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8日讯 10月28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维立介绍泰安市路灯精细化管理相关情况,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城市照明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生温度的直观体现,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用足绣花功、办好为民事”,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聚焦路灯设施管理这一“关键小事”,积极主动作为,用精细服务点亮城市夜空,切实提升群众出行安全感与生活幸福感,连续10年,全年亮灯率保持在99%以上、设施完好率达99%以上。
夯实管理基础,织密城市照明“保障网”。市级路灯照明设施管理范围,东自博阳路、西至界首、北起环山路、南至青兰高速区域,涉及30条主次道路的照明设施,共有路灯15572盏、景观照明设施11627盏、智慧路灯监控系统“三遥”站点102套等设施设备。推行“日常巡查+智慧监测”双轮驱动模式,按照网格划分责任片区,实行路段包干、任务到片、分解到点、职责到人,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急处置迅速到位。
聚焦民生需求,破解照明使用“烦心事”。针对行道树遮挡路灯,导致“灯亮、路不亮”问题,联合园林绿化及交警部门制定科学修剪方案,2025年以来累计修剪遮光行道树760余棵,照亮市民出行道路。对道路改建后形成的照明暗区开展“拉网式”排查,实施了泰山大街城区西出口路灯安装工程,在泰山大街与货场路路口、环山路与傲徕峰路路口等重点区域进行补装、换装,累计安装路灯122基,有效消除夜间出行安全隐患,得到市民广泛好评。
深耕文化赋能,打造城市景观“新名片”。围绕美化泰城环境、宣传泰山文化,将城市照明设施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于2022年率先对环山路、东岳大街、岱宗大街等36台路灯专用箱变实施壳体彩绘改造;然后陆续对长城路、泰山大街、灵山大街等路灯专用箱变推进彩绘作业,目前95台箱变彩绘已全部完成。改造后,原本单一色调的箱变,变身色彩斑斓、主题鲜明的创意景观,既自然融入周边环境,又生动传递泰山文化内涵,成为城市街头的“移动文化窗口”。
守牢安全底线,筑牢出行安全“防护盾”。开展路灯窨井设施专项整治,对环山路、灵山大街等路段800余座窨井进行提升加固,试验应用预制井圈工艺,消除“脚底下的隐患”;自2020年起推进路灯电缆接头改造,累计制作密闭防水接头9486个,基本实现市级管理道路全覆盖,消除了汛期电缆接头浸水造成的漏电隐患。为市级管理范围路灯设施,购买年度公众责任险,强化市民群众出行意外保障,维护市民权益和公共安全。
践行绿色理念,推动照明发展“低碳化”。推进路灯节能改造,先后在佳苑路、望岳东路等路段开展试验,将传统钠灯更换为LED路灯,能耗降低约30%;搭建路灯智慧化管理平台,加强市管功能性照明及景观照明设施动态监控、故障报警、设施管理,实行集中控制,根据人流车流、光照时长变化启闭路灯,做到绿色节能、高质高效,照亮市民群众回家路。
市城市管理局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用足绣花功、办好为民事”理念,继续秉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化路灯设施精细化管理,以更优质的照明服务,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闪电新闻记者 王迅 泰安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