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公布的一个画面让军事圈沸腾了:歼-11B战斗机翼下挂载的不再是传统导弹或副油箱,而是一个硕大的激光炮吊舱。这意味着,中国战机未来可能用“光束”拦截导弹,空战模式正被重新定义。
![]()
传统空战中,拦截一枚巡航导弹需耗费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而激光武器仅需电力支持,单发成本低至几毛钱。这种“无限子弹”的优势,彻底改变了战场经济学。一旦供电与散热技术成熟,战机可持续发射激光,对无人机群、导弹等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
机载激光武器并非“挂载即用”。它需战机提供持续高额电力,并配备液冷系统避免过热。更关键的是,激光易受气流扰动,需陀螺稳定系统确保光束锁定目标。央视披露的吊舱尺寸与副油箱相当,说明中国已在电力管理、精密光学等领域取得突破。
![]()
(挂载激光武器吊舱的F-16想象图)
激光武器的意义不仅是拦截效率,更在于体系重构。未来空战可能呈现“无人机诱敌-激光清场-预警机指挥”的模式。美军同类研发仍卡在60千瓦功率,而中国已进入实测阶段。这场竞赛的核心,是从比拼火药吨位转向控制能源分配。
![]()
图:ABL激光炮
当一道光无声划过天际,敌机或许尚未察觉就已失效。这种“光速打击”不仅提升国防实力,更让每个普通人感受到科技如何静默地重塑安全边界。你看好激光武器成为未来主战装备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