺多高的文件,全堆在了陈默的桌上。

“小陈,你是咱们的技术核心,这个就交给你了。翻译、解读、制定方案,你放手去做,需要什么人手,跟我说!”

说是这么说,但整个部门,除了陈默,没人能啃得动这块硬骨头。

于是,陈默又开启了他没日没夜的加班模式。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把所有的技术文档都翻译、吃透,然后制定出了一套详细到每一个代码模块的实施方案。



方案交上去,赵鹏看都看不懂,大笔一挥,签上自己的名字,就报给了华鹰集团。

很快,华鹰集团的项目负责人刘总,亲自带队来到了创科网络。

刘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头发微秃,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锐利,不苟言笑。

在项目对接会上,赵鹏拿着陈默做的PPT,唾沫横飞地讲了半天。刘总一言不发,等他讲完,直接抛出了十几个极其尖锐的技术问题。

“……关于你们方案里提到的‘分布式数据缓存策略’,在高并发状态下,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你们的冗余方案是什么?”

“……你们选择的这套开源框架,有一个已知的内核漏洞,你们打算如何规避?”

一连串的问题,把赵大总监问得额头冒汗,支支吾吾一个也答不上来。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王总在一旁急得直搓手。

就在这尴尬的时刻,一直坐在后面的陈默,默默地拿起了话筒。

03

“刘总,您好。关于您提的第一个问题……”

陈默的声音不大,但吐字清晰,逻辑缜密。他没有看稿子,完全是脱口而出。他从底层的技术原理,到具体的代码实现,再到不同场景下的压力测试数据,娓娓道来,条理分明。

原本一脸不耐烦的刘总,渐渐坐直了身体,眼神也从审视,变成了惊讶,最后,是掩饰不住的欣赏。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成了陈默和刘总两个人的技术交流会。赵鹏和王总,像两个旁听生,一句话也插不上。

会议结束时,刘总一改之前的严肃,主动走到陈默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

“小伙子,不错!真的不错!有你在,这个项目,我放心了。”

他又转头对王总说:“王总,你们公司真是藏龙卧虎啊。后续的技术对接,我就直接跟陈默联系了。”

王总喜出望外,连连点头:“没问题,没问题!”

赵鹏的脸色有点难看,但还是挤出笑容,上去跟刘总握手,结果刘总只是不咸不淡地跟他碰了一下,心思显然还在陈默身上。

这次对接会,让陈默成了项目的实际负责人。但他头上,依然压着赵鹏这座大山。

项目进入了最艰难的攻坚期。陈默带着两个刚毕业的年轻同事,吃住都在公司。困了就在行军床上眯一会儿,醒了就继续敲代码。他的体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掉。

期间,他不是没想过自己的待遇问题。眼看着房价一天一个价,父母年纪也大了,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默”下去了。

他找了个机会,鼓起勇气,走进了赵鹏的办公室。

“赵总监,我想跟您……谈谈薪资的问题。”这是陈默三年来,第一次主动提加薪。

赵鹏正靠在老板椅上喝茶,闻言眼皮都没抬一下。

“小陈啊,坐。”他慢悠悠地放下茶杯,“最近项目很辛苦,我知道。但是,做人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嘛。”

他开始了他那套惯用的说辞。

“你看,公司现在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马上就要起飞了。华鹰这个项目,王总和我都顶着多大的压力?现在公司是困难,但公司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功臣的。”

“你现在纠结这一两千块钱的工资,格局就小了。你要想,公司给你提供了多好的平台?让你能直接跟华鹰的刘总这样的大牛对话,这种成长的机会,是钱能买来的吗?”

“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要有奉献精神,要懂得感恩。等项目成功了,公司上市了,期权、奖金,还会少得了你的?”

一番话,说得陈默哑口无言。又是平台,又是格局,又是画大饼。他感觉自己不是来谈薪资的,而是来接受思想教育的。

“可是赵总,我……”

“行了,我知道了。”赵鹏不耐烦地摆摆手,“你的诉求我听到了,我会考虑的。现在项目要紧,别为这些小事分心。出去工作吧。”

陈默默默地退出了办公室。看着外面为了项目同样在拼命的两个年轻人,他把所有的委屈和失望,又一次咽回了肚子里。

他想,等项目做完,一切都会好的吧。

04

三个月后,华鹰项目一期工程,在陈默团队的拼死努力下,比预定时间,提前一周,完美交付。

系统上线那天,运行平稳,各项数据指标都远超华鹰的预期。刘总亲自打电话给王总,对项目团队,特别是陈默,给予了高度赞扬。

公司账户上,很快就多了一笔高达八位数的项目款,以及一笔不菲的“提前交付奖金”。

公司内部,一片欢腾。王总当即宣布,当晚在市里最好的酒店举行庆功宴,并承诺给项目组的每个人,都包一个大红包。

庆功宴上,赵鹏作为“项目总指挥”,当仁不让地成了主角。他端着酒杯,满面红光地游走在各个酒桌之间,接受着同事们的恭维,仿佛这一切,真的都是他的功劳。

而真正的功臣陈默,却被安排在了最角落的一桌。他默默地吃着菜,看着眼前的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宴会进行到一半,到了最激动人心的发红包环节。

赵鹏拿着一摞厚厚的红包,走上台,清了清嗓子。

“……这次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王总的英明领导,也离不开我们技术部每一位同仁的辛勤付出!现在,我代表公司,给大家发奖金!”

“小张,一万!”

“小王,一万!”

两个刚毕业的年轻同事,激动得脸都红了。

赵鹏念了一圈,最后才拿起一个红包,看着陈默的方向。

“陈默,作为我们的技术核心,劳苦功高,奖金……一万五!”

这个数字一出来,连那两个刚毕业的年轻人都愣住了。他们两个加起来干的活,可能都不到陈默的十分之一,奖金却只比陈默少五千。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陈默身上。有同情,有不解,有幸灾乐祸。

陈默坐在那里,没有动。他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赵鹏,看着周围同事复杂的眼神,心里最后一根名为“希望”的弦,“崩”的一声,断了。

三年的忍耐,三个月的拼命,换来的,就是这带着侮辱性的五千块差价。

他忽然觉得很可笑。什么平台,什么格局,什么大家庭,全都是骗人的鬼话。在他们眼里,自己这头老黄牛,流再多的汗,也只配吃最少的草。

宴会结束后,陈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走到江边,吹了半夜的冷风。

第二天一早,他刮了胡子,换了身干净的衣服,走进了公司。他没有去自己的工位,而是直接敲开了赵鹏办公室的门。

他把一封信,轻轻地放在了赵鹏的桌上。

“赵总监,这是我的辞职信。”

赵鹏正因为昨晚喝多了头疼,看到辞职信,愣了一下,随即勃然大怒。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指着陈默的鼻子就骂。

“辞职?陈默,你脑子进水了?!”

“公司培养你这么多年,你就是这么回报公司的?项目刚一结束,奖金刚一到手,你就要走?你眼里还有没有一点感恩之心?”

“我告诉你,离了公司这个平台,你什么都不是!外面多的是你这样的人!别给脸不要脸!”

赵鹏的声音很大,办公室外面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陈默看着他因为愤怒而扭曲的脸,心里却出奇地平静。他没有争辩,也没有愤怒,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赵总,我已经决定了。我的东西会今天收拾完,工作交接清单,下午会发给您。”

说完,他转身就走,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

05

陈默的干脆利落,让赵鹏所有的怒火,都像打在了棉花上。他气得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

“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给他点奖金就翘尾巴了!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他拿起电话,打给人事部,恶狠狠地说:“陈默要离职,你们去处理一下。记住,按最低标准办!该扣的钱一分都别少!让他今天就滚蛋!”

人事部的经理一听,也不敢多问,连忙派人去跟陈默办手续。

技术部的同事们,看着陈默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气氛有些压抑。那两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眼圈都有些红,想说什么,又不敢。

陈默把自己的技术文档、笔记,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把自己负责的所有项目账号、密码,都写在一张清单上,交给了部门里一个关系还算不错的老同事。

“强哥,以后麻烦你了。”

“哎,你这又是何苦呢。”强哥叹了口气。

陈默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他抱着一个纸箱,里面装着他这五年来的所有私人物品,走出了公司大门。

回头望了一眼这栋他奋斗了五年的办公楼,他没有不舍,只有一种解脱的轻松。

下午,赵鹏气消了,也觉得为了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大动肝火不值得。他甚至还有些得意,觉得杀鸡儆猴,正好可以敲打一下部门里其他有想法的人。

第二天一早,公司高层例会。

赵鹏神采奕奕地向老板王总汇报华鹰项目一期的收尾工作,以及二期合作的展望。

王总听得频频点头,心情大好。

“……总的来说,一期项目是完美的。这也为我们和华鹰的长期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华鹰的刘总对我们非常满意,后续的二期、三期,甚至是全国推广,我们都大有希望!”赵鹏说得慷慨激昂。

汇报完后,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用一种很随意的口气补充了一句:“哦,对了,王总。咱们技术部那个老员工陈默,昨天离职了。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是沉不住气,有点成就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没什么忠诚度和感恩之心。”

他本以为王总会像往常一样,不咸不淡地“嗯”一声,或者夸他“管理有方”。

然而,王总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正在端起茶杯喝茶的王总,手猛地在空中一顿。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缓缓地放下茶杯,茶杯和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闷响。

他抬起头,死死地盯着赵鹏,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和一丝……已经开始浮现的恐慌。

整个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都凝固了。

“你说什么?”王总的声音,因为震惊而变得有些尖锐和嘶哑。

“他离职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