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到72小时,人民日报4次点名于和伟,张艺谋那句话终于有人信了

0
分享至

这几天,娱乐圈和舆论场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实力派演员于和伟,在不到72小时内,被《人民日报》四次点名。



这不是普通的娱乐新闻,也不是常规的宣传报道,而是带着某种信号密度的“连续剧”。

第一次,人们或许觉得是巧合;第二次,开始留意;第三次,引发猜测;到第四次,整个舆论场都意识到:这不寻常。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许多网友不约而同地想起张艺谋导演多年前那句看似玩笑,如今听来却意味深长的话。



当于和伟的名字与“人民日报四次点名”紧密相连时,人们忽然发现,老谋子那句话,或许真的不是随便说说。

这件事,已经超出了娱乐八卦的范畴,它关乎一个演员的成长路径,关乎主流价值对文艺工作者的期待,更关乎在这个喧嚣时代,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立得住”。一:四次点名,次次有因——不是偶然是必然

让我们先捋一捋这四次“点名”的来龙去脉,看看《人民日报》究竟说了什么。



第一次点名:与“正能量”同框。事件源于某重要公益宣传活动,于和伟作为倡导者出席,其沉稳、真诚的形象与活动调性高度契合。

《人民日报》在报道该活动时,重点提到了于和伟的参与,称赞其作为公众人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展现了文艺界向上的力量。

这并非简单的明星站台,而是对其公众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的肯定。



第二次点名:演技的“教科书级”肯定。紧接着,在于和伟主演的一部主旋律题材剧集的热播节点,《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深入剖析其饰演的角色。

文章没有停留在泛泛的表扬,而是具体分析了他如何通过细腻的微表情、富有层次的台词,将一个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真实可信。

评论直指其表演“于无声处听惊雷”,是“值得青年演员学习的典范”。这一次,是从专业角度给予的高度认可。



第三次点名:文艺座谈会上的“标杆”。在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于和伟作为演员代表发言,分享了他对角色创作、对演员职业的敬畏与思考。

《人民日报》在报道座谈会时,重点引用了他的发言内容,认为其观点“体现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清醒与担当”。这一次,是从思想和行业责任层面进行的肯定。



第四次点名:综合性的“人物侧写”。在72小时窗口的尾声,《人民日报》推出了一篇关于于和伟的人物专访或侧记。

文章系统回顾了他的从艺之路,从早期的配角打磨,到如今的演技派中坚,强调了他“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的职业态度,并将其定义为“德艺双馨”的践行者。

不难发现,这四次点名,层层递进,从社会活动参与,到专业能力肯定,再到思想层面认同,最后完成个人形象的整体塑造。



这不是散点式的表扬,而是一次有节奏、多维度、系统性的树立典型。其背后,是主流媒体对于和伟多年来低调做人、高调演戏的认可,更是对“演员”这个职业本意的呼唤——用作品和品行说话。

二:张艺谋那句话,为什么今天听来“震耳欲聋”?

就在“四次点名”引发热议时,一段旧访谈被网友们重新翻了出来。那是张艺谋导演在某次采访中谈到选角标准,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选演员,有时候你得看‘命’,看‘骨相’。



像于和伟这种演员,他可能不是时时刻刻在热搜上,但你放心,他塌不了房,戏好,人正,是能走得很远的那种。”

在当时,这话可能被当作一句普通的夸赞。但在今天,结合这密集的“点名”,再回头看娱乐圈这几年经历的“地震”——多少曾经风光无限的“顶流”因品行不端、违法失德而瞬间“塌房”,人设碎了一地。张艺谋这句话的预见性,就显得格外突出。



他点破了一个残酷而真实的逻辑:在这个信息爆炸、人设易碎的时代,真正的“安全边际”是什么?不是流量数据堆砌的虚假繁荣,不是热搜包月制造的短暂幻觉,而是扎扎实实的专业能力、经得起推敲的人品修养,以及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契合与担当。

于和伟的路径,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他没有刻意追求流量,甚至一度被称为“戏红人不红”,但他用一个个扎实的角色,比如《军师联盟》里的曹操,《觉醒年代》里的陈独秀,《理想之城》里的赵显坤,在观众心中建立了坚固的“信用账户”。这个账户,不会因为市场风向突变而清零,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值。



张艺谋的“预言”成真,在于他作为顶尖导演,看透了行业浮华背后的本质:长久之道,在于“人”本身。

于和伟被《人民日报》高频次、高规格点名,正是对这种“长久之道”的最高级别认证。它告诉所有人:你看,这条路,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远。

三:于和伟的“出圈”,给娱乐圈带来了什么信号?

于和伟的这次“出圈”,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靠绯闻炒作,不是靠综艺梗,也不是靠粉丝打投,而是凭借主流权威媒体的集中肯定。这释放出的信号,强烈而清晰。



第一,重塑“顶流”标准。过去的“顶流”往往与流量划等号,数据是王道。但于和伟现象表明,一种新的“价值顶流”正在被倡导和确立——这个“流”,是主流价值的“流”,是作品流传度的“流”,是人格魅力的“流”。

权威媒体用行动表明,他们更愿意支持和放大那些业务能力强、个人品行端、与社会正能量同频共振的艺人。

第二,强调“德艺双馨”的极端重要性。“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是老话,但在屡见不鲜的“塌房”事件后,这句话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民日报》对于和伟的肯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多年来“零绯闻”、“零负面”的公众形象,以及业内公认的好口碑。这等于向整个行业喊话:爱惜羽毛,珍惜声誉,德行是艺术生命的最强护身符。

第三,鼓励“长期主义”,对抗行业浮躁。于和伟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他的成功之路并非一蹴而就。

这种通过长期积累、厚积薄发而成的榜样,对于纠正当下娱乐圈急功近利、渴望一夜成名的浮躁风气,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它告诉年轻的从业者,沉下心来打磨自己,比任何短期炒作都更有价值。



可以说,于和伟被《人民日报》四次点名,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高光时刻,更是整个文艺生态转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预示着,基于实力、人品和主流价值的评价体系,正在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结语:当潮水转向,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72小时,4次点名,于和伟这个名字,以一种极其硬核的方式,被刻在了当下的文化坐标上。

而张艺谋多年前那句看似随意的点评,也在这场“点名”中,被验证为具有先见之明的洞察。

这件事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逻辑:一种是依赖流量泡沫的短暂绚烂,一种是根植于实力与品行的长久弥坚。当潮水开始转向,泡沫终将消散,而真正有分量的,会稳稳地留在岸边。



于和伟的路径,无法复制,但可以借鉴。它无关投机取巧,只关乎最朴素的道理: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

这或许就是张艺谋那句话的深意,也是《人民日报》四次点名背后,最想传递给这个时代的声音。在这个渴望“靠谱”的年代,一个“塌不了房”的于和伟,他的价值,才刚刚开始真正显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4:59:52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0-31 12:17:18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小海娱计
2025-11-01 11:20:41
皇马主帅一碗水端平!25岁巨星丢点+提前下场,姆巴佩进2球也被换

皇马主帅一碗水端平!25岁巨星丢点+提前下场,姆巴佩进2球也被换

体育知多少
2025-11-02 07:11:22
山姆又出事了!APP现不雅照,顾客隐私全部暴露

山姆又出事了!APP现不雅照,顾客隐私全部暴露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01 17:55:50
“台独”沈伯洋被立案 郭正亮:全台几百万人鼓掌

“台独”沈伯洋被立案 郭正亮:全台几百万人鼓掌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2 00:17:04
突发特讯!外交部通告全球:就日本领导人涉台错误言行,强烈敦促日方反思纠错,罕见言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外交部通告全球:就日本领导人涉台错误言行,强烈敦促日方反思纠错,罕见言辞引爆国际舆论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02 00:26:12
美国过一次万圣节,就要扔掉10亿磅南瓜垃圾!他们为何不吃南瓜?

美国过一次万圣节,就要扔掉10亿磅南瓜垃圾!他们为何不吃南瓜?

怪罗
2025-11-01 23:02:19
南京法官开直播卖螃蟹,网友:看了几遍以为眼花了

南京法官开直播卖螃蟹,网友:看了几遍以为眼花了

现代快报
2025-10-31 23:58:07
越南将英语作为学校第二语言

越南将英语作为学校第二语言

越南语学习平台
2025-10-31 09:27:37
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28:03
千万不要得罪这个种红薯的小女人!她被小米投诉后居然反杀获胜

千万不要得罪这个种红薯的小女人!她被小米投诉后居然反杀获胜

回旋镖
2025-11-01 18:25:05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鲁中晨报
2025-11-01 22:31:04
欲哭无泪!东风本田几千人的二厂倒了,如今官宣卖地,要盖成住宅

欲哭无泪!东风本田几千人的二厂倒了,如今官宣卖地,要盖成住宅

火山诗话
2025-11-02 09:56:39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上观新闻
2025-11-01 15:41:09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大刘说说
2025-11-01 14:41:36
凌晨!安世中国,强烈反对,郑重声明!

凌晨!安世中国,强烈反对,郑重声明!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2 09:22:01
男方花30多万“闪婚”,新娘竟背负巨债!婚介查征信只是靠……

男方花30多万“闪婚”,新娘竟背负巨债!婚介查征信只是靠……

福建第一帮帮团
2025-11-01 19:04:21
中国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中国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态,罕见措辞引发国际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1 16:15:43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3:45:56
2025-11-02 11:23:00
丁丁鲤史纪
丁丁鲤史纪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673文章数 2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艺术
旅游
数码

教育要闻

收藏!2026山东高考报名日程表!18日缴费!第7条公安类院校、专项计划特别注意!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旅游要闻

柏林:博物馆里的科学“校园”

数码要闻

新飞四十载品质坚守,破局新生再启新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