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海中医:天凉了心脏不舒服?一杯茶活血护心,稳血压,安然度深秋
十月下旬,凉意渐浓,你是否发现:早晚温差一大,不仅容易感冒,有时还会感到胸闷、心慌,或是血压悄悄升高?
深秋时节,不仅是呼吸系统,我们的心血管也正面临考验。昼夜温差增大,血管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可能增加,这对心脏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
如果你已经出现:偶尔的胸闷或心前区不适、爬楼梯比往常更易心慌气短、头晕头胀、血压波动,或仅仅是感觉身体比以往更倦怠乏力,那么,是时候给心脏多一份关注了。
为什么深秋是心血管的“多事之秋”?宏韵中医王清海教授,“寒主收引”。天气转凉,血管遇冷收缩,如同水管受冻变窄,自然会导致血流不畅,压力增大。这与中医理论中“血遇寒则凝”的道理相通。
此外,秋季燥邪当令。这种燥不仅伤肺,也会耗伤我们体内的阴液。血液作为阴液的一部分,若被耗伤,则会变得相对“浓稠”,流动滞涩,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
从情志上讲,秋日萧索之景易引人忧思。忧郁悲伤的情绪最易导致气机郁结,气滞则血行不畅,心脉自然也难以通畅。
针对秋季心血管养护的特点,强力扩张血管并非长久之计,关键在于 “温和地通” 与 “有效地养”——即活血化瘀以通脉,益气养阴以润燥。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款适合在秋季日常护心的代茶饮——丹参山楂护心茶。
丹参山楂护心茶配料:?丹参6克,生山楂片9克,黄芪9克,麦冬6克(仅供参考,具体用量请咨询中医师)
做法:◎将所有材料用清水快速冲洗干净,放入养生壶中。◎加入800-10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20-30分钟。◎滤出茶汤,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建议作为日常茶饮,每日一剂,每周连续饮用3-4天,给心脏持续的温和养护。
(每个人体质不同,中医辨证施治讲究一人一方,务必经中医师辨证后调整使用!)
功效详解:◎丹参:“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它擅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是养护心脑血管的要药,能有效改善微循环。
◎生山楂:不仅消食化积,更有良好的活血散瘀、降低血脂之功,能帮助化解血管内的“淤堵”。
◎黄芪:补气之王,能益气行血。气为血之帅,气足则血行有力,从动力源头促进血液循环。
◎麦冬:滋阴润肺,清心除烦。针对秋燥,它能有效滋润身体,防止阴液耗伤导致的血滞,同时清解心脉虚热。
此方搭配,活血而不伤正,补气而不壅滞,润燥而不助湿,性质较为平和,适合中老年朋友及心血管高危人群在秋季作为日常预防和调理。
若身体有湿热(舌苔黄厚腻)、或正在感冒发烧、或孕妇,则不宜饮用。
秋季养心,同步还需注意:◎保暖为先:尤其注意头部、颈部和足部的保暖,避免血管因骤然受冷而收缩。
◎慢起床:早晨醒来,先在床上躺片刻,再坐起,然后慢慢站起,给血管充分的适应时间。
◎饮食润燥:多吃黑木耳、海带、芹菜、梨等,有助于软化血管、稳定血压。
◎情志舒畅:多晒太阳,午后散步,与亲友多交流,驱散秋日的忧郁情绪。
◎监测记录:有高血压史的朋友,请定期监测并记录血压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提醒大家:此茶饮主要用于日常预防和辅助调理,若已确诊心血管疾病,或症状频繁发作,请务必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觉得有用请点亮在看,分享给关心的人,一起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您或者家属正在被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血管狭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各种心肌病,胸闷胸痛、心悸失眠、气喘咳嗽、眩晕头痛、水肿等问题困扰和折磨,又不知道从何下手,可以通过后台私信留言交流。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