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新书|《人生舍弃清单》
内容简介:
在拥挤的通勤电车中摇晃,高效处理着不情愿 面对的工作,对未来充满迷茫与不安——这是作者伊庭正康曾经历的上班族生活。直到他辞去稳定的工作,创办培训公司,才猛然发现:改变人生的关键并非能力的突飞猛进,而是学会舍弃那些不必要的束缚。
通过自身经历与观察,作者还发现,许多被世人认可的成功者,并非天赋异禀,他们甚至有明显的短板,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这便印证了一个道理:实现理想人生的捷径,不是不断增加该做的事,而是学会舍弃。
书中列出了41个需舍弃的事项,帮助我们看清自身存在的束缚与局限,找到需要舍弃的部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特质,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
作者简介:
伊庭正康
1969年生于京都。1991年进入瑞可利集团工作。凭借在超过4万次的拜访销售中总结出的“不做多余的事,只专注于能出成果的事”这一原则,在销售岗位上大展身手。之后,在30多岁时,便担任了From A Career 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董事。
2011年,创立了RASISA LAB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每年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超过200场培训活动,培训的复购率高达95%。
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他致力于彻底找出导致工作没有成效的无用功、固有观念和心理障碍,并向人们阐述摒弃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他的核心主张为通过消除工作冗余与心理障碍,快速实现成果倍增。
![]()
书籍亮点:
1.日式轻哲学× 极简生活指南
深植日本文化特有的简约智慧与“断舍离”同源的取舍哲学,聚焦都市高压人群的精神内耗与生活繁杂痛点。书中通过 41个清晰具象的“需舍弃事项”,从职场规则到心理惯性逐一拆解,引导读者用“舍弃式思维”剥离冗余,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里,实现人生的轻盈成长与高效进阶。
2.超越物品整理的高阶人生整理术
区别于传统断舍离对物品的梳理,本书直击当代人更核心的困境——“越活越累”的思维惯性。无论是被职场PUA裹挟的被动心态、消耗精力的无效社交,还是过度讨好他人的老好人惯性,书中均提供针对性的舍弃方案,帮助读者打破困住自我的思维定式,重构轻盈的人生秩序。
3.日本顶流培训师30年实战经验结晶:实现4万次销售+95%复购率的“舍弃方法论”
作者伊庭正康是日本顶流培训师,每年为200 +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高效培训服务,研修课程复购率超95%。书中案例均源自真实职场场景与千万学员的典型困境,提炼出的“舍弃方法论”兼具实用性与可复制性,读者可直接对应自身问题,快速落地实践。
![]()
目录
第 1章 舍弃徒劳的做法
需舍弃的事项 1 为了不被批评而按要求行事
需舍弃的事项 2 过去的成功模式
需舍弃的事项 3 按吩咐做事准没错的想法
需舍弃的事项 4 拼命努力的充实感
需舍弃的事项 5 为不行动找借口
需舍弃的事项 6 既要又要
需舍弃的事项 7 靠综合能力取胜
需舍弃的事项 8 在弱点上耗费精力
第2 章 舍弃理所当然
需舍弃的事项 9 “我们公司”这类的口头禅
需舍弃的事项 10 坐着工作的习惯
需舍弃的事项 11 上下级观念
需舍弃的事项 12 被雇用的意识
需舍弃的事项 13 荣光浴行为
需舍弃的事项 14 人人平等的观念
需舍弃的事项 15 加班 = 努力的想法
需舍弃的事项 16 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第 3 章 舍弃束缚
需舍弃的事项 17 为了适应公司而丢掉自我
需舍弃的事项 18 不自觉谈论过去之事
需舍弃的事项 19 与众人保持一致的安心感
需舍弃的事项 20 安于现状的心态
需舍弃的事项 21 还没开始做就打退堂鼓
需舍弃的事项 22 轻视细节
需舍弃的事项 23 过度执着
第4 章 舍弃当老好人
需舍弃的事项 24 因为嘴笨而讨厌与人打交道
需舍弃的事项 25 无法说不
需舍弃的事项 26 口是心非的关怀
需舍弃的事项 27 “怕扫了大家的兴”的心理
需舍弃的事项 28 不示弱的执念
![]()
第 5 章 舍弃得失心
需舍弃的事项 29 眼前的小钱
需舍弃的事项 30 独占欲
需舍弃的事项 31 积分卡
需舍弃的事项 32 总想再便宜点的贪念
需舍弃的事项 33 毫无余裕的生活
需舍弃的事项 34 认为自己运气不好
第 6 章 舍弃心理惯性
需舍弃的事项 35 对琐事过分执着
需舍弃的事项 36 应该思维
需舍弃的事项 37 习惯性放弃
需舍弃的事项 38 对失败的恐惧
需舍弃的事项 39 不自觉地逞强
需舍弃的事项 40 一味地迎合他人
需舍弃的事项 41 对未来的不安
结语人生中绝对不能舍弃的是什么
![]()
七、精彩样章展示
前言
仅仅舍弃“被束缚”的感觉,人生就会发生剧变
每天清晨,我都坐在拥挤的通勤电车里摇摇晃晃地去上班。我明明没那么想工作,却还是得高效处理那些不得不做的工作。
我觉得很多会议毫无意义,却总会对自己说:“这也是工作。”
每个月,固定金额的工资总会准时到账,我的生活也不至于困窘。可不知为何,我心里却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话虽如此,但这其实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当下可能不这么认为,可随着年龄渐长,慢慢就会觉得这种状态是幸福的。
仅仅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值得感恩——这样的心态尤为重要。
但倘若这种稳定中藏着逃避的念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当我们对自己说“没办法”时,似乎对任何事都能变得达观。但究竟是不是在逃避,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所以,这样的人往往独自背负着难以言说的郁结。
我曾经也是如此。从前的我,心里总萦绕着一丝烦闷。正因如此,我才深有体会。直到后来我辞去公司的工作,创办了培训公司,才真正意识到一些事。
“当果断放手那些不必纠结的事情,才发现原来收获成果竟能如此轻松。”
于我而言,首先便定下了“ 不做不擅长的事” 的原则。如此一来,我便能专注于擅长的工作,成果自然更容易显现。
当然,这也切实转化成了可见的业绩。未曾想独立后的第一年,我的研修课程复购率就超过了 90%。
然后,我每年收到 200 场以上的演讲邀请。
此外,我还意外获得了每年出版两三本书的机会。
如今,我会拒绝不擅长的工作,只做喜欢的事,并让客户满意。因此,我的心中再无郁结,收入也达到了上班时无法想象的数额。
然而,有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其实,与上班时期相比,我自身的能力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与当年内心郁结的那个我,完全是同一个人。
这本书创作的目的正在于此。我并非要建议你去创业,毕竟这类事情本就因人而异。
我想说的是——
即便能力维持原样,
性格也毫无改变,
既不必跳槽,
也无须独立创业,
任何人只要抛开本书中介绍的那些小小的“束缚”,就能轻松地乘上上升气流,抵达与此刻截然不同的全新世界。
常常有人拼命想改变自己,于是纷纷去考取资格证书、去学习外语、去提升商业技能。当然,如果这些确实是你真正想做的事,那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并非如此,那么无论你增加多少要做的事,都绝对无法消除心中的郁结。
想要实现理想人生的捷径,并非不断增加要做的事,而是学会舍弃。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接触到经营者、高管、顶级销售等所谓“被世人另眼相看的人”。
在他们身上,我也有相同的发现。
我所认识的被称为高管、顶级销售的人,他们的能力与我们并没有那么大的差距。
说起来有些失礼,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不擅长的事情。比如,我认识的一家屋顶修缮公司的明星社长,他患有恐高症。还有,夏威夷发行量第一的免费报纸公司的知名社长,据说他无法用英语谈判。另外,某大企业里被称为传奇的顶级销售,自称“有读不懂他人情绪的障碍”。
然而,他们都乘上了上升气流,身处他人无法模仿的异次元世界。而他们总会说同样的话:“我其实是个没什么特别的人,只是决定不做不擅长的事而已。”
没错,他们也在做“舍弃”这件事。
这本书不会对你说“再加把劲吧”之类的话,而是要为你介绍如何舍弃那些成为绊脚石、阻碍你展翅高飞的束缚。当然,不必全部舍弃。
我希望在阅读本书时,你能找到两三个你认为应该舍弃的事物。如此一来,你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特质,踏上通往全新世界的旅程。
那么,请翻开书,推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吧。
启程!
![]()
第1章舍弃徒劳的做法
没有什么比高效地做徒劳之事更徒劳的了。这一点谁都心知肚明。然而,我们要判断什么是徒劳、什么不是徒劳却很难。正因为难,我们才无法舍弃。一旦我们看清了徒劳的本质,工作就会变得很轻松。来吧,让我们一起提升辨别徒劳的洞察力。
需舍弃的事项 1为了不被批评而按要求行事
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也无妨。敢于积极提案的人,才会被认可。
为了避免被批评而按要求行事,绝不多做一分一毫;遇到没把握的事就畏缩不前,认为这样就不会失败也不会挨骂——有人把这种态度称作“精明的选择”。 但事实上,这种态度只会被视为消极。 这世界可没那么美好,现实向来不会对消极的人慷慨 回馈。 为了不被批评,而……这种消极的心态,最好趁早 舍弃。 若你也有同感,不妨尝试在日常工作中多管“一厘米 的闲事”。
所谓一厘米的闲事,指的是这样的事。
以前做招聘广告的销售工作时,我曾向客户提出过花费数十万日元招聘一名员工的方案。当然,我也有被客户拒绝的时候。这对广告业务员来说,是最令人害怕的事。
于是,有人认为只要按客户说的去做,就不会挨骂。他们觉得只要不做多余的提案,完全按对方的要求做,即便最终没招到人,也能回避责任。
但有趣的是,我们越是对客户言听计从、按照要求做事,客户反而会离开。
反观那些“多管闲事”的业务员:即便客户没提要求,他们也会在方案中加入自己真心认可的建议——从面试流程到人才筛选标准,提供细致入微的专业意见。这类看似多此一举的行为,反而更受客户信赖。哪怕当次方案未被采纳,下次合作机会依然会找上门来。
你呢?是不是也曾有过为了不被批评而按要求行事的想法呢?
话虽如此,主动多管闲事的确需要勇气。当你犹豫时请这样想:比起被批评,被贴上消极的标签更可怕。
一旦被牢牢贴上这个标签,我们就会立刻失去乘上上升气流的机会。在被贴上消极的标签之前,哪怕只向前迈出一厘米也好。仅仅做到这一点,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结:请始终相信:机会总在一厘米之外。
需舍弃的事项 2过去的成功模式
若想做出成果就别执着于过去的成功模式。
时代的变化比想象中更快。比如说,就在不久前,企划书还以纸质文件为主,如今却逐渐演变成平板电脑上的演示图像。显然,纸质企划书和电子企划书的演示技巧截然不同。用平板电脑演示时,关键在于采用“您介意点击这个按钮吗?”这类话术,邀 请客户进行点击或滑动操作——这就是所谓的参与型演示。 我想说的是,时代的变化快到近乎残酷。无论做什么, 无论在何种领域工作,唯有不断舍弃习以为常的旧模式, 才能实现跨越式的突破。 你一定读过司马辽太郎的名作《坂本龙马》吧?书中 的主人公坂本龙马,其思想转变之迅速令人惊叹。
比如,作品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
故事发生在德川幕府统治的末期。土佐藩1 正流行佩挂长刀。
身为剑术高手的龙马,向佩带长刀的友人如此建议:“比起长刀,短刀更具实用性。”
时光流转,龙马与那位友人重逢时,友人已改佩短刀。然而,龙马却断言:“在手枪面前,连短刀也派不上用场了。今后将是手枪的时代。”
又过了些时日,两人再次相见。只见友人得意地手握手枪。此时龙马又对友人说:“如今已不是靠手枪战斗的时代了。今后必须了解世界。”
说罢,龙马从怀中取出国际法(万国公法)的英文书籍,展示给友人看。
读完这个故事,如果我们认为龙马只是个跟风者,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他本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剑术高手。
换句话说,正因为龙马不执着于过去的成功模式,果断舍弃旧法、不断获取新见识,才在短短十年间成为撼动日本的人物。
让我们回到正题。
如果你这一两年未改变工作方式,始终沿用过去的做法,就很可能在做不合时宜的徒劳努力。毕竟,也许有更轻松就能做出成果的方法。不,我们最好还是认为一定有更好的方法。
隔壁部门的佼佼者的做法、其他公司成功者的做法、书本里记载的做法……什么都行。试着创造接触新信息的机会吧,那里必定藏着新方法。从这些方法中汲取灵感并加以改良运用,仅此一步,就能切实提升工作成效。
小结:不妨先从模仿优秀者的做法开始,哪怕每次只学一小步也好。
扫码加入我们|一起开启好书探索之旅期待你的蜕变让我们一起携手,彼此见证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