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像无数中国农村老人一样,扎根在农村,成为了“留守老人”,有家有儿女,却唯独没有停止他们勤劳的工作,早出晚归,似乎已成了身上的烙印。
我们的村子早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剩下只是像我们父母一辈的老年人。他们依然在近处的菜地、农田耕种,只是为了省多一块、两块的生活费。他们弯腰在土地上刻下一生,换来的却是退休金难民,好多像父母一样的人,一天只为了那几十块钱辛勤劳作,曾听说过一天50元可以买断老人的一天,他们却依然笑得如此快乐。
![]()
在田间劳作四十余年的母亲,每次站起来身来都要缓个两分钟,医生劝不动她,说休息别太辛苦,她给自己继续劳作,这不是典型,更多是上亿农村老人的缩影吧。
现在养老金普及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多,1.3亿60岁老人,只有不到20%的人领取养老金或者一点点农村社保,我的父母是农村没有养老金的一代。
或许,对于像我父母这样的农村老人,难道他们不想歇息吗?更多的是不敢,也没有太多的资格歇息。
他们一辈子为了家庭,为了儿女操劳,就像陀螺一样不停的转动。现在老了,体力大不如前。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如果每一次都只能靠着子女。就算子女每个月给他足够的生活费,他们也不会。大花大使更多是把每一笔钱存起来,哪怕只有几百块。
![]()
说到底,还是为我们着想?母亲总是这样一句话:“你们也有家庭,你们也有负担,需要养家。我们还能干,就继续干。”他们宁愿自己忍受身体的疼痛,也不会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抱怨。他们每一次电话都说,你们好好吃饭,不用回家看他们。但是心里期盼着见到我们,我们依然是他们的孩子。
父母辈们总是报喜不报忧,哪怕生病,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告诉孩子,他们都视自己的健康,不如孩子的方便重要。父母觉得不想给我们负担。
每次我看着父母布满老茧的双手,我想问:对那些已经付出了一生的人,我们拿什么报答父母?社会是否也应该负起责任?
![]()
我的父母可能永远无法像城市老人那样“安享晚年”,但至少,他们值得有尊严地为自己好好活一次,有尊严地老去,不是为我们担心!
他们弯腰在土地上刻下一生,换来的却是我们直不起腰的窘迫和愧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