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鲁迅与南京

0
分享至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5年第22期,总第945期),原题为《鲁迅与南京》。

文丨张守涛 编辑金明大

“南京是鲁迅走出旧式家庭的首站,更是他走向世界日后成为中国文化巨人的起跑点。”


南京为鲁迅留下了珍贵记忆,鲁迅也为南京留下了宝贵财富,成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的重要文化符号。图为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内景

2025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89周年纪念日,多地读者走进当地的鲁迅纪念馆,缅怀文坛巨匠,致敬民族脊梁。位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内的南京鲁迅纪念馆是其中独特的一家。

为什么南京也有鲁迅纪念馆?

原来,南京是鲁迅生活的第一个“外地”驿站。鲁迅曾于1898年5月至1902年2月在南京求学生活。用鲁迅之子周海婴的话来说,“南京是鲁迅走出旧式家庭的首站,更是他走向世界日后成为中国文化巨人的起跑点”。

鲁迅在南京读书学习,也经历了退学风波,南京不仅留下了鲁迅的生活记忆,也走进了鲁迅的多篇作品。

南京求学,改名“周树人”

1898年,17岁的鲁迅来到位于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求学,“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南京,江南水师学堂遗址

鲁迅的叔祖周椒生时任江南水师学堂汉文教习兼管轮堂监督,安排鲁迅来此校免费就读。但他总觉得子弟进学堂“当兵”不好也不宜用家谱上的本名,便将鲁迅的原名“周樟寿”改为“周树人”。

江南水师学堂创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是洋务运动最早创建的新式学堂之一,1915年改名为海军雷电学校。江南水师学堂当时虽为新学堂,几乎全是英文教学,骨子里却仍脱不掉旧学习气,半年之后鲁迅便因里面太“乌烟瘴气”而退学。对此,他后来回忆说:“我也曾学过海军,现在知道的人是很少了,一般人都以为我仅学过医学;校名雷电,实习时却只能在内舱机器间中,后来知道只有福建人才可在舱面甲板上工作,外省人一律只好管理机器间。照这样子下去,等到船沉了还钻在里面不知道呢!所以我就不干了。”

鲁迅认为在江南水师学堂难以施展抱负而退学,而据曾任民国海军部长的陈绍宽回忆,当时学校开学典礼要求师生行三跪九叩大礼,唯独鲁迅一人不跪不拜,不久鲁迅就退学以示抗议。

还有人说因为当时鲁迅体育、英语成绩不好,又出言讽刺了一个教员而受到学堂严厉处分,他便愤而退学。鲁迅在文章《忽然想到(七至九)》对此回忆道:“我在N的学堂做学生的时候,也曾经因这‘钊’字碰过几个小钉子,但自然因为我自己不‘安分’。一个新的职员到校了,势派非常之大,学者似的,很傲然。可惜他不幸遇见了一个同学叫‘沈钊’的,就倒了楣,因为他叫他‘沈钧’,以表白自己的不识字。于是我们一见面就讥笑他,就叫他为‘沈钧’,并且由讥笑而至于相骂。两天之内,我和十多个同学就迭连记了两小过两大过,再记一小过,就要开除了。”

虽然退学,但鲁迅并没有离开南京,因为他觉得当时国家当务之急是开发矿业,所以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是当时学堂中年龄最小的学生。

在矿路学堂时,鲁迅接触到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学习了格致(物理学)、算学、化学、金石学(矿物学)、熔炼学、测算学、绘图学等科学知识,还学习了德语,阅读了一些生理、医学书籍和《红楼梦》《西游记》等传统经典作品,建构了青年时代的知识储备、世界视野与现代意识。


2023年7月6日,南京,矿路学堂鲁迅先生读书旧址

据他的同学张邦华(字协和)回忆:“鲁迅在学堂时,年虽最幼,但已表现出他过人的聪慧和高贵的品质了……鲁迅在下课后从不复习课业,终日阅读小说(笔记小说、《西厢记》等),过目不忘,对《红楼梦》几能背诵。”

刻苦读书,接触《天演论》

鲁迅当时在校生活俭朴、学习刻苦,尤其是认真抄写笔记,因此他虽“下课后从不复习课业”也依旧在班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同学中唯一获得金牌奖赏的。鲁迅则将金牌换钱买书,自己没钱买衣服取暖而吃辣椒御寒。

对此,鲁迅说:“金牌是可以用钱换的,要什么样子就可以买什么样子;再说金牌充其量只能表示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它不能证明我将来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况且把金牌保存起来,它永远只是一块金牌,金牌再也变不出什么其他的东西来。弄得不好,反会使人增加虚荣心,滋长傲气,从此不再上进。而从书本里却可以得到知识。”

读书之余,鲁迅还“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常去下关散步,去夫子庙买书,了解人间烟火。当年鲁迅的同班同学伍崇学回忆说:“鲁迅先生性沉静,潜修功夫极深,聪明用功,喜爱看书,很少外出,偶尔出去也是逛书店,间或到南门贵人坊吃吃干丝。”

1901年11月,鲁迅还和同学一起到青龙山煤矿实习,了解了当时新式的采煤方法,看到“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工作着”。实习结束后,鲁迅带回一包铁、煤、铜等矿石样品。对此,鲁迅后来曾撰文表示:“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

在校期间,鲁迅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式报刊书籍,如《时务报》《天演论》《译学汇编》及林琴南译著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等书,开始接受新思想,探索新人生。


在校期间,鲁迅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式报刊书籍,如《天演论》等书,开始接受新思想,探索新人生

鲁迅后来在《琐记》一文中回忆看《天演论》受到的震撼:“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惟有天造草昧……’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学堂里又设立了一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那书面上的张廉卿一流的四个字,就蓝得很可爱……”

骑马、写作,获得毕业证书

不过,年轻时的鲁迅并非四体不勤之人,除了刻苦读书外,他也“吃侉饼、花生米、辣椒”,还有一个骑马的喜好,“每天总要跑它一两点钟的”。

鲁迅的同学张协和曾撰文回忆:“课余之暇,(鲁迅)喜欢作骑马之戏,曾因跑马跌伤一次,但他并未因此而惧怕骑马,相反的为了学会骑马,马骑得更勤了。”鲁迅当时刻有“戎马书生”石章一方,另刻有两枚印章:“文章误我”与“戛剑生”,饱含着他当年的壮志豪情与自我反思。

在南京读书期间,鲁迅还写了一些诗文表达自己当时的感情、思想。如1898年,写下他的第一篇文学作品《戛剑生杂记》;1900年,写了第一首旧体诗《别诸弟》,其中写道:“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鲁迅还帮助弟弟周作人来南京上学,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他三天两头便去看望周作人,并经常带书给周作人。周作人1902年2月2日日记记载,鲁迅当天和周作人到鼓楼游览喝茶。晚饭后,鲁迅又摸黑来到江南水师学堂将《天演论》送给周作人,还与他一起阅读《苏报》。这年除夕,两人也一起在南京度过,上午鲁迅到江南水师学堂看望周作人,然后一起到下关购买食物。

1902年,鲁迅以一等第三名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获得他人生中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毕业文凭——南京矿路学堂《执照》。同年,鲁迅以“南洋矿路学堂毕业奏奖五品顶戴”的资格赴日本留学。


鲁迅在矿路学堂的毕业文凭(执照)(图片源自学习强国)

不久,鲁迅写作了那首著名的诗歌《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对此,钱理群曾作文解读:“这首诗第一次明确表达了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鲜明地表达了鲁迅的爱国情怀和献身精神,如许寿裳所说,这是鲁迅‘毕生实践的格言’,同时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一个‘鲁迅时代’的到来。”


1902年4月,鲁迅到达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积极参加反清王朝的革命活动。他剪去发辫,拍了这张照片,并在照片背后题诗明志,表达他为拯救祖国不惜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

鲁迅在南京读书的这四年,自然科学启发了理性思维,文学阅读启蒙了思想,下矿实习开阔了视野,这段经历为鲁迅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再次结缘,任职南京

1910年,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任学监(教务主任)兼博物教师。

当年南洋劝业会正在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大型博览会,“为我国五千年来未有之盛举”。这年8月,鲁迅便带领绍兴府中学堂200多名师生到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让师生大开眼界满载而归,纷纷称赞道:“南京一行胜读十年书”。

两年后即1912年,鲁迅又与南京结缘。在好友许寿裳推荐下,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聘请了他到教育部任职,而当时的教育部就在南京,所以鲁迅便于1912年2月下旬来南京工作了。

工作之余,鲁迅常常和同在教育部任职的许寿裳一起去江南图书馆(现南京图书馆前身)看书。据蔡元培回忆:“先生(鲁迅)进教育部以来,我们常常见面。在南京时,先生于办公之暇,常与许君季茀抄从图书馆借来的善本书。”在江南图书馆,鲁迅博览群书尤其是阅读、抄录古籍,为他后来在国学等方面的治学做了积累。

他还和许寿裳等人到明故宫一带寻访他当年骑马策奔的残址,述说他坠马的往事。见到当年的旗营一片焦土,只有几个老年满洲妇女住在破屋里,鲁迅不胜感慨。

不久,临时政府教育部迁往北京,鲁迅也随之来到北京。后来,他在致许广平信中谈及他当时在南京的感受:“说起民元的事来,那时确是光明得多,当时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

到北京后,除了少数几次中途转车,鲁迅再也没有回过南京,但他与南京的缘分还一直延续。1914年,为庆祝母亲60岁寿辰,他捐资60银元请南京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金陵刻经处刻印了100部《百喻经》,将刻印的此书分赠给同事、朋友。

回忆南京,写入作品

鲁迅还写了不少诗文回忆当年在南京的求学生活,包括1926年创作了专题回忆文章《琐记》。

据许广平说,鲁迅私下谈及自己的学生时代,“最高兴回忆到的是十多岁在南京”。鲁迅也在不少诗文中提及南京,如他在1931年创作的《无题二首》写道:“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其中的“石头城”“雨花台”“莫愁湖”皆是南京名胜,可见鲁迅对南京的熟悉、怀念。

鲁迅不仅通过诗文中的南京名胜寄托感情,而且表达了他的思想包括讽刺。如鲁迅在1932年的诗歌《无题》中写道:“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其中的“崇陵”指的是南京中山陵,“噪暮鸦”则讽刺当时官员的勾心斗角。

他还写过一首以“南京”为名的打油诗《南京民谣》,“大家去谒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直接讽刺当时国民党官员在民族危急之际,依然沉浸在权力之争中。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索系统中,搜索关键词“南京”可得鲁迅有85篇文章126次提及“南京”,包括鲁迅日记中频频出现到上海的“南京大戏院”看戏与到“南京饭店”吃饭,可见对南京的特别感情。其中,鲁迅1927年在《黄花节的杂感》中写道:“从别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我的故乡——的例子推想起来,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鲁迅将南京与北京、“我的故乡”并列,更可见地位非同一般。

鲁迅在怀念南京,而南京也没有忘记鲁迅,也一直在纪念鲁迅。鲁迅就读的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部分旧址尚存,其中江南水师学堂英籍教员楼至今保存完好,江南陆师学堂的德籍教员楼建成为南京鲁迅纪念馆,是国内六座鲁迅纪念馆之一,矿路学堂的总办楼近年按原貌复原修缮后命名为“鲁迅读书处”,成为全国首家鲁迅纪念社区。

南京为鲁迅留下了珍贵记忆,鲁迅也为南京留下了宝贵财富,成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的重要文化符号。

请大家在评论区聊一聊“鲁迅对你有哪些影响”,点赞最高的前2名(留言不少于30字,点赞数不低于20个,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27日上午10:00),我们将送出《鲁迅的朋友圈》一本。


书名:《鲁迅的朋友圈》

作者:张守涛

出版:新华出版社

上市时间:2025年5月

【内容简介】

本书历时十年完成,从知识分子人生和作品文本出发,结合大量最新研究成果、史料,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书写了鲁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关系,包括鲁迅与周作人、台静农、冯雪峰、瞿秋白、郭沫若、茅盾、萧军、萧红、巴金、老舍、曹禺、孙犁、赵树理、沈从文等二十多位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关系,尤其是探究了鲁迅对其影响。鲁迅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一直惠及今天,本书也比较重视探究鲁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关系的价值,尤其是对于我们今天知识分子的参考价值,兼具可读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入选探照灯、新华荐书等好书榜。

作者张守涛是知名青年学者、文史作家;南京大学硕士,中国作协会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教师。出版著作《说说当今这些文化名人》《先生归来》《凡人鲁迅》《书香留韵》《工业先导:范旭东》《我的沉默震耳欲聋:鲁迅与先生们的呐喊》《浩荡七十年:大清衰亡与中国早期现代化》《鲁迅的朋友圈》等,为第十届(2024)、第十一届(2025)当当影响力作家。已出版有关鲁迅著作三部,在报刊发表有关鲁迅文章二十余篇,在自媒体发表有关鲁迅文章、视频五百余篇(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低-7℃!济南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最低-7℃!济南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鲁中晨报
2025-11-14 13:15:03
52年后,78岁丁佩终于说出真相:李小龙在我床上倒了12分钟!

52年后,78岁丁佩终于说出真相:李小龙在我床上倒了12分钟!

温读史
2025-11-13 18:12:36
今夜,利空!跳水!

今夜,利空!跳水!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00:15:40
台湾的天终于塌了,民众根本无法接受!民进党要把台湾给“卖”了

台湾的天终于塌了,民众根本无法接受!民进党要把台湾给“卖”了

扶苏聊历史
2025-11-14 11:15:38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雪雪呀
2025-11-14 10:49:16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公子麦少
2025-11-13 20:42:17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均涨超1%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均涨超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10:50:03
小米挖孔盖诉讼爆大瓜:证据藏反转?雷军劝退言论救得了车企吗

小米挖孔盖诉讼爆大瓜:证据藏反转?雷军劝退言论救得了车企吗

一盅情怀
2025-11-13 20:30:38
全运女单四强:孙颖莎4-0强势夺冠,陈梦获赞,朱雨玲表现抢眼

全运女单四强:孙颖莎4-0强势夺冠,陈梦获赞,朱雨玲表现抢眼

陈赩爱体育
2025-11-13 22:54:52
来啦!泰王历史性访华不忘染发,着风衣白领帅气逼人 这次没开飞机

来啦!泰王历史性访华不忘染发,着风衣白领帅气逼人 这次没开飞机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4 10:15:40
背后不简单!取消访华、再砸165亿拆除5G,这个代价德国能承受吗?

背后不简单!取消访华、再砸165亿拆除5G,这个代价德国能承受吗?

白梦日记
2025-11-12 21:07:30
辽宁发现千吨级低品位超大型金矿床

辽宁发现千吨级低品位超大型金矿床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9:29:36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11-14 14:54:30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3 00:15:03
她这气质太好了,永不过时的美,谁娶了这样的妻子都会默默珍惜的

她这气质太好了,永不过时的美,谁娶了这样的妻子都会默默珍惜的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4 13:04:25
全运会羽球男团决赛:连续挽救两个赛点,石宇奇2-1险胜世界第171

全运会羽球男团决赛:连续挽救两个赛点,石宇奇2-1险胜世界第171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4 20:37:06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4 07:09:44
女乘客后座留下“一滩不明液体”,网约车司机懵了:这大冬天,都用了十几张纸巾了

女乘客后座留下“一滩不明液体”,网约车司机懵了:这大冬天,都用了十几张纸巾了

用车指南
2025-11-14 10:07:46
日本驱逐中国总领事,遭中美“混合双打”,特朗普这次下手太狠

日本驱逐中国总领事,遭中美“混合双打”,特朗普这次下手太狠

阿天爱旅行
2025-11-13 09:47:58
一场2-0,给意大利续命了!9-0狂胜挪威=直通世界杯,小组3队出局

一场2-0,给意大利续命了!9-0狂胜挪威=直通世界杯,小组3队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14 06:13:09
2025-11-14 22:32:49
涛哥侃文史
涛哥侃文史
聊聊文史
177文章数 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头条要闻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账号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头条要闻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账号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时尚
房产
本地

数码要闻

苹果宣布取消MLS付费观赛门槛,向所有Apple TV订户免费开放

教育要闻

重磅!2026高考英语听力重大变化!

这样的“恶女”人设,真太爽了!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