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美不少车企因为缺芯片,要么调整生产线,要么延长交车时间,甚至还有短暂停产的,但就在车企忙着应对麻烦时,荷兰突然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企业,说他们对中企动手,是因为中方想掏空我们。
可这指控连点实际证据都没有,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抛出来?还有,中方为什么一反制,就能让欧美车企集体犯难?
![]()
10月27号路透社有篇报道,四位荷兰政界人士接受采访时说了个针对性的说法,荷兰对中国企业搞限制,根源是中国闻泰科技计划裁掉安世半导体40%的员工,还要关掉这家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的研发中心。
他们还补充说,闻泰团队早在10月1号前就把部分人转移到英国曼彻斯特工厂了,接下来还打算迁走德国汉堡工厂的设备。
可路透社记者追问有没有实际证据证明这些操作是在掏空荷兰时,这四位却拿不出任何实打实的东西。
而且没证据就算了,他们又话锋一转说荷兰政府相信能和中方谈出解决方案,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让整个指控看着特别牵强。
![]()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公司,它在全球汽车功率半导体领域占了大概15%的市场份额,大众、宝马、丰田、福特这些欧美日主流车企,都得靠它供芯片。
不管是慕尼黑研发中心的技术输出,还是汉堡工厂的产能,都直接影响车企能不能稳定拿到芯片。
荷兰政界拿裁员迁厂说事,其实就是想借安全的名义,干涉中企在欧洲的正常经营,进而攥住汽车芯片这个关键产业链环节。
毕竟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么快,芯片产能早就是影响车企竞争力的核心了,谁攥住产能,谁在产业链里就有更多话语权。
![]()
荷兰这指控刚出来,英国就跟着露出了抢东西的苗头,就荷兰表态的前一天,英国《电讯报》报道说,前保守党领袖史密斯爵士这些政客,已经给英国政府施压。
要求强制剥离安世半导体在曼彻斯特的芯片工厂,理由是中国企业持有会威胁英国国家安全。
但英国这次的要求比荷兰直接多了,不再是模糊的指控,而是明着让中国企业低价贱卖。
而且这不是英国第一次对安世半导体下手,2023年的时候,英国政府就拿同样的国家安全当理由,逼着安世半导体卖掉了在威尔士的一家工厂。
![]()
当时那家工厂主要生产汽车电子元件,卖掉之后,当地300多员工要么调岗要么面临失业,不少车企的元件供应也慢了2-3周。
现在英国又盯上曼彻斯特工厂,背后的经济心思其实很明显,这些年英国受能源成本太高、制造业外流的影响,半导体产业一直没起色,2024年本土芯片产能只够满足自己12%的需求,大部分都得靠进口。
可安世半导体的曼彻斯特工厂,有两条先进的功率芯片生产线,一年能产800万片芯片,对急需提升本土产能的英国来说,这就是块肥肉。
所以借安全名义逼中企贱卖,就是想花少钱补自己产业的短板,跟荷兰的甩锅比起来,这种做法更像是直接抢资源。
![]()
但和荷兰、英国的强硬比起来,最近美国、德国还有欧盟对中国的态度,明显软下来了。
美国今年9月和中国签了贸易协议,之前计划对中国电动汽车、电子设备加税的事,也暂停了,甚至还重启了两国在半导体产业的技术交流。
毕竟之前美国一直拿国家安全当理由,限制对中国出口半导体技术,现在态度变了,其实是因为本土车企催得紧。
2024年上半年,通用、福特这些美国车企,就因为中国供应链断了,少赚了30多亿美元。
![]()
德国的态度转变更主动,10月初的时候,柏林官方就公开说,希望和中方建立互相尊重、稳定的交流关系,还计划11月组织德国汽车、化工企业的代表团来中国谈合作。
德国大众集团的CEO更是直说了,中国市场对大众太重要了,跟中国对着干,最后损害的是德国车企的利益。
因为大众每年在中国卖的车,占它全球总销量的40%,而且安世半导体供的芯片,直接影响大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进度。
![]()
就连之前老跟中国放狠话的欧盟,也悄悄变了调子,欧盟主席冯德莱恩10月中旬公开讲话时,难得夸了句中国代表团在经贸谈判里特别专业,水平很高。
还定了10月底在布鲁塞尔跟中方见面,要聊的就包括半导体供应链、汽车贸易这些关键。
欧盟内部文件显示,这次见面最核心的诉求之一,就是希望中方放宽部分汽车芯片的出口限制,这跟之前欧盟要对中国来硬的说法,完全是两个样子。
既然美国、德国、欧盟都选了软下来,荷兰为什么偏要逆势硬扛?核心原因还是它半导体产业的处境太特殊。
![]()
荷兰的ASML公司,是全球唯一能造EUV光刻机的企业,而中国是ASML的重要市场,2023年中国市场占了ASML全球营收的18%,就比美国少一点。
可同时,美国又老给荷兰施压,让它限制对中国出口光刻机,荷兰既想保住中国这个大市场,又不敢完全不听美国的,所以就想通过甩锅安世中国的办法,在中美之间找平衡。
这样既跟美国表个态我对中国够硬,又给之后跟中方谈判留条路,可这种左右摇摆的做法,最后遭殃的还是欧美车企。
面对荷兰没证据的甩锅和英国逼卖的做法,中方的反制特别直接也特别管用,让安世半导体暂停对欧洲市场出口汽车芯片。
![]()
这招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德国大众在狼堡的工厂,因为缺安世的功率芯片,把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线从3条减到2条,一天少产300辆车。
美国福特在欧洲的工厂更惨,直接停产3天,差不多5000辆车没法按时下线,就连日本丰田在波兰的工厂,也因为缺芯片,把新款SUV的上市时间往后推了。
欧美日车企集体遭殃,直接逼着欧盟改了之前的强硬态度,欧盟内部消息说,冯德莱恩之所以最近夸中国代表团,背后其实是德国、法国这些车企大国在施压。
宝马、雷诺这些企业一起给欧盟提要求,赶紧跟中方谈好芯片供应的事,别再让产能受损失了。
![]()
法国总统马克龙私下也说,欧盟别被荷兰、英国这些国家的小算盘绑住,跟中国对着干,不符合欧洲的经济利益。
从荷兰没证据甩锅,到英国逼低价贱卖,再到欧盟放完狠话又认怂,这一串事说到底,是欧洲陷在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矛盾里拔不出来。
安全上,欧洲还得靠美国主导的北约,不管是半导体还是能源政策,都得看美国的脸色。
经济上,中国又是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欧洲对中国出口的汽车,占它总出口量的22%,芯片、稀土这些关键资源,也大多得从中国进口。
![]()
这种两头依赖的格局,让欧洲陷入了想对着干又不敢彻底翻脸,想合作又拉不下脸的尴尬。
而中方的反制也证明,现在的中国早不是以前那种能随便拿捏的了,安世半导体只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在芯片设计、制造这些领域的技术突破,以后在产业链里的话语权还会越来越大。
对欧洲来说,只有放下甩锅抢资源的心思,用平等尊重的态度跟中国合作,才能真正走出现在的困局。
不然的话,要是还被荷兰、英国这些国家的短期利益牵着走,最后只会让更多欧洲企业平白受损失,在全球产业链竞争里越落越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