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迷茫,就想搞“艺术”

0
分享至

从2013年开始的课程作业,学生用大色块、线条、几何图形等重构自己的自画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雪儿/摄

  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的学生一入学就要上一门“艺术必修课”,这是一门看似与“新闻传播”或“农业”毫不相干的课程。

  这堂课,不教技法,不授模板,而是让学生聆听一段音乐,用几何、线条和色彩将内心的情绪“翻译(抽象)”成画面。他们中大多数人从未受过美术训练,有人甚至“自从学会用圆规,就没咋徒手画过圆”。

  在这样一个被数字和技术驱动的时代,学艺术有什么用?不少学生心里都打过问号。

  依据各地高校《2025年度拟撤销本科专业公示》,湖南大学、辽宁大学等985、211高校均撤销了部分艺术类专业。即使是艺术类特色高校,也在做“专业减法”。

  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有研究高等教育的媒体统计,876个艺术类本科专业被撤销,数量占所有撤销专业数量的13.5%,位列第四。一些艺术专业开始更多地和“AI”等数字技术相融合。

  在这个强调数字技能的时代,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教授敖松和他的同事们坚持着一个“不合时宜”的理念:以艺术育人,坚持“无用之用”。带着一群“零基础”的学生,把艺术教学实践坚持了10年。

  “迷茫”是许多刚入学的学生普遍的心理状态。在这门必修课上,有学生用无数个层层嵌套的圆圈填满画纸,有人在纸上布满尖锐的三角、缠绕的乱线,也有人用碰撞的几何体表达“破碎与混乱”“秩序与混沌”。

  一篇以眼睛为主视觉的作品里,眼泪是锐利的三角形,“这源于一段不尽如人意的感情经历,直到渴望被刺破,留下破碎的眼泪,才发现自己空裂的心”。

  这份结课作业敖松给学生一个学期的制作时间,有学生说,“一迷茫,就找‘艺术’,一焦虑,就搞‘抽象’”。这是一份没情绪就做不出来的作业。

  哪怕是绘画零基础的学生,仍然可以用这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释放自己的情绪。这个发现源自敖松曾经的学生、如今的同事钱星羽。两年前,钱星羽总是困于负面情绪中,敖松让她每天都画一幅画,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任何事。200多天的时间里,钱星羽画了190多幅画,有练八段锦的肌肉,有头痛时颤抖的身体,“冒火”的红发,还有不知道画什么时用问号组成的脸。寥寥数笔的简笔“画记”,帮她学会了和情绪相处,也收集了来自生活的创作灵感。

  “哪怕在农业大学,学生的身体、情绪都是艺术的种子,看你愿不愿意让它生根发芽。”敖松从教31年,10年前因本科导师这项教学制度得以近距离与学生接触,面对着一群没拿过画笔,但很有感受力和表达欲的文科生,绘画专业的他选择先通过“摄影”带领学生下乡创作。

  学生们凭着直觉对他们眼中的乡村景象按下快门,有坐在拖拉机上的一家四口,在田间梳头的女人,扛着锄头的劳力,木门前打闹的奶猫……年轻人透过镜头重新理解土地,也在影像中反思“现代性”与“乡村价值”。

  10年后,敖松却想“回归绘画”。这种变化源自他对学生的观察。他发现“绘画”这一古老的视觉表达方式可以更加直接地作用在学生的身体之上,它所唤起的艺术体验更加鲜活,“以前(学生们)一撒出去就没影了,想法很多”。现在孩子在被“现实”所困,更关心就业和成绩,心态上显得有些“拘谨”。这些孩子需要更纯粹的艺术体验,帮助他们突破思维定势,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直觉比计算更重要。”敖松认为,通过艺术训练,让学生们在自然环境中去捕捉瞬间光色的变化,让他们在自然母体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美育的价值,并非一个新鲜的话题。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吴冠中指出“美盲”现象。梁启超说,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做供给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

  现代社会,专业和分工越来越明晰,艺术好像也成了“艺术家”的事。但不论是从周朝开始的“六艺”,还是古希腊教育的“七艺”,艺术一直都被认为是受教育者最基本的素养。

  清华大学教授李睽长期开设课程“艺术的启示”,后来,他将其整理为《艺术通识十六讲》并在序言中写道,“学校需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也需要知道学生‘想要什么’……艺术通识教育从探究学生想要什么始,到确定学生需要什么终。”

  今年夏天,敖松和同事们带学生去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草原进行工作坊训练。头三天,不布置任何训练作业,让学生们“野化”,复苏他们的感受力。慢慢地,学生们从起初的拘谨到后来“不睡觉也要等日出”,从对自然的恐惧到在自然的母体中吸取能量。这种看似“松散”的教学方式,背后是对人、对教育的本质的探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放松了,创作的天性也随之释放,作品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

  “我们要做的不是灌输技巧,而是打开他们感知的阀门。”而这种感知力最终会导向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在敖松看来,这些看似“无用”的艺术实践,正在为年轻人提供着精神支撑与情绪出口,“艺术让人成为人”。

  前不久,敖松和他的同事们将近10年的学生作品分成4个部分放置在一场名为《蕴·无声》的展览中,这场展览设于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一个由“工作室、楼道空间”改造的展厅里,“蕴”,是积蓄,也是生命力。“总有些种子要在边缘处生长,‘无声’绽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证券市场传来1个重磅消息 明天开盘我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不得不说

证券市场传来1个重磅消息 明天开盘我有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不得不说

夜深爱杂谈
2025-11-02 19:18:15
为何说梅毒病是最脏的病?医生详细讲解,隔着屏幕都感到头皮发麻

为何说梅毒病是最脏的病?医生详细讲解,隔着屏幕都感到头皮发麻

小舟谈历史
2025-10-15 09:30:14
55岁窦唯已迁居阿那亚多年,骑电动车,买菜砍价,生活过得惬意

55岁窦唯已迁居阿那亚多年,骑电动车,买菜砍价,生活过得惬意

书雁飞史oh
2025-09-08 17:38:38
突发!石景山游乐园起火,官方通报——

突发!石景山游乐园起火,官方通报——

BRTV新闻
2025-11-02 17:50:18
新疆: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新疆: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3:26:11
正负值+19!17分钟轰12+3,谢泼德被点名表扬,火箭也找到说明书

正负值+19!17分钟轰12+3,谢泼德被点名表扬,火箭也找到说明书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02 14:47:55
一战封神!文班亚马创NBA 79年神迹,奥尼尔贾巴尔也只能仰望

一战封神!文班亚马创NBA 79年神迹,奥尼尔贾巴尔也只能仰望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09:43:04
刷屏!苏超冠军出炉,评论区“段子手”亮了

刷屏!苏超冠军出炉,评论区“段子手”亮了

鲁中晨报
2025-11-02 10:43:08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拿1.9亿顶薪,球队老大带头内讧!西部黑马倒下,你们该趁早重建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2 00:05:02
白酒最怕的解药,不是浓茶!家家都有,酒前吃一点,咋喝都不醉!

白酒最怕的解药,不是浓茶!家家都有,酒前吃一点,咋喝都不醉!

徐云流浪中国
2025-11-02 08:53:38
出差前我关了水闸,楼下邻居却投诉我家漏水,撬开门后我大吃一惊

出差前我关了水闸,楼下邻居却投诉我家漏水,撬开门后我大吃一惊

黄小乖的日记
2025-11-02 14:00:21
惨!2亿没人要!金华市中心这个商场又要被卖了,这次大降价……

惨!2亿没人要!金华市中心这个商场又要被卖了,这次大降价……

浙中在线
2025-11-02 20:08:17
耳光大赛中被KO+陷入昏迷!中国武术大师颧骨骨裂缝5针 还要打5场

耳光大赛中被KO+陷入昏迷!中国武术大师颧骨骨裂缝5针 还要打5场

风过乡
2025-11-02 09:37:26
龚玥菲广州成人展各种和男嘉宾亲密互动,网友开始心疼庞麦郎了

龚玥菲广州成人展各种和男嘉宾亲密互动,网友开始心疼庞麦郎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02 01:06:30
量子科技写入“十五五”规划 步入全产业链布局时期(附股)

量子科技写入“十五五”规划 步入全产业链布局时期(附股)

蓝色海边
2025-11-02 10:02:39
西德妮·斯威尼透视裙惹争议,梅根·凯莉直言欣赏但拒绝裸露尺度

西德妮·斯威尼透视裙惹争议,梅根·凯莉直言欣赏但拒绝裸露尺度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6:30:05
“黑帮洪门”强势回归!消灭台独,赖清德傻眼了,洪门有多厉害?

“黑帮洪门”强势回归!消灭台独,赖清德傻眼了,洪门有多厉害?

混沌录
2025-10-18 23:32:06
王玉雯的胸型有多好看

王玉雯的胸型有多好看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0-22 07:37:39
世体:恩德里克本赛季首次为皇马出战,但仍将在冬窗租借离队

世体:恩德里克本赛季首次为皇马出战,但仍将在冬窗租借离队

懂球帝
2025-11-02 22:55:03
这些行为都是上了年纪的症状!网友:以为我变健康了,原来是老了

这些行为都是上了年纪的症状!网友:以为我变健康了,原来是老了

墙头草
2025-11-02 11:03:46
2025-11-02 23:12:49
中国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青年报
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日报
146265文章数 5937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高三稳住心态、用好时间,比拼命刷题更重要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时尚
数码
本地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手机要闻

国内手机份额大揭秘:苹果微降仍第一,小米逆袭冲上第二!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数码要闻

放心用!AMD确认:RDNA 1、RDNA 2继续获得Day 0游戏支持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