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国外长涉台湾问题越线,取消访华惹众怒,宝马竟然绕开柏林直通上海

0
分享至

前言

10月底,一个消息在德国商界悄然传开:宝马集团决定绕开柏林,直通上海。

几乎同时,德国外长瓦德福尔取消了对中国的访问,官方理由是“会谈安排不足”,一边是德国企业界争分夺秒的自救,一边是德国政客在台海问题上触碰红线。

德国到底发生了什么?默克尔的务实遗产被抛弃后,谁来为德国的饭碗负责?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MUYI

德国企业大逃亡!宝马绕开柏林直通上海,谁逼的?

消息传来。德国商界震动。

宝马行动了。

就在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宣布取消访华行程的几乎同时,远在慕尼黑的宝马总部,一个大胆的决定正在酝酿。

他们要绕开柏林!直通上海,设立独立的稀土采购中心,把供应链的命脉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不玩了!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要知道,随同瓦德富尔原计划访华的,可是一个庞大的商务代表团,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多家稀土进口商代表都在其中。

他们是抱着解决问题的巨大期望来的,尤其是解决因为中国新出台的稀土管制政策而日益紧张的芯片库存问题。

结果呢?

临门一脚,行程黄了。


起因是瓦德富尔在出发前48小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番“糊涂话”。

他一方面嘴上说着德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话锋一转,却强调德国将“自行决定该政策的具体实施方式”,还补充说“不支持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

这话听起来好像留了余地,实则是在中国的核心底线上打擦边球,试探、挑衅!

一中原则,是中国的红线,没有任何模糊空间,哪有什么“自行决定”的余地?

德国企业界一下就懵了。


他们急了!

这不是在把他们的饭碗当儿戏吗?

于是,一场无声的抗议开始了。

那些原本满怀期待的企业家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最明确的不满和愤怒,他们集体退出了访问团,拒绝为外长的错误言行背书。

这对德国政府来说,无异于一次公开的“不信任投票”,啪啪打脸!


其实,这背后是德国经济对中国的深度依赖,已经到了动一发而牵全身的地步。

根据德国官方数据,2025年前8个月,中国以1634亿欧元的贸易总额,再次超过美国,成为德国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

德国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和高端机械,都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像大众、宝马这些巨头,差不多每卖出四辆车,就有一辆是在中国售出的。


更关键的是,德国发展高端制造业所必需的稀土,超过七成都需要从中国进口和加工。

政治家们在台上玩火,烧掉的却是德国企业的真金白银和工人们的饭碗啊!

宝马的“自救”,只是这场风暴中的一个缩影,却极具象征意义。

它在用行动宣告:当政治失能时,经济力量会开始自己寻找出路!


德国为何陷入“拧巴”困境?

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

德国政客们把政治和经济搞混了,这笔账算得实在太糊涂!

瓦德富尔的“糊涂话”不是偶然,其背后,是德国政坛深陷的“拧巴”困境。


这就要说到德国现在“左右共治”的执政联盟了。

这可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裂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一派是中左翼的社民党,他们继承了当年默克尔对华务实、理性的路线。

社民党的外交事务发言人阿赫梅托维奇就公开批评瓦德富尔,认为取消访问在当前形势下,发出了一个“极其不良的信号”。

他说,德国需要的是“务实外交,而不是意识形态表演”。


另一派,则是以瓦德富尔所在的基民盟为代表的中右翼,他们反倒是继承了上一代中左翼政府、前外长贝尔伯克的那套对华思路,喜欢站在所谓“道德制高点”上,用批判取代务实的合作。

这就奇了怪了!

2020年前,西方世界是右翼更喜欢和中国合作,左翼更热衷对华指手画脚。

可2020年后,形势却出现了逆转!

英国的卡梅伦、德国的默克尔,都是中右翼,却对华友好;如今相对友好的英国工党和德国社民党,反而都成了中左翼。


德国这阵政治风向的逆转,让整个国家的对华政策彻底没了方向感!

过去十几年,德国的角色很清晰,是欧盟的经济发动机,是连接欧美与中国的重要桥梁。

默克尔时代的中德关系,正是建立在这种“稳定互信、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才能一路高歌猛进。

可如今呢?

德国在美国的不断施压下,在政客为了选票而热衷于“对华示强”的内卷中,越走越偏,迷失了方向。


外长这个职位,本来就缺乏讨好选民的机会,如果没有总理的强力干预,其态度大概率会走向非理性的一端。

朔尔茨压不住贝尔伯克,而默茨对瓦德富尔更是一副“放手不管”的姿态。

这么一来,瓦德富尔的“推迟访华”,就更像是一场德国内部政治博弈的投射,而非一个成熟国家真正深思熟虑的外交决策!


说白了,德国政客们既想从中国市场捞取好处,又想在政治上紧跟美国,对中国指手画脚,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搞“战略模糊”。

这不就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吗?

这种拧巴心态,最终只会把好好的路走窄,把德国拖入内外交困的泥潭!


默克尔的“明白账”

与政客们的“糊涂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默克尔留下的“明白账”。

她的含金量,为什么还在涨?

因为这笔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说到底,务实主义才是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默克尔执政期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战略智慧。


她任内11次访问中国,是欧洲领导人中访问中国最频繁的一位,没有之一。

她领导下的德国,是欧盟的话事人,力压法国,中欧关系也因此快速发展。真正的价值,都在那些实打实的合作项目里。

2018年,中德一起投资了15亿欧元,在沈阳建了座巨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2020年,巴斯夫集团又在广东湛江启动了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高达100亿欧元。

这两个项目,每年都能为德国创造两万多个就业岗位!


这才是德国老百姓能摸得着的幸福,是德国经济真正的压舱石。

默克尔当年就断言:“与中国完全脱钩是错误的,必将对德国和欧洲造成伤害”。

她还说过,德国必须“以战略上明智的方式来建设关系”。

这些话,在当时听来或许有些平常,但今天再看,字字珠玑,充满了远见!

它提醒我们,健康的中德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中国早已向德方表明,希望德方能像当年中国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一样,支持中国为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作出的努力。


可惜,她的继任者们,显然没有读懂这笔明白账的珍贵。

他们总想在人权、民主等问题上对中国进行说教,想当然地认为可以一边挑战中国的底线,一边继续享受合作带来的红利。

结果呢?

他们在中国立下的新规矩面前,碰了一鼻子灰!

不仅没达到目的,反而让自己的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内耗,自食其果。


中国不治病,只治“未病”!立规矩背后的大智慧

面对德国的“拧巴”,中国这次没有客气,但也不是单纯的强硬。这背后,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

中国这次,就像一位高明的医生。


面对一个因为不良生活习惯而生病的朋友,他不开刀,不吃药,只是指出了病根,并告诉他:“不改掉坏习惯,谁来都救不了你”。

这是在治病,更是在治“未病”!

对于瓦德富尔的言论,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相当克制,却一针见血。


“中方始终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德关系”。

“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德双方更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

这番表态,给足了德方体面,没有把话说明白,否则脸上挂不住的,可就是德国人自己了。

同时,中方的回应也蕴含着清醒的认识:德国政坛内部仍有大量的理性声音,默茨政府的对华政策尚未彻底确定。



柏林,仍有可能转向施密特—施罗德—默克尔的务实外交,而不是越来越靠近美国。

所以,中方没有被情绪带节奏,而是选择了静观其变,保持战略耐心。

毕竟风向会变,德国也终将发现,真正决定国家利益的,不是对华指手画脚的立场表演,而是坐下来认真谈的务实合作。

更重要的是,中方此次的“立规矩”,是在捍卫合作的“信用基础”。


中国稀土管制政策的出台,并非针对德国,更不是不讲理。

它管的是镝、铽这些关键稀土元素,出口要申请许可证,还禁止卖给“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实体。

这完全符合WTO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是国际惯例,没什么可挑的。

这就像给合作买了份保险,明确了底线,其实是给所有合作方提供了更稳定的预期。


务实,是最好的通行证。

尊重,是最硬的货币。

共赢,是最终的答案。

说到底,大国博弈,玩的是心跳,但买单的,永远是老百姓的饭碗。


结语

德国的困境,本质上是一场“信任破产”的危机,是务实主义与表演主义的一次较量。

未来,谁能提供更低“信任成本”的合作环境,谁就能赢得真正的国际尊重。

在你的工作或生活中,你是否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拧巴’困境?又是如何选择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星辰夜语
星辰夜语
在星空中寻找灵感,在夜晚低语故事,让星辰作伴,夜风为媒,分享那些触动灵魂的故事和感悟。
1956文章数 2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