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中文网讯】10月28日,“新疆有个阿克苏·物华民丰”主题的海外华文媒体采访活动走进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采访团深入古龟兹地区建筑遗址和新和县博物馆,探寻这座古丝绸之路重镇的独特魅力。而在刚刚过去的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库车文旅热度再攀高峰,2025年1月1日至10月8日,库车累计接待游客1034.07万人次,同比增长29.22%;游客花费达56.96亿元,同比增长36.98%,年接待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这座千年古城究竟凭借什么吸引八方来客,文旅市场又如何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让我们一同揭开库车文旅的神秘面纱。
![]()
盛会“出圈”:高规格平台激活全域文旅势能
“库车是文化交汇之地,全世界的人都有必要来看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的盛赞,为库车文旅增添了一抹亮色。今年5月25日至26日,自治区与兵团首次联合主办的全疆最高规格文旅盛会——新疆旅游发展大会在库车市成功举办。这场盛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国内外嘉宾、众多媒体及平台账号齐聚库车,让“古韵龟兹·丝路库车”的名片闪耀世界。
![]()
大会以“旅游促三交、文旅产业集群建设、龟兹文化”为核心主题,围绕龟兹文化实施“十个一”提升工程。龟兹博物馆新馆、龟兹乐舞传播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落地运营,为库车文旅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的2025新疆国际旅行商大会,更是吸引了马尔代夫驻华大使、世界旅游联盟代表等国际嘉宾共商跨境旅游合作,为库车文旅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
盛会的举办直接带动了旅游经济的爆发式增长。5月24日至26日,库车市累计接待游客20.53万人次,同比增长114.95%;旅游总花费1.13亿元,同比增长135.38%,人均消费达550.43元。会后一个月内,库车酒店平均入住率稳定在90%,民宿入住率更是高达95%。这场盛会不仅让库车在短时间内成为旅游热点,更为库车文旅产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街区“焕新”:老街区唤醒千年文化记忆
新疆旅游发展大会的热度能够持续发酵,离不开库车对历史文化空间的精心焕新打造。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库车拥有热斯坦、萨克萨克等5个历史文化街区,83.6万平方米古民居中,183座建筑年龄超80年的晚清、民国初期民居,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城市的历史长河中,是库车珍贵的文化资产。
自2023年起,库车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在热斯坦街区改造中,1公里长的主街与清城巷、花帽巷、门巴扎、击鼓巷4条小巷巧妙串联,清城墙遗址、克黑墩烽火台等历史遗迹点缀其间,与色彩艳丽的民族风格门窗以及铁匠铺、花帽店等特色店铺和谐共存,仿佛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游客眼前徐徐展开。改造不仅升级了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更引入了特色餐饮、民宿、旅拍等业态,店铺数量增至近300家,新增摊位1000多个,涵盖29类旅游业态,让游客在品尝美食、入住民宿、拍摄美照的同时,深入感受库车的历史文化魅力。
萨克萨克街道的龟兹小巷则以青石板路串联起百年古民居,老树枝丫间透出历史韵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随着龟兹弦音工坊、巾帼女子创业基地、古渡集市等项目开放迎客,龟兹小巷已带动360余名居民旅游就业,让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居民增收的新渠道。这些老街区不再是静态的“历史标本”,而是成为集文化体验、消费休闲、民生改善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文化“破圈”:传统IP创新激活产业内生动力
历史空间的焕新,更需要文化内核的赋能才能真正留住游客。库车深耕龟兹文化沃土,通过文物展示、艺术创作、文创开发等多元路径,让千年文化成为文旅产业的“核心引擎”。
今年5月开馆的龟兹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家以龟兹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博物馆,展出700余件(套)珍贵文物,结合场景复原、多媒体展演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龟兹文化的魅力。游客接待量持续高位运行,日均客流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成为库车文旅的新地标。魏晋遗址博物馆、龟兹文化数字展示中心等项目相继落地,清代城墙遗址保护修缮工程让古韵焕新,“丝绸之路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持续深化,让更多龟兹历史文化遗产从“地下”走向“地上”,从“博物馆”走向“大众视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龟兹文化。
在艺术创新与业态拓展上,库车王府与清代城墙遗址的开府、开城仪式每天吸引大批游客驻足,仿佛让人回到了古代的繁华盛世。“龟兹国际文化艺术节”汇聚全球目光,《盛世龟兹》乐舞、“乐起龟兹”琵琶古乐盛典等演出成为文化名片,让游客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领略龟兹文化的独特魅力。“龟兹文化探源”“非遗体验”等主题研学线路让青少年在行走中触摸历史文脉,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今年8月开业的龟兹博物馆“遇见龟兹”文创店,将克孜尔石窟壁画、博物馆建筑轮廓等元素融入徽章、冰箱贴、榫卯积木等产品,百余款文创成为游客“必带伴手礼”。设计团队还在开发50多种新品,甬库杯“遇见龟兹”文创作品征集活动中,数字AR、创意摆件等上千件作品脱颖而出,部分已进入产品转化阶段,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日常生活,为库车文旅产业增添了新的亮点。
交通“扩圈”:公路经济延伸发展半径
便捷的交通网络,让更多远方游客得以走进这座千年古城。作为“中国最美公路”独库公路的南端起点,库车依托交通优势,将“过境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为承接独库公路带来的客流,库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今年5月底运营的独库(康村)游客服务中心,设有167个房车营位、20余个充电桩,提供咨询、餐饮、休憩等全方位服务,让游客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独库第一村——阿格乡康村20余家农家乐、民宿在旅游旺季常常满房,成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热门选择。克孜利亚大峡谷景区今年也投资1000多万元,新增跑马场、四驱沙滩越野车、悬崖咖啡等业态,景区吸引力与游客体验得到显著提升,成为独库公路沿线的新晋“顶流”。
同时,库车市公安、气象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及时发布独库公路路况信息,完善沿线停车场、加油站、充电桩、旅游厕所等设施,解决游客“停车难、加油难、信号不畅”等问题。依托即将通车的温昭公路,库车还在打造世界级自驾景观走廊,串联天山峡谷、胡杨林等自然奇观,推出“丝路文化探秘游”“独库公路风光游”等精品线路,并开通援疆银发旅游专列“长三角号”,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交通+旅游”的融合模式,让库车实现了从“过境停留”到“深度体验”的转变,为库车文旅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从一场盛会的“出圈”,到历史街区的“焕新”,从文化IP的“破圈”,到交通经济的“扩圈”,库车文旅产业的强劲增长,源于对自身资源禀赋的精准把握,更源于对“文化为核、创新为翼、服务为本”理念的坚持。库车将持续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爆发”向“价值深耕”转型,在争创“龟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和“一带一路”文旅枢纽的道路上,让千年古城绽放更持久的光彩,让更多游客在这里读懂丝路文明,爱上龟兹风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