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10月27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那么,央行表态“买卖国债”这件事对普通人的影响是什么?对当下经济大环境又有什么影响?
不废话,直接说结论:就是放水,就是为当下的经济环境提供流动性~
这件事的本质就是通过精准投放基础货币,给当前的经济释放流动性,短期会平衡股市、债市、汇率,搞钱的伙伴要关注~
长期则关系资产价格涨跌,甚至会改变未来货币的投放逻辑~
所以,央行买卖国债这件事,非常重要~
01
首先,近期影响是什么?
央行在此时启动买卖国债,本质上要解决当前经济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就是流动性管理和利率稳定
这就不得不说”重启“这两个字了,也就是”央行之前为什么停止买卖国债“又”为什么重启买卖国债“,买卖国债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又怎么解决流动性和利率稳定?
买卖国债第一个作用,就是释放流动,或者说管理市场上的流动性。
——当市场上钱多
市场上钱多,物价水涨船高,投资维度的房、股、汇都会出现波动,这时候央行卖出国债,从一级交易商收回钱。
这么做的作用,就是“回收流动性”,同时抑制经济过热~
——当市场上钱少
钱少,物价自然会下降,这时候央行从一级交易商“购买”国债,把钱给到一级交易商,
这么做的作用,就是“释放流动性“,也就是刺激经济~
所以,央行买卖国债,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管理流动性,释放货币回笼货币;
第二个作用就是控制利率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利率之锚,普通人买房、买车、企业借贷的利率都和他挂钩。
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高,大家贷款的利率就需要升高,
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低,大家贷款的利率就需要降低,
但当大量资金买入国债,意味着国债需求增多,债券价格就会上涨,但债券价格和债券收益率反向变动!
所以,债券价格上涨,债券收益率下跌,
所以,当债市太过疯狂之时,央行就会出手,比如2024年,央妈亲自喊话:做空债市
央行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在2024年大量的资金抱团进入债市,
同时央行在2024年8月份启动”买卖国债“,净买入1万亿,叠加资金抱团债市,债市迎来了大牛,一度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干达到1.6%历史最低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1月1日央行明确暂停买卖国债开始,之前一度疯狂的债市牛停止,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开始上涨~
这就是为什么,央行会在2025年1月1日停止买卖国债的原因:
通过买卖国债调节国债价格,间接控制利率之锚,于此同时调整股市债市资金配比
除了流动性和利率央行停止买卖国债,其目的就是给债市降温,给股市升温~
那么,现在央行重启买卖国债这件事,是不是也是如此目的呢?
从国内资金价格的走势看,央行重启买卖国债这件事,确实有此深意!
A股的热,体现在哪里呢?
——A股从2025年1月份的3351 点升至2025年10月份的 4000点,累计上涨19.25%,已经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两融余额(杠杆资金)超过2.5万亿,远超过2015年两融余额最高点。
大家想啊,这股市才“堪堪”摸到4000点,这杠杆资金就已经拉满了,部分科技股的估值已经明显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还喊出了6000点、1万点.......
A股的热,是真的~如果任由A股这般狂热下去,很有可能“没有牛,只有镰刀”
所以,给股市降降温也是必要的,这样也能保护普通投资者,毕竟现在是指数涨,普通投资赚钱少呢
那么,怎么给股市降温?答案就是债市,
其实都不用引导,只要央行重启买卖国债这件事发生,债市的资金就会增加,
因为央行本身就只能“买的多,卖得少”,所以央行喊话重启买卖国债,在市场看来就会变成央行买入国债,所以看多债市的情绪就会起来,部分资金就会从股市抽离,进入债市
所以,央行买卖国债,等于给股市“温和降温“,给债市适度加温
从国际形势看,10月份还有一个关键事件,就是:美联储降息,停止缩表
这意味着中美十年前国债利差将缩小,而美联储停止缩表叠加降息通道打开,美元走弱之后资金为了更高收益会从美国流出,
而央行买卖国债更有利于利率稳定,当资本大量流入时,央行可以卖出国债收缩流动性~
所以,央妈买卖国债这件事,短期看对国内债市、股市、汇率都有其平衡之道~
货币不断贬值的背景下,该怎么做家庭房产配置,推荐阅读《》
02
其次,中长期看
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央行买卖国债发行一定会常态化,
而买卖国债对应基础货币,这就是印钞,而且是最直接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
这件事最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左手财政发债、右手央行印钞,
财政把债“当作抵押物”给央行,央行把钱给到财政,财政在通过“两重+两新”的基础建设进行货币投放,而这个过程就是债务货币化的过程。
而债务货币化的过程,必然有两件事发生:
第一件事就是货币超发是必然,但并不等于乱印钱,
全世界范围内,能买卖国债发行基础货币的国家并不多,加上中国大概也就是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其中美国和日本都是买卖国债的老法师~
美国——
美元是最典型的锚定国债印钱,
美国财政部发行国债募集资金,而美联储会兜底买入所有美国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3年向市场投放了3万亿的货币,就是这么做得
日本——
日本央行发钞主要靠购买日本国债,
截至目前,日本央行已经持有日本78%的政府债券,而日本政府则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 “债务扩张→货币投放→经济提振” 的循环
所以,只要央行买卖国债,就是货币放水~这点没有任何争议
不过”咱们买卖国债发行基础货币“这件事,一直强调不是量化宽松,
原文[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央行强调买卖国债不是量化宽松,而是将其作为“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
我之前也和大家说过,钱真不是“想印就印”的,因为印钱需要“锚”。
在之前,中国的货币发行以外汇占款为主,就是贸易顺差产生1美元,我们就可以对应印刷“7元人民”
也就是说,早期咱们的“印钱”锚定物是外汇!
过去20年,逐渐增加了“黄金”、“土地经济“为抵押物的印钞方式。
这点大家都清楚,就是土地和房产是银行信贷最优质的”硬通货“。
现在呢?
在外汇、黄金、土地经济的基础上,明确增加了国债,也就是以国债为锚的货币发行机制!
大家可以简单理解:多了一个货币放水“锚”,就可以多放水了
我们从过去土地经济为锚,变成央行下场购买国债,印钱的方式就变成了财政发债,央行扩大资产负债表印钱,然后买债。
那么,为什么要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呢?
因为要增加货币的流动性!
换句话说,当前货币流动性不够!
至于买卖国债是不是量化宽松,要看“印多少钱”,“印”得克制还是放肆了。
不过呢,纵观全世界,印钞的冲动常伴始终。
所以,在我们当前这种紧缩的大环境下,“印钱”是必然,这个观点之前没变,现在也没变~
只不过中国央行买卖国债的行为受限于《中国人民银行法》,不能在一级市场买卖国债,只能在二级市场交易~
我再简化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央行不能直接从财政部购买国债,但可以购买二手国债,也就是从商业银行和保险、基金公司购买~
第二件事就是资产价格必须走高
最近湖北省喊出的“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看似是三句简单的口号,实则是债务货币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化债金融化的必经之路。
将江河湖泊、山林矿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再将这部分资产抵押到银行,附加国企和地方背书,用这些资产的收益做ABS再融资,
然后资产杠杆化,在二级市场通过融资融券放大杠杆效应,增产增资,再抵押、再融资、再抵押、再融资,滚雪球一轮轮放大。
而这个一轮轮滚雪球的过程,就是债务“化解”的过程,而债务货币化超额的货币最后会锁定在金融资本市场~
所以,只要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必然会有资产价格上涨的情况出现,
只不过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力度、时间、流向决定了,资产价格短期、中期、长期的价格变化~
货币不断贬值的背景下,该怎么做家庭房产配置,推荐阅读《 》
03
最后,说几点吧。
1、重点
央行重启买卖国债,不是简单的“放水”,而是当前经济现状折射的“平衡之道”,短期让股市和债市稳健平衡,长期多了个货币投放渠道,
普通人其实也不用管“央行启动买卖国债意味着什么”,大家只要记住:印钞,永恒不变
就算是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姬成为大家的女佣,印钞机还是会继续印钱;
2、未来
这世间一切商品的价格波动都是货币现象,供需决定了交易,而货币决定了价格。
![]()
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笼罩全球,地缘冲突此起彼伏,货币贬值压力如影随形,普通人如何在这场风暴中守护钱袋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