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不少人把用不上的闲置货品
放在二手销售平台上出售,
但市场监管部门提醒,
出售二手闲置物品
有一些情况可能涉及侵权。
在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小陆把自己闲置的香水放到二手平台销售,买家购买后发现这瓶香水是假货,将小陆告上法庭,同时出示了品牌方的授权书,依法追究她的侵权责任。最终经过法院的调解,小陆仅需将货款退回给买家,无需承担侵权责任。律师表示,通过二手销售平台销售个人闲置物品时,如果被判定为假货,卖家是否构成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及是否需承担侵权责任,需结合具体情形来判断。
![]()
万商天勤(昆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傅川云:“在实践当中,卖家是否承担侵权责任,其实主要有两点核心内容,第一点就是销售行为的性质是否属于经营行为;第二点主观上是否明知所售商品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
双十一促销,不少消费者可能冲动消费,过了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时限后不能退货,只能自行处理,就会有人把闲置物品挂上二手交易平台,那么这样的转卖行为是否属于经营性销售呢?
![]()
万商天勤(昆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傅川云:“如果以处置自有物品为目的,交易频率低、数量少,通常不涉及商业营利,同时,物品为合法取得,并且未经过二次加工或改装,保留原始使用痕迹,二次销售的价格接近物品实际使用价值,没有明显低价倾销或牟取暴利的情形,此时通常被认为属于个人闲置处理。”
但如果是同一商品重复上架、以“库存清理”等名义集中出售。在商品描述中突出品牌标识、夸大商品性能,或声称“全新正品”却实际销售假货等,那就可能被认定属于经营性销售,依法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以至刑事法律责任。
律师提醒,个人闲置与经营性销售的界限需结合交易频率、商品来源等综合判断,长期高频次交易可能被认定为经营性活动。所以,二手交易平台销售闲置也要分清界限,个人闲置的合理调剂可以理解,但它也绝不是假冒商品的“避风港”,借闲置之名行经营之实,故意销售假冒商品,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记者:龙勋 朱楠
编辑:郑秋霞
责编:唐鹤嘉 王云
主编:赵琨
终审:姚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