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十五五”规划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决定,增补张升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规划建议全文»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10月25日:台湾光复纪念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025年10月24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详情»
【3】前三季度GDP 国家统计局2025年10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
2025年10月13日上午,流失海外79载的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第二、三卷《五行令》与《攻守占》正式回归故土、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4】“中国标尺” 2025年10月15日于深圳举行的2025湾芯展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5】eSIM手机 2025年10月13日晚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相继宣布已正式获得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10月22日,国内首款eSIM手机正式发售。
什么是eSIM?eSIM,即嵌入式SIM卡。与传统的实体SIM卡不同,它直接嵌入在设备芯片上,无需像传统SIM卡那样插入或更换物理卡片,就能实现通信功能。设备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TA)即可完成运营商网络配置,极大提升了设备的防水、防尘性能,也为更轻薄的外观设计提供了可能。
![]()
【1】全球妇女峰会 2025年10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未来5年,中方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提供1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额度,同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促进妇女和女童发展合作项目;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而美”项目;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合作培养更多女性杰出人才。
【2】中美经贸磋商 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双方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
2025年10月13日在英国费利克斯托港拍摄的印有“费利克斯托港欢迎中欧北极快航”字样的集装箱。 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3】冰上丝绸之路 历时20天,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首艘货船2025年10月13日晚抵达英国费利克斯托港。该艘货船从宁波舟山港出发,满载约4000个标准箱,陆续在英国、德国、波兰和荷兰的港口完成卸载作业。中欧北极快航所经的北极东北航道是连接东亚与欧洲的新兴国际航运线路。
【4】日本首位女首相 2025年10月21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正式成为日本第104任首相、首位女性首相,并于当晚组建新内阁。如今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结盟,既是“闪婚式”政治交易,也反映出日本政治光谱越来越朝右倾斜。 详情»
【5】创新驱动增长理论获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2025年10月1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
![]()
2025年10月19日,法医在法国巴黎卢浮宫查看一扇受损的窗户,嫌疑人据信由此潜入室内。当天10月19日上午9时30分,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发生劫案,8件拿破仑时期的王室珠宝被劫。据悉,4名蒙面人来到卢浮宫外,分工配合操作升降装置,从建筑物外部阳台潜入室内,用角磨机打碎展柜,抢走文物,其间还用角磨机威胁博物馆保安。卢浮宫抢劫案两名涉案嫌疑人已于10月25日被逮捕。 新华社/路透
![]()
![]()
【1】GDP增长5.5%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
【2】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2025年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将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500余项,共计1200余场。
【3】世界中国学大会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2025年10月14日在上海开幕。大会以“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为主题。会上发布了《文明互鉴与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上海倡议》。
![]()
读懂杨振宁的“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谷业凯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杨振宁先生心无旁骛、躬耕不辍,在现代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这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
这种“拙”,是学术定力,是把复杂的事做透、把不确定的事做实。杨振宁的“拙”,就是一次次看得见的“笨功夫”。
在芝加哥大学,他曾花20个月时间做实验物理,失败无数,却从未轻言放弃;后来转向理论物理,他与李政道推导宇称不守恒定律,靠的不是“灵光乍现”,而是从大量实验数据的细微矛盾中“嗅出的破绽”,他们反复推演,在“无人区”里大胆闯、勇敢试,最终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认知;被视为最重要的基础物理理论之一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更不是什么速成之作,而是10多年心血换来的成果。
对杨振宁而言,科学的价值在于打破常规、追求真理,更在于潜心钻研、孜孜以求。他说:“投机取巧是没有前途的,做学问必须诚实、脚踏实地。”
这份“朴”,是心怀家国的赤子情怀,是教书育人的初心不改。从童年的清华园、战乱时期的西南联大,到远渡重洋蜚声国际,杨振宁始终心系祖国,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为国效力。几十年来,杨振宁马不停蹄、东奔西走,为的是让中国的科学步子迈得更快一些。
回到清华大学后,82岁的他仍坚持给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课。他还捐献100万美元现金,募集超1500万美元资金,延揽国内外优秀学者,把创办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当成他“这辈子最后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归根居”的墙上,一直悬挂着杨振宁书写的五言诗:“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早就证明过自己,却依然选择朴素地热爱祖国、朴素地做人做事。他把这份朴素的情感,倾力灌注于教学相长的点滴之中。与他交往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葛墨林始终记得杨振宁的这句话:“要朴实的东西,不要表面的东西。”
宇宙不骗人,公式不认巧。杨振宁的人生经历和“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这句话都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拙”到极致,反而最巧;“朴”到深处,才见真章。
中国科技发展到今天,并跑领跑的“长板”已越来越多。越是到了一些基础的、前沿的领域,越需要下“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笨功夫”。“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应该成为我国广大科研人员求学治学的准则,只有用踏实的态度做扎实的学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投入科研事业,才能把中国科技事业真正推向更高水平。
对于更多人来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生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追求“巧”与“华”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想光鲜亮丽、想一夜成名、想捷足先登……但是,这样的“短平快”基础是不牢靠的。只有戒除浮躁、回归本真,老老实实做人,才能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加宽阔,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原载于《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2日第18版)
原标题:《上观时政双周刊(2025年10月12日—10月25日)》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周扬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