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乡村人才短缺难题、夯实基层治理人才支撑,清河镇聚焦“引才、用才、留才”关键环节,以精准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建设走深走实,取得阶段性成效。
![]()
强化优秀人才联络,搭建双向互动平台。镇党委紧抓春节返乡关键节点,充分利用“乡情纽带”搭建交流桥梁,专题召开返乡人员暨流动党员春节座谈会,邀请返乡优秀农民工、流动党员、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等40余名代表共叙乡情、共话发展,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有效激活了“人才回引”活力。同时,按照县委组织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试点工作部署,积极在平滩村打造流动党员“云上党支部”,打破空间限制为流动党员“安家”。目前已吸纳流动党员21人,累计组织线上学习、主题研讨等活动10余次。
注重人才使用,建强干事创业“主阵地”。坚持“人岗相适、用当其时”原则,多途径摸排梳理,构建动态更新的后备人才信息库。一是依托村(社区)党组织及“两委”班子运行调研,挖掘外出务工能手、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信息,储备优秀人才49人;二是借助大竹县网络招聘平台,对接本镇籍贯或有意来镇发展人员,梳理优秀人才15人;三是通过“日常挖掘+干部自荐+他人推荐”,额外梳理优秀人才3人。经镇党委多次专题研判,实现“一村(社区)一策、一人一档”,逐村(社区)确定“两委”常职干部拟接任人选59人,并明确26人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对象,其余纳入常职干部后备力量培养体系,推动人才在合适岗位上发挥实效。
创新培养模式,营造安心发展“好环境”。为推动人才扎根基层、长期发展,镇党委创新推行“2+1”精准培养模式,为每名后备人才配备1名镇班子成员和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双帮带”责任人,结合后备人才的专业特长、发展需求,“一人一策”制定帮带成长计划与具体措施,建立帮带责任台账,每月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实时掌握思想动态与成长进度。同时,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对培育成熟的后备力量,提前安排到村(社区)岗位进行任职锻炼;对表现特别突出的,直接下派纳入村(社区)常职干部队伍。今年以来,已有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到岗实践锻炼,1名后备人才正式担任村(社区)常职干部,通过强化保障、畅通晋升、注重关怀等多种方式,营造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持续动能。
来源:大竹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