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南海那边闹得沸沸扬扬的,先是美军那边接二连三出状况,两架飞机一前一后掉海里去了,然后中国这边紧跟着发了航行警告,说是要在南海搞点试验活动。
先说第一件,美军那架直升机的事儿。10月26日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左右,一架叫MH-60R的海鹰直升机从尼米兹号航母上起飞,本来是执行任务,结果没飞多久就栽海里了。机上三个人,全是机组成员,好在都被救起来了,没出大问题。
美国太平洋舰队发了消息,说这事儿发生在南海海域,具体啥任务没细说,但他们强调救援挺快的。尼米兹号这艘航母是老家伙了,服役快50年,本来今年三月从美国西海岸出发,先去中东那边对付胡塞武装,10月17日才转到南海来。舰上设备用得久了,难免有点小毛病,这次直升机掉下去,估计跟维护或者操作有关系。美军那边调查还在进行中,没给出确切原因,但从以往看,这种非战斗损失挺常见的,今年大黄蜂系列飞机已经摔了好几架了。
![]()
没过多久,第二件就接上了。还是同一天,下午三点十五分,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从同一艘航母上起飞,准备干活儿,结果直接冲海里去了。两个飞行员弹射出来了,也被捞起来了,身体没大碍。
美军通报里头把重点搁在救援上,说五个人都安全,显示了他们的应急能力。但外头人一看,就觉得这事儿透着点尴尬。尼米兹号本来是来南海秀肌肉的,结果自己先栽了跟头。分析起来,可能蒸汽弹射器出了岔子,这玩意儿是老航母的标配,用久了稳定性差。加上南海海况复杂,风浪大,操作起来容易出错。美军今年在中东那边损失过飞机,现在又在南海高强度转悠,装备和人都挺累的。
![]()
这两起坠机搁在中美关系这个大背景下,就更有意思了。正好赶上中美贸易谈判刚结束,美方那边态度软了点。财政部长贝森特说,对华百分之百关税可能不搞了,特朗普也放话,说能跟中国谈成好协议。但军事上,美军没闲着,航母群在南海晃悠,舰载机起降频繁。
这么一想,是不是想用军事实力给谈判加码?结果适得其反,暴露了自家问题。特朗普当时正坐空军一号去亚洲,转马来西亚、日本、韩国,顺便推中美对话。这两架飞机掉下去,给他行程添堵了。盟友一看,美国军力可靠吗?日本和韩国那边,本来就对美军承诺有点疑虑,现在更得掂量掂量。
![]()
10月27日,第三件大事来了。中国海事局发了航行警告,说从那天起,到11月15日,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半,南海部分海域要搞试验活动,船只别进去。区域挺大的,坐标在海南岛东南边,覆盖几百平方海里。外头人一看,这多半跟福建舰航母有关。福建舰是中国第三艘航母,排水量八万吨,电磁弹射,去年5月开始海试,今年9月通过台湾海峡南下南海搞科研。
海试包括动力测试、甲板操作啥的,这次警告时间短,每天就俩半小时,适合高速航行和设备验证。海事局说这是常规活动,没针对谁。但时机这么凑巧,就让人多想了。美军坠机后,中国发这个,是不是在回应?其实中方在南海立场一直稳,维护主权,但保持克制。贸易谈判关键期,更没必要主动闹事儿。
这三件事连起来看,南海的博弈越来越明显。美军加强部署,本想展示存在,结果出了洋相。尼米兹号服役久,维护跟不上,高频演练加剧损耗。南海环境又复杂,季风洋流啥的,监视活动也多,心理压力大。
![]()
事故原因多半是美军自身,装备老化、人员疲劳。相比之下,中国福建舰进展稳,电磁弹射先进,未来服役后,南海监控能力上台阶。美中技术差距拉大,老舰对新舰,代差明显。中美在南海较劲多年,美方想维持影响力,中国强调主权。坠机事件可能让美方调整策略,航母群28日就掉头回去了,本来计划巡航更久。
![]()
影响上,这事儿对特朗普亚洲行是个打击。他26日到马来西亚,出席东盟会议,27日去日本见高市早苗,28日韩国见李在明。事故投下阴影,让盟友质疑美军实力。贸易谈判初步共识,美方缓和,避免关税升级。但军事压力没减,中国活动继续。
福建舰海试按部就班,提升区域平衡。三件事虽没直接证据关联,但时间线上紧挨着,引发讨论。全球媒体关注,美媒说福建舰战力只到尼米兹号六成,但中方回应,可酌情帮美方。中方外交部说,如果美方需要,从人道主义角度提供协助。这话听着客气,但也点出中方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