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科技大学这几年的发展真是够 “猛” 的,妥妥的 “高开疯走”。当初筹建的时候一堆人质疑,说民办大学能有什么气候。
结果人家第一批招生就全是 600 分以上的尖子,不少学生分数够上名牌 985,愣是放弃了老牌名校,把宝押在了这所刚成立的民办大学上。
福耀科大用生源打了第一场漂亮仗,更让人意外的是,最近福耀科大又官宣要招研究生了,可仔细一看规矩,不少人立马想起张雪峰当年说的话。
![]()
福耀科技宣布招收研究生,学籍归属揭露民办高校的心酸,张雪峰又说对了!
这次,福耀科技大学的招生模式,根本不是学校独立招生,而是跟同济大学搞联合培养,招来的研究生学籍全挂在同济大学名下。
毕业后,拿的是同济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跟福耀科大没啥直接关系。其实早在前两年,福耀科大宣传 “本硕博贯通培养” 吸引高考考生的时候,就有家长特意去问过张雪峰,想知道这模式靠不靠谱。
![]()
当时张雪峰一句话就点透了:“硕士点是说有就有的吗?” 这话一点没毛病,国内高校申请硕士点哪有那么容易,不是说师资强、有钱就能搞定的,必须得熬够年头、满足各项硬指标。
就拿 2024 年来说,全国才新增 63 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些学校个个都是办了多年的老校,压根不是福耀科大这种,刚招生没多久的新校能比的。
所以张雪峰当时就断定,福耀科大初期肯定只能搞联合培养,现在看来,这预言是真准。也揭露了民办高校,而且还是新建高校的心酸。
![]()
福耀研究生的含金量,怎么样?
这次跟同济大学合作的具体方案里,写得很清楚,2026 年计划招 30 名硕士研究生,专业涵盖计算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些硬核领域。
学生先在同济上完所有课程,之后再跟两边的导师商量,决定在同济还是福耀科大做科研、写论文。
![]()
表面看是双导师、双校培养,能共享资源,但核心的学籍、毕业要求、证书颁发全是按同济大学的规矩来,说白了就是 “在福耀读书,算同济学生”。
这种模式一出来,争议立马就来了,有人说这不就是大学版的 “借读” 吗?就像以前高中,学生在 A 校上课,学籍却在 B 校,看着两边都沾边,实际挺尴尬的。
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毕业找工作,学生到底该说自己是同济的,还是福耀科大的?按证书说是同济的,没毛病,毕竟同济大学的牌子,在国内认可度,确实比刚起步的福耀科大好得多,这算是个优势。
![]()
可现在用人单位招人都精细得很,稍微一查培养背景,就知道是联合培养的,不是同济本校统招的,到时候会不会被另眼相看,真不好说。
联合培养很常见,好处也不少
联合培养这种模式在,国内高校里其实挺常见的,比如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就常跟福州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搞联培,学生能享受到两边的科研设备、图书资源,毕业还能拿高校证书和研究院的学习证明,不少毕业生深造、就业都挺顺利。
![]()
福耀科大这次跟同济的合作也是这个路子,双导师能给学生更全面的指导,福耀的产业资源和同济的学术积淀结合起来,说不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