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竞争拼不过中国,德国媒体又开始写小作文了:“我们错就错在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之所以会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完全就是自找的。”
![]()
“中方的芯片断供令德国汽车工业饱受其苦,但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德国汽车工业自己造成的。这是德国长期忽视中国战略意图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对华政策彻底失败的真实写照。德国错就错在把中国想得太好了,直到现在才终于意识到,北京并不是我们的伙伴。”
这段话是《南德意志报》和《莱茵邮报》等德国媒体近期的对华评论文章中写的。
德国《南德意志报》和《莱茵邮报》近期抛出的"对华太天真"论,本质上是场精心编排的认知错位剧。
![]()
这些媒体将德国汽车工业的困境归咎于"忽视中国战略意图",却刻意回避了最基本的事实:当他们口中"被蒙蔽"的岁月里,德国车企正在中国市场赚取创纪录的利润;
如今面临的挑战,恰恰是自身战略误判与转型滞后的结果,而非所谓的"中国威胁"。
![]()
2024年德国三大豪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成了戳破这种叙事的最佳例证。
根据汽车之家10月发布的财报分析,奔驰在华销量68.36万辆,同比下滑7%;宝马销量71.52万辆,下滑13.4%;奥迪销量65万辆,下滑11%,三家车企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利润损失合计超过200亿元。
宝马五系这款曾经的利润支柱,年销量从2022年的17.4万辆暴跌至8.9万辆,终端优惠幅度超过10万元,仅这一款车就造成200亿元营收损失。
![]()
但德媒似乎忘了,就在"中国制造2025"公布后的2018-2022年,正是德国车企在华的黄金时代,大众年利润超300亿元,宝马沈阳工厂贡献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产量,这些企业财报里的亮眼数字,可不是"被蒙蔽"能换来的。
资本的本质是追逐利润,这是商业世界的基本逻辑。当德国车企在华享受着远超本土的利润率时,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早已深入骨髓。
![]()
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市场贡献了宝马全球销量的34%、奔驰的31%、大众的40%,这样的市场权重下,企业自然会将资源向盈利高地倾斜。
现在德媒倒打一耙指责企业"短视",未免太站着说话不腰疼。就像麻将玩家不能赢了钱就夸规则好,输了钱就骂桌子有问题,这种双重标准实在难以服众。
更值得玩味的是德媒对产业政策的选择性解读。2015年前后,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德国也同步启动"工业4.0",两者都是为了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国家战略。
![]()
但如今德媒对自家"工业4.0"的停滞视而不见,德国联邦经济研究所2023年报告显示,仅30%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所谓的产业升级成了半拉子工程;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耿耿于怀,将其歪曲为"战略威胁"。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占率达60%,在国内高端市场,新能源车型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而BBA在这个领域的份额不足20%。这根本不是什么"芯片断供"导致的困境,而是德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上慢了半拍的必然结果。
中国从未实施过任何针对性的技术封锁,反而是德国企业长期在华享受着技术溢价,现在竞争不过就怪对手太强,这种逻辑实在经不起推敲。
![]()
德媒极力营造的"受害者叙事",更是完全无视中德经贸的互补本质。中国连续15年是德国机械制造第一大出口市场,2023年德国对华机械出口额达280亿欧元,占其出口总量的12%;
化工领域,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投资超100亿欧元,是德国企业在华最大单笔投资。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德经贸是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而非零和博弈的战场。
德国企业既想在中国制造高端产品,又不愿接受中国产业升级带来的竞争,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才是问题的真正症结。
![]()
至于所谓的"稀土管制经济胁迫"论,更是暴露了双重标准的虚伪性。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完全是依据《出口管制法》的正常管理措施,目的是保护战略资源和生态环境,这在国际上是通行做法。
反观美国,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技术封锁,将数千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清单,德媒却鲜有批评之声。这种"中国做就是胁迫,美国做就是正义"的逻辑,显然不是客观公正的媒体应有的态度。
![]()
德国汽车工业的真正挑战,不在于"对华太天真",而在于能否摆脱传统的"中心-边缘"思维。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已经从单纯的市场提供者,变成了创新伙伴。
奥迪选择与华为合作智驾技术,宝马在沈阳建设全球最大电池工厂,这些企业的务实选择,恰恰说明合作才是正道。
德媒如果继续沉迷于"自欺式反思",把自身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只会让德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更加被动。
![]()
多极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早已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中德两国在汽车、机械、化工等领域的互补优势,本应成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合力。
德国媒体与其撰写"小作文"发泄怨气,不如正视中国产业升级的现实,推动两国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实现共赢。
毕竟,在全球化的棋局里,没有永远的赢家,但有永远的利益共同体,只有摒弃零和思维,才能在变局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资料: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中国再成德最大贸易国——北晚在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