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届预算有限,但渴望扩大生活半径的年轻人,正在各个领域“复兴”着曾被淡忘的所在。
谁能想到,在高铁时代,在2025的深圳,一度被遗忘的城际巴士又火了。
点对点、灵活、便捷、便宜—— 一度被视为落后交通方式的城际巴士,正在
以一种全新姿态重回城市出行舞台,成为年轻人跨城移动的新宠。
坐上巴士,看着窗外的风景慢慢变化,有一种从城市喧嚣中抽离的感觉。
![]()
低价巴士占领小红书
“深圳-珠海往返巴士,全程只需38元!”“广州一日游极简出行,巴士攻略来了!”……
类似的城际巴士笔记在2025年的小红书上层出不穷,成为流量密码。
“以前觉得坐巴士很土,现在发现真香。”一位深圳年轻用户分享道,“从深圳到珠海,高铁要90元,巴士只要35元,省下的钱可以多吃一顿海鲜。”她的帖子详细记录了乘车全过程,获赞超3000。
![]()
■ 越来越多人选择坐大巴
科技园就有很多巴士常客:“每周五下班后坐城际巴士回广州,直达天河,比高铁站更靠近我家,还不用抢票。”
这种看似回归传统的出行方式,在2025年的深圳年轻人中悄然流行。
据《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出行报告》显示,2024至2025年间,深圳城际巴士客流量同比增长47.3%,其中25-35岁乘客占比达68.5%。
![]()
![]()
■ 许多大巴体验好,价格也亲民
“体验不输豪华大巴,价格亲民得多。”
深圳至珠海、广州、惠州、东莞等线路异常火爆,周末节假日经常一票难求。在福田汽车站、深圳北站枢纽等地,排队候车的年轻人成为新城市风景。
其中价格是最大的吸引点。乘坐城际巴士大部分票价都在30元以内,仅需高铁票价的一半。深圳到广州高铁票价82元,巴士仅25-30元;深圳到珠海高铁90元,巴士35-38元。有用户晒出巴士内饰:配备USB充电口、免费WiFi和可调节座椅。
![]()
■ 网约车明显萎缩
与此同时,网约车订单出现明显萎缩。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9月全国网约车订单7.58亿单,同比减少23.4%。
![]()
为什么城际巴士又火了
在高铁未密、私家车未普的年代,深圳的长途汽车站是跨城出行最实在的交通工具。
蛇口汽车站、宝安客运站等一批老牌站点几乎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永远排着长队的售票口,固定不变的发车时间,错过就得等上两三小时,藏在城市边缘的站点,每次回家都需要拖行李转好几趟公交才到。
![]()
■ 深圳宝安客运站
如今,这些车站大多已关停,曾一度沉寂、近乎淡出视野的大巴,却以全新姿态重回大众视野。点对点、灵活、便捷、便宜的特点,使其精准契合当下年轻人的出行需求。
![]()
■ 不少大巴直线到达,班次安排也灵活
点对点的极致便利是最大优势。以“深圳科技园-珠海横琴”直达线路为例,直接将两大商务区相连,省去中转换乘的麻烦。而从深圳到广州就有近80条路线,上车点36个,下车点46个,覆盖绝大多数地铁公交枢纽。
价格优势不言而喻。对预算有限但渴望扩大生活半径的年轻人来说,巴士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一位摄影师表示“每月至少去两次广州看展,省下的钱可以多买几本画册。”
灵活的班次安排,也契合年轻人随性的出行习惯。与需要提前购票的高铁不同,城际巴士班次密集,且在平台上随时可以改签。深圳到广州的巴士平均15-20分钟一班,实现了“随到随走”的公交化运营。
![]()
■ 约伴出行的帖子随处可见
“出行搭子”社交模式的兴起,也为城际巴士添了一把火。
在豆瓣、小红书上,约伴巴士出行的帖子随处可见,“周六巴士去惠州徒步,约伴3人”、“每周五晚深圳回广州巴士搭子群”...城际巴士成为了连接同城兴趣社群的纽带。
深圳大学城市规划专家李教授分析:“城际巴士的复兴反映了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理念的深入实践。年轻人不再局限于单一城市,需要更灵活、经济的城际交通方式。”
![]()
■ 坪山观光巴士
让出行回归出行本身,就像旅游未必住酒店一样,点对点、灵活、便捷、便宜的城际巴士被年轻人看见,是迟早的事。
![]()
年轻人和平台的共谋
城际巴士的复兴,既是年轻人自主选择的结果,也与出行平台的积极布局密不可分。
今年,各大运营商纷纷借助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打造营销矩阵,通过发布“低价秒杀”、“新用户立减”等优惠活动短视频,吸引用户关注。
包括粤达巴士、滴滴旗下小桔出行、哈啰出行等平台也纷纷加码城际巴士赛道。粤达巴士新开通“深圳宝安-东莞松山湖”“深圳龙华-惠州惠阳”等线路,基本覆盖湾区热门通勤和旅游动线。
![]()
■ 城际版拼车
以深圳巴士集团旗下的深中公交为例,共有四条深中城际巴士路线,链接深圳前海梦工厂至中山博览中心枢纽、中山国际人才港、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中山湾区未来科技城。
小桔出行推出“动态线路”功能,当一条线路需求达到一定数量,即开通临时班次,“就像城际版拼车,只不过用的是巴士。”
![]()
■ 相比其他交通工具,巴士的性价比很高
平台竞争也推动服务升级。2025年的城际巴士实现全程无感通行,手机购票后自动分配座位,扫码上车。部分线路还推出“静音车厢”“社交车厢”等差异化服务。
年轻人的消费心态变化,也是城际巴士回暖的重要原因。“不是坐不起高铁,而是巴士的性价比更高。”一位网友的发言代表了不少年轻人的想法。
![]()
■ 深圳观光巴士内设服务升级
2025年,随着“极简主义”、“反向消费”等概念的流行,年轻人更加注重“价值最大化”——不盲目追求高端,也不一味图便宜,而是在性价比和体验感之间寻找平衡。
另外,城际巴士也满足了年轻人对“慢生活”的向往。在快节奏的深圳生活,有时需要刻意放慢脚步。“坐上巴士,看着窗外的风景慢慢变化,有一种从城市喧嚣中抽离的感觉。”
![]()
■ 巴士能满足年轻人对“慢生活”的向往
深圳市交通规划院专家张磊指出:“城际巴士的复兴是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作用的结果。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加速,跨城需求激增;同时巴士平台通过技术和服务升级,提升乘坐体验。两者结合,造就了城际巴士的强势回归。”
无独有偶,深圳多条高铁线路发售“月卡”“次卡”,往返广深每月能省千元,通勤幸福感显著提升。
![]()
■ 巴士也满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2025年深圳城际巴士的复兴,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一种新型城市生活方式的兴起。既是年轻人对高效、经济出行的理性选择,也是对跨城生活社交模式的积极探索。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背景下,城际巴士以其独特灵活性,填补了高铁与普通公交之间的空白,成为城市群融合的重要纽带。
这场由年轻人和平台共同推动的出行变革,正悄然改变着城市生活与区域联系。
![]()
■ 巴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在2025年的深圳,城际巴士不只是A点到B点的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个流动的社交空间。
其实,城际巴士之外,这届“预算有限,但渴望扩大生活半径”的年轻人,正在各个领域“复兴”着更多被主流淡忘的所在,看见这种趋势的平台,筹划着下一场“共谋”。
文|深圳客编辑部
图片来自网络
说说你怎么看待城际大巴又火了?
留言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