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点击上方蓝字“地产一品塘”,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 快速获取地产干货
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
港资房企,曾经在高周转时代闷声发财的超级群体,就在近三年,似乎真的要彻底大撤退的节奏,时代落幕,港资巨头们并没有雄起到底。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民企集体失速,国内市场逐步被央国企占据主导地位,曾经强利润导向的港资房企们,也渐渐开启大规模收缩战略。
港资房企曾经的核心优势,在地产下行严峻的新时代,土地成本优势这种最初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也随着竞争激烈的新市场,逐步淡去。
加上这几年,随着国内龙湖地产,华润置地等头部商业巨头也开启了资本化运作,港资巨头层面的商业地产优势,似乎也开始走下坡路,港资商业在很多城市都遭遇滑铁卢。
种种变化来看,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想要闷声发财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商业世界能穿越周期的法宝永远都是持续的创新与经营意识。
十几年前,各大城市的高大上商业业态几乎都是港资开发商出品,但是在看看近几年,很多出圈的商业项目都来自央企或民企出品。
![]()
加上如今整体年轻消费群体占据核心主导,传统的高奢商场其实并不能吸引年轻人,相反很多非标定义轻奢或潮玩业态的体验式产品,能够持续吸引消费群体。
地产一品塘近期与多位港资资深经理人沟通,大家或许对港资房企都持保留态度,各家都在持续减员压缩成本,港资房企神话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众多布局大陆的港资房企阵营中,香港置地一直都是口碑非常不错的存在,与其他房企重点布局商业不同的是,香港置地在大陆的住宅体量也不算小。
在前面几年,香港置地一年的住宅销售额也过百亿了,因此,到了高周转时代高峰期,香港置地中国区的授权也越来越大,投资额度也超过很多其他国家。
但是,随着行业红利时代消失,港资房企的缺点也逐渐暴露,高价挖掘本土高管,与早期香港团队文化形成巨大差异,投资激进等问题,让香港置地的经营陷入困境。
就在去年到今年,香港置地也是第一家港资房企直接官宣退出大陆市场的,基本算是在大陆收摊的节奏,国内很多城市住宅项目收尾的收尾,出售的出售。
另外,香港置地旗下的两条重要的商业产品线:中环系与光环系,接下来很有可能也存在出售的命运,有些项目开业如今也存在较大阻力。
目前从全国来看,香港置地仅仅保留了苏沪两大城市的中环高端商业产品线,今年开业的南京项目,也并未挂牌中环系高奢路线。
地产一品塘在今年五月份曾经独家报道:香港置地正在对住宅开发板块进行组织体系与高管的全面调整,也比较符合如今国内房企未来的核心战略导向。
![]()
第一步,香港置地大陆住宅开发业务全部总部集权管控,所有城市公司平台取消,项目责任制,所有项目总经理直接对集团运营总汇报。
第二步,所有职能端口全部总部直管,原来的城市总相当于项目总角色,承担项目端口经营全周期管控职责。
从如今主流房企整体组织构架来看,不管是国央企阵营还是多数民企来看,从早期三级管控逐步过渡到二级管控只是时间问题,房企江湖迎来总部强管控时代。
加上整体市场下行,中港两地经理人的冲突也开始加剧,香港总部开始收权,香港置地正式官宣退出大陆住宅市场,专注商业地产的开发与运营。
官方组织调整刚落地不久,香港置地三大城市总同时离职,或许来的过于突然,但是对于高管来说,早点走说不定还有可选择的机会。
在上半年几个月时间,上海公司早期大陆高管几乎全部离职,包括前上海城市总史光宇,前上海运营副总吴浩捷,前上海项目总曾友谊。
对于一般员工或中层来说,接下来的风暴大家已经心照不宣了:香港置地裁员计划近期正式开启实施,近期多位香港置地员工已经陆续收到到hr的通知。
地产一品塘独家获悉:本次香港置地裁员策略比较简单直接,基本上除去有高端商业的苏沪两地,大陆这边住宅体系的地产人很有可能都面临出清。
不过大家也别担心后续赔偿问题,如今给到的统一方案都是N+1策略,小编觉得也算厚道,比很多国内房企裁员还是靠谱多了,基本保障都有。
另外,香港置地大陆布局的几大中环系大商业项目,早早都由香港团队接手,香港总部对于大陆地区业务的监管也比早期要严格一些。
早几年,前香港置地中国区总裁凌常峰手里的权力过大,这也是导致团队官僚风开始盛行,这也是国内很多房企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今在港资房企里面也开始发酵。
香港团队与大陆团队的文化冲突也开启于这一时期,住宅开发与商业地产开发本来就是两个业务模式,这也就导致香港置地很多情况下把住宅当成了主业。
相对于其他港资巨头,比如太古地产,新鸿基地产,恒隆地产等巨头在大陆的商业项目,香港置地在大陆开业持有的中环系商业存在感偏弱。
商业发展缓慢,住宅发展受限,这就是香港置地在大陆布局的整体状况,因此,本次裁员动作也是企业发展的无奈之举。
曾几何时,香港置地属于行业薪酬较为竞争力的房企,早期一大批万科,龙湖,碧桂园,金地,阳光城,旭辉等传统住宅开发经理人都加盟了香港置地。
谁也没想到,短短4-5年,这家穿越百年的超级港资巨头就直接想要收摊了,接下来很多香港置地背景的地产经理人,或许又要挤爆很多招聘网站了。
港资房企的神话破灭,本质上是一次旧范式与新环境的脱节。它们曾经成功的法宝(慢工出细活、高端奢侈品、财务保守)在今天的市场中,部分变成了枷锁。
关于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有什么评价?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地产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9年 19年猎头从业经历,16年以上地产行业沉淀,关注地产战略布局,产品运营,持续研究健康管理,个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随时交流探讨 共同进步;近期新增地产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与更多的地产人+再创业者交流沟通,共同进步,还可以讨论资产配置与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产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务模块,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联系方式,一对一咨询业务具体流程细节,私人定制职业发展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