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漠北沙尘年年狂,塞上绿墙屡受创
蒙古国从1911年脱离清廷控制算起,到今年,整整114年了。这国家占地156万平方公里,九成以上是干旱半干旱地带,本来就脆弱。
加之全球变暖,蒙古国平均气温这些年涨了2.25摄氏度,比全球平均快三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今年4月的报告直指,全国77%的土地退化严重,戈壁南部沙漠年年以3%的速度往北爬。想想看,这可不是小事,土地一沙化,风一刮,尘土就满天飞。
![]()
问题出在哪儿?自然因素是一方面,但人为的更要命。畜牧业这传统产业,本该是蒙古国的命根子,可如今成了大麻烦。1990年民主化后,牲畜私有化一放开,数量从2500万头蹿到2022年的7100万头,今年又多出几十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平方公里草场得扛80多头牲畜,超载得离谱。
山羊尤其祸害大,本来占比18%,现在冲到40%,国际羊绒市场一拉动,它们就成灾星。这些家伙啃草不讲道理,连根都拔,草场恢复不了,土壤裸露,风沙源头就这么多了。蒙古国中部草原风蚀沙漠化研究表明,那是新扩展区,风沙活动强度年年加码。
![]()
矿业更是一把火上浇油。蒙古国GDP七成靠矿产出口,奥尤陶勒盖铜金矿这怪物,每年吞1.175亿立方米水,抽地下水抽得周边河床干巴。世界银行去年10月报告说,开采碎片化牧场,土地退化加速。塔本陶勒盖煤矿2022年爆出的腐败案,650万吨煤不翼而飞,高层官员牵扯其中,矿坑不回填,裸土风一吹就扬。
彭博社今年4月报道,气候变化下暴风雨频发,过去十年六次大灾,590万头牲畜死翘翘,占总量的9%。这些事叠加,蒙古国76.8%的土地荒漠化,联合国把它列为威胁最严重的11国之一。
![]()
中国这边呢?咱们北方人可没闲着。三北防护林工程从1978年干起,47年下来,覆盖13个省市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从5.05%提到13.84%。国家林草局今年8月数据,攻坚战两年完成1.64亿亩任务,东部歼灭战、中部阻击战、西北封锁战三大战役齐头并进。
沈阳生态所今年1月评估,45年建设让森林面积增92%,质量升21%,固沙贡献率37.8%。农田防护林护了3000万公顷地,粮食增产4%到10%。这工程本该是道绿色长城,挡住本土沙漠南侵。可蒙古国的尘暴一来,高空环流抬沙到三四千米,翻秦岭如探囊取物。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23年数据,蒙古沙尘对中国北方污染贡献超42%。
![]()
这不光是天灾,更是人祸延续。蒙古国植被覆盖率才7.9%,防治荒漠化公约今年6月表显示,18国中它进度慢。过度放牧和矿业开发,土地退化率高得吓人。自然资源学报研究,人类活动影响比气候变化深远,内蒙古90%草地退化,中度以上占50%。
蒙古国这边,草场生物量四十年降30%,河流断流500多条,湖泊干涸400多个。沙尘不认边境,风起蒙古,落沙中国北方,毁了咱们40多年心血。说白了,这事儿搁谁身上都窝火,可生态无界,怨天怨地没用,得正视根源。
![]()
畜矿双驱毁绿原,尘暴跨境侵华壤
蒙古国的生态烂摊子,畜牧和矿业这两大支柱脱不了干系。畜牧业占农村就业80%,但牲畜爆棚后,草原扛不住。2006到2020年放牧密度数据集显示,北高南低格局下,高密度区从0.223%窜到51.39%。
![]()
矿业开发呢?超级矿山如奥尤陶勒盖,每月300万吨水耗,相当于五天抽干西湖。华夏能源网2023年文章说,挖矿加速沙漠化,总统喊植十亿树,可一边放牧一边开矿,事倍功半。
这些开发直击生态命门。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显示,畜牧利用天然草场,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下,蒙古生态环境禀赋持续下降。地球知识局2023年3月文章,黄了,蒙古问题严重,采矿和种植业负面影响大,水资源珍贵却被矿吞。
2024年8月报告,沙尘暴毁草场,草原从秃地变沙地,蚕食不止。维基2024年4月更新,气候变化加暴风雨,牲畜死9%,环境崩溃从上到下榨干土地。
![]()
对中国的影响,跨境沙尘是硬伤。超级沙尘暴倾300万吨黄沙,防护不足。蒙古环境退化沙尘暴超中国防治能力,每克沙尘需中国多花力气。蒙古西部大湖盆地干旱,沙尘远距离输送。
三北工程本是咱们骄傲,国务院办公厅9月12日印发总体规划,修编后统筹城乡绿化。国家林草局8月16日,三大战役415项目,1.64亿亩任务,史上最好两年。兰州大学10月1日论坛,李春杰教授报告科技赋能三北荒漠化治理。
![]()
可尘暴一来,绿墙吃亏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5年,完成消除重污染目标任重,3月19到23日强沙尘最广,北方污染重。端传媒4月21日,四月气候反常,极端大风高温凸显变化。防护林挡地面风沙,对高空尘收效小,20%成果打折。
生态部数据,沙尘日数增15%,农作物减产10%,重金属渗土威胁水源。搁老百姓眼里,这风沙年年来,口罩戴不完,孩子咳嗽多,损失谁买单?
说到底,蒙古畜矿双驱,毁了自家绿原,也侵了华北壤土。联合国6月20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活动,每年1亿公顷土地退化,气候变化下更急。蒙古国需转型,可经济靠这俩,改革难。咱们中国稳扎稳打,三北六期规划到2025年底,林木良种率70%以上。可跨境尘暴不堵,单干白搭。得承认,这问题根深,治标不治本,逻辑上得从源头掐。
![]()
合作携手防荒漠,共筑屏障护家园
生态没国界,中蒙得一块儿扛。2023年9月5日,双方签荒漠化防治协议,在乌兰巴托建合作中心。中国专家9月15日到场,办公实验场所齐上,示范基地观测站落成。承德市林业局8月25日,中蒙中心为防治提供平台。科技日报9月15日,多国使节探库布其,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中阿中亚中心挂牌,分享经验建生命共同体。
![]()
挑战在,蒙古环保投入不足1%,矿业70% GDP,政策连续性弱。联合国2025年6月表,进度有限,资金挪基建。腐败案频,行动力弱。可合作规模扩,2025年8月1日宁夏中亚中心延伸蒙古,示范水循环灌溉。7月12日国际沙尘日,联合报告数据共享。试验区1000平方公里,固沙网草方格,尘流减30%。
中国这边,三北工程攻坚战力度最大,成效最好。发展改革委10月11日,40多年保留造林4.8亿亩,治理草原12.8亿亩,水土流失6.7亿亩。农田防护林增产显著,全球典范。内蒙古林草局主办博览会,圆桌聚焦三大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旧报告更新,过度放牧气候合力,需畜牧改革。
![]()
展望呢?蒙古需平衡增长保护,深化国际协作。联合国大会9月24日,总统重申气候行动,实施率66.7%。中蒙备忘录推进生物多样性。风沙止北境,靠智慧诚意。搁老百姓说,这事得一步步来,中国出力多,蒙古跟上,家园才能稳。生态危机考验两国,合作深了,黄沙就老实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