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城乡融合 产业兴城”——佛山“百千万工程”驱动都市现代农业加速跑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在“百千万工程”驱动下,佛山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77.57亿元,同比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4348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1:1。
据了解,2024年,佛山市通过赋能市场、金融、科技推动佛山现代农业的新发展。在三大赋能的协同驱动下,成功打造了一条鱼、一枝花、一盆菜三大百亿级的产业集群,高水平的创建了一个国家级、十三个省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佛山都市现代农业见成效。
![]()
鳗鱼、鲈鱼等各类水产加工产品。
佛山推动渔业绿色转型,22.91万亩鱼塘完成生态化改造
会上,市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南策炳介绍,围绕《佛山市渔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佛山正通过优化养殖结构、推广绿色模式、提升种业竞争力三大路径推动渔业由“量大”向“质优”升级。
目前全市已完成22.91万亩养殖池塘改造,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在品种结构方面,鳜鱼、罗氏沼虾等优质品种养殖规模显著扩大,2024年鳜鱼产量增长18.4%,罗氏沼虾增长23%,苏丹鱼、笋壳鱼等特色品种逐步形成多样化发展格局。
![]()
“鼎鳜一号”
绿色养殖方面,全市已制定科学投苗密度指引,开展9项健康养殖技术试点,推广生物圈养护技术超4000亩,并新增12个工厂化养殖项目。种业建设方面,佛山已建成11个科研平台,培育10个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建成省级以上良种场7家,从源头保障水产品质量与产业竞争力。
金融创新惠及中小农户,“信贷直通车”授信93亿元全省居首
在金融赋能方面,佛山创新推出150余个涉农贷款产品,涉农贷款余额达2761.21亿元。其中,“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平台累计授信93亿元,惠及主体4.7万户/次,授信金额和笔数均居全省首位,其中“生猪贷”活体抵押模式更被列为全国典型案例。通过每月信息共享、引入省农担公司提供担保、建立信用信息平台等五大措施,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为促进金融活水精准惠及中小农户,佛山还积极宣传推广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农业信贷直通车”平台,真正让农民实现“田间地头”线上申贷;并通过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开发灵活利率、无抵押的普惠产品;并围绕预制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新领域创新产业链贷款模式,推动金融资源与农业项目高效对接。
![]()
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拍摄者:劳建勇
科技赋能农业,市农科所3次入选国家级示范基地
科技成为农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市农科所”)今年第三次入选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近三年来,该所成功选育水稻、花卉、蔬菜等9个新品种,推广优质水稻5万余亩、池塘生物圈养护技术4000余亩,开展培训60余期、累计服务1.8万余人次。
![]()
南海区花卉园艺产业园内,工人正在熟练打包蝴蝶兰进行电商发货。拍摄者:劳建勇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该所“佛山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区域中心实验室”检测准确率达100%,已成为国家及省级疫病监测计划检测实验室备选。据悉,2025年佛山市良种良法展示推广活动将首次增设玉米、水产两个专业分会场,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抓手,佛山正在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据南策炳介绍,下一步,佛山市将重点强化种业创新攻关,培育农业新业态,创新用地保障机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推动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佛山样本。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郑煜晓,实习生周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