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广西桂林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桂林烟草)立足桂林本地丰富资源,以“文旅场景赋能、首发经济破圈、服务效能升级”为主线,深耕“终端+文旅+消费”融合,让一个个零售终端成为连接文化与消费、创新与民生的活力节点,为区域市场注入持续动能。
文旅场景赋能:让终端成为地域文化“活展台”
桂林烟草持续推动文旅元素与终端建设深度融合,让终端不仅成为商品交易的窗口,更是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
加强与文旅协同联动,让终端“嵌入”文化肌理。在规划布局时,结合桂林民俗节庆、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等特色资源,引导终端打造“一店一主题”:临近红色景区的终端,以“红色记忆”为基调,通过展架陈列、墙面装饰传递红色文化;地处民俗村落的终端,融入竹编、民俗吉祥纹等地方民俗元素,让商品陈列自带民族风情;两江四湖景区周边终端则融入山水元素,营造“人在店中,如在画中”的氛围。
“做靓陈列、做精礼盒、讲好故事”成为终端升级的核心路径。指导零售客户优化商品陈列,将桂花糕、荔浦芋头条等特产组合展示,凸显地域特色;设计系列文旅伴手礼盒,礼盒封面印有象鼻山、靖江王府等标志性景点,让商品成为“可带走的风景”;组织零售客户培训,教他们讲述商品背后的文化故事,让消费过程成为文化体验的一部分。如今,这些充满文化味的终端,成为展现桂林魅力的“微型文化展馆”。
![]()
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甸龙村零售户正在直播带货。黎恒伶摄
首发经济破圈:让创新消费“从场景到市场”裂变
桂林烟草以节庆活动为纽带,指导零售客户借力各类促消费活动与平台,推出契合消费者多元需求的商品与服务,把消费者对“新奇体验”的情绪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价值。
构建“节假日+民俗活动”的双轮驱动模式,借力“五一”“国庆”等法定节假日消费高峰,指导终端推出应季商品组合与主题促销活动,精准对接家庭出游、亲友聚会等消费需求;深度参与“恭城油茶节”“荔浦芋头节”等地方特色民俗活动,推动终端商品与节庆场景深度融合,推出契合活动主题的定制化商品与服务。在油茶节现场,指导终端打造“油茶+特色商品”体验区,让消费者亲自参与打油茶,在品味传统美食的同时促进终端消费;在芋头节期间,将本地特产与商品组合成节庆礼盒,满足游客伴手礼需求,让节庆氛围成为消费增长的“催化剂”。
桂林烟草客户经理熊定指导零售户推荐旅游产品。唐宁摄
这种“活动搭台、消费唱戏”的模式,打破了传统营销的局限,让商品与消费者的连接更具场景感。通过捕捉消费者在节庆场景中的新奇体验需求,推出多元化商品与服务,不仅带动了终端动销,更丰富了地方节庆的消费内涵,为桂林消费市场注入持续活力。
桂林烟草工作人员指导零售客户查看商品库存。唐婷摄
服务效能升级:让暖心举措“从需求到满意”落地
桂林烟草以“客户盈利水平和满意度双提升”为目标,将服务做进细节里,暖到客户心坎上。
系列暖心服务精准对接终端需求。针对资金周转压力大的中小商户,开展“缓解资金压力”专项行动,协调资源推出低息周转支持等举措,帮助商户解决资金难题;面向老年、残疾等特殊群体经营者,提供“一对一”帮扶,从店铺陈列优化到线上订货操作全程协助;聚焦终端动销难题,组织“助力终端动销”培训,传授“旺季备货技巧”“会员管理方法”“线上引流策略”等实用技能,让商户经营更有底气。
规范与智能为服务增效加码。在全体工作人员中持续开展客户服务规范宣贯和廉政警示教育,明确“不准吃拿卡要、不准强制订货、不准推诿拖延”等“服务红线”,让服务既贴心又合规;推广应用“智能客服”数字工具,通过分析终端销售数据、客流特征,推送备货建议、促销方案,让服务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预判”。从“资金帮扶”到“智能赋能”,从“规范服务”到“精准匹配”,服务效能的升级让零售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终端经营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愈发浓厚。
下一步,桂林烟草将持续深化“终端+”融合模式,以更鲜活的文化表达、更创新的消费场景、更优质的服务体验,让每一个终端都成为连接文化与消费、行业与民生的纽带,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韦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