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8日讯 一餐热饭,让“养老”变“享老”。在莒县洛河镇商家店子村,一座占地2200平方米的幸福院,解决了全村老人的吃饭难题,构建起“夕阳红”温馨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富有温度的乡村养老保障新路径。
上午十点,走进洛河镇商家店子幸福院的厨房,里面已是一片热火朝天。十几位老人系着围裙,分工协作,和面、拌馅、擀皮、包包子,动作娴熟,配合默契。空气中弥漫着白菜猪肉馅的香气,也充盈着老人们的欢声笑语。
“咱商家店子村的幸福院于2021年正式启用。一开始就定下规矩,全村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纳入集中供养范围,每天提供早餐和午餐两顿饭。”村党支部书记单修昌介绍,从启用至今,幸福院运行始终稳定有序,“老年人在这边吃得也很好。”
据了解,商家店子村农村幸福院占地2200平方米,配有餐厨区、文体娱乐区、休息区等,向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务。不仅解决了大龄、独居老年人的吃饭难题,更成为了他们重要的社交场所。
“你看咱这吃饭的桌椅板凳、盘碗餐具都是统一配备的,老人来了只管吃,吃完不用收拾就能走,特别方便。而且每个人的座位都是固定的,每天谁没来、谁请假了,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单修昌说,幸福院周边住的大多是老年人,要是遇到没请假也没来吃饭的老人,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上门探望。
“早上有小菜、馒头、稀饭,中午是馒头、小菜加大锅菜。”唐信合笑着说,在幸福院吃饭比在家还舒心。村民陈希花也对幸福院的服务赞不绝口:“干一天活来,来到这里就吃现成的,吃什么有什么,还很对口味。”
从热腾腾的幸福院食堂到欢声笑语的幸福大院,洛河镇采取实实在在的举措托起了“夕阳红”,建立起乡村养老幸福生活新模式。
莒县洛河镇民政办主任庄新科表示:“我们按照各级财政补助一点、村集体自筹一点、老人子女承担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小菜园等生产一点,建成农村幸福院32处,惠及老年人786名。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链接社会力量,为老人提供优质关爱服务,切实让老人们感受到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闪电新闻记者 陈悦溪 通讯员 张迅铭 安丛静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