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我是大梦!家有一枚5岁‘吞金兽’,正在亲身实践如何从‘鸡飞狗跳’过渡到‘父慈子孝’。专注学龄期,偷师青春期,分享一个普通爸爸/妈妈的养育心得。不装、不端,有点二。”
别让最亲的人承受你最差的脾气
作者:大梦君
编辑:大梦君
近日,一位10岁的孩子没考好,父亲一怒之下砸破儿子头。
就医时父亲后悔,狂扇自己,用头撞墙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串红,引起社会巨大关注。
据悉,这位爸爸因工作不顺心,回家后发现儿子这次考试才考10分,一时没有控制住,抄起一把椅子砸向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估计没有反应过来,一时间忘了闪躲。看着儿子满头血迹,盛怒的爸爸终于恢复了理智,当即抱着儿子去医院就诊。
就诊时,恢复理智的爸爸悔恨不已,狂扇自己耳光,并用头撞墙。
而这位受伤的小朋友没有责怪自己的父亲,一边流泪一边安慰着自己的父亲。
![]()
01
看到这里,说实话我挺心疼这位懂事的小朋友的。
如果说这位父亲因一时情绪失控打了孩子,是对孩子身体与心理的第一次伤害;那么打完后“自责大哭、扇自己耳光”,便是对孩子更深的二次伤害,本质是一种自我感动式的逃避。
当父母在情绪失控后出现痛哭、掌掴自己的行为,表面上是表达自责与懊悔,实际上却悄然转移了问题的核心——从关注孩子所受的伤害,转向了凸显自己的痛苦。
此时,受伤的孩子往往被迫从承受委屈的受害者,转变为安抚父母的角色。
看着崩溃的父母,孩子内心会不自觉形成一种错误的归因:“都是我的错,才让爸爸妈妈这么痛苦。”
这种被迫承担的情绪责任,如同在尚未愈合的伤痕上又添新伤,让孩子不仅承受最初的疼痛,更背上了不属于自己的情感债务,形成一种隐蔽而沉重的二次伤害。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真正需要的,从来不是父母懊恼的眼泪或自我惩罚,而是“你不会再伤害我”的笃定,和“我没有做错什么”的确信。
那些在伤害之后看似激烈的懊悔与崩溃,往往在无形中,化为另一把刺痛孩子的利刃。
唯有真诚的歉意、冷静的反思,以及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改变,才能逐渐弥合孩子心中的伤痕,重建他们对父母的信任。
![]()
02
写到这里,不禁让我想到之前刷到的一个视频。
在家长会上,老师以“我们班最差的学生”“成绩倒数第一名”等极尽侮辱性词语,阴阳怪气的请这位“差生”家长上台讲话.
而这位父亲说出了引发无数人共鸣的言语。
他说:
第一,我的孩子有名字,他不叫倒数第一名。
第二,如果一位老师有能力提高所有孩子的成绩,那么即使我的孩子时倒数第一名,也不是差生,更不是最差的学生。
第三,我的孩子只是成绩不好,并不是十恶不赦,他需要的时来自父母和老师的鼓励,而不是作为反面教材,来进行宣传。
短短三句话,简洁有力。
我不知道那位老师作何感想,但我知道,他的孩子可能不会站上领奖台,但一定不会站上教学楼的天台。
当下是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很多家长也是以成绩为导向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成绩好就是好孩子,成绩差就是“坏孩子”。
他们将“高要求,高成就”奉为圭臬,却忘了当初生下他的时候,许下最初的愿望是“健康成长”。
![]()
03
我很喜欢网路上的一段话:
天赋过人就上交国家,
资质平庸就承欢膝下。
没有人因为考试赢得所有,
也没有人因为考试输掉一生。
答卷不过一张纸,未来才是一幅画,
又不是十恶不赦,身体健康足矣。
我是大梦,一个正在和5岁‘神兽’共同升级的打怪家长。
我们特意为您准备了一份【见面礼】——《学龄期家长救急百宝囊》。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
识别二维码,关注大梦

重要提示
微信公众号最新改版,如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公众号的推送。两步加星标的方法如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