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6月,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全面升级,战火正式爆发。在国际社会密切关注这场冲突的同时,人们再次目睹了以色列所展现出的强大远程打击能力。
![]()
2. 以军利用高精度导弹对伊朗军队高层指挥节点以及从事核研究的关键科学家实施定点清除,其打击之精准令人震惊。而在这背后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正是美国提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支持。
3. 实际上,从现代战争到日常交通、通信调度,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航空器、舰船乃至弹道武器系统,都深度依赖于美国主导的GPS导航网络。这种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正是GPS数十年来稳居世界导航技术巅峰的根本原因。
![]()
4. 正因如此,一个现实问题浮出水面:倘若美国在关键时刻切断GPS信号服务,是否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军事打击体系将瞬间瘫痪,所有依赖该系统的导弹都将失去方向,沦为毫无目标的“飞行铁块”?
5. 尽管这一设想极具冲击力,但并非所有国家都会因此陷入被动。至少有两个主权国家具备完全独立于GPS之外的自主导航能力,即便美国关闭系统,它们依然能够维持精确制导与战略部署——这两个国家究竟是谁?
![]()
6. GPS的领先地位
7.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美国的GPS系统历经三十多年的持续优化和迭代升级,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空间基础设施网络。
8. 截至今日,几乎每一部智能手机、每一架民航客机、每一艘远洋货轮均集成了GPS模块,它已深深嵌入人类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之中,在民用与军用领域均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
9. 正是由于其无处不在的战略价值,美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主导权得以长期巩固,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技术霸权。
10. 本轮伊以冲突中,以色列之所以能实现针对特定人物的外科手术式打击,关键在于其所使用的制导武器搭载了由美方授权的高精度定位芯片,而这套定位机制的核心支撑正是GPS。
![]()
11. 虽然这类专用弹头的爆炸当量相对有限,但其最大优势在于极低的圆概率误差(CEP),可将打击偏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真正实现“指哪打哪”。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稳定可靠的GPS信号输入。
12. 可一旦美国选择中断服务,这些原本精准无比的武器系统或将立即丧失定位功能,变成无法锁定目标的失控装置。
![]()
13. 这也正是美国军事威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最先进的武器平台,更掌握着影响他国作战能力的关键命脉。
14. 表面上看,美国向全世界免费开放GPS民用信号,似乎是一种公共产品的提供行为,但实际上,华盛顿绝不会做出损害自身安全利益的决策。若某些国家试图借助美国的技术反制美国本身,美方自然备有应对预案。
![]()
15. GPS确实极大便利了现代社会运转,但在军事对抗场景下,这种依赖也可能转化为致命弱点。正因如此,各国用于国防目的的设备通常只能接入经过降级处理的民用频段信号。
16. 美国自用的是加密军用码(P(Y)码),其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而对外公开的民用码(C/A码)则人为引入误差,精度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五角大楼保有随时关闭或干扰特定区域民用信号的权限。
![]()
17. 战时一旦启动该项权限,敌方的空中力量与导弹部队可能在短时间内集体失联,彻底丧失作战效能。
18. 更进一步地,美国甚至可通过注入虚假坐标信息的方式发送欺骗信号,使对手的武器系统导向错误地点——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攻击落在己方领土上,造成灾难性后果。
![]()
19. 因此,一旦美国切断GPS服务,多数国家的军事体系或将陷入混乱。然而,仍有两个大国早已未雨绸缪,建立起足以抗衡的本土导航系统,从而摆脱对GPS的依赖。
![]()
20. 北斗导航
21. 出于对未来战略安全的深远考量,中国早在上世纪末便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研发工程。如今,中国北斗与俄罗斯格洛纳斯已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可独立运行、不受制于GPS的地基增强型全球导航系统。
22. 随着俄罗斯完成格洛纳斯-K系列卫星的部署更新,以及中国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全星座组网并投入全面运营,美国GPS的垄断格局已被实质性打破。
![]()
23. 客观而言,无论是格洛纳斯还是北斗,在整体技术水平、轨道稳定性及终端兼容性方面仍与GPS存在一定差距,短期内难以全面超越。但多极化格局已然成型,单极主导的时代已经终结。
24. 美国凭借先发优势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技术储备,系统成熟度高,服务体系完善。相比之下,中俄虽起步较晚,追赶之路充满挑战,但发展速度惊人,技术代差正在迅速缩小。
![]()
25. 目前,北斗三号系统已稳定运行多年,第四代系统建设规划也已全面展开。据官方披露的时间表,北斗四号有望在2030年前后完成部署,届时将在多项核心指标上达到甚至超越现行GPS标准。
26. 尽管当前仍处于追赶阶段,但北斗与GPS之间的距离已不再遥不可及。美国GPS独步天下的时代,正随着新兴力量的崛起而走向尾声。
![]()
27.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华尔街日报》曾刊文指出,美国GPS现代化升级项目出现明显延迟,新一代GPS III卫星部署进度落后原计划数年之久。
28. 这一空窗期为中国与俄罗斯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使其导航系统得以加速追赶。长此以往,GPS在全球市场的权威地位或将面临严峻挑战。
![]()
29. GPS升级滞后并不等于美国技术衰落,反而凸显出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科技跃迁速度之快。这种动态变化正在重塑全球导航格局,并逐步削弱GPS在国际事务中的绝对话语权。
30. 北斗系统的迅猛发展,连同中国航天整体实力的提升,充分体现了国家科研体系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也昭示着中国正以惊人的节奏逼近并挑战传统强国的技术高地。
![]()
31. 当前虽仍是GPS主导市场,但北斗正如潜龙在渊,蓄势待发,只待关键技术突破与生态体系完善,便可迎来全面腾飞的历史时刻。
32. 结语
33. 美国GPS曾以无可匹敌的技术优势引领全球数十年,但如今,中国的北斗、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欧盟的伽利略系统正齐头并进,共同推动全球导航体系向多元化方向演进。
34. 北斗的快速成长不仅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真实写照,更标志着一个多极化导航时代的到来。
35. 即便目前GPS仍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北斗四代系统的临近部署,那个由中国自主掌控、安全可控的高精度导航未来已不再遥远。
36. 未来若再发生类似冲突,即便美国切断GPS服务,中国也能依靠北斗系统保持战场感知与精确打击能力,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参考:
观察者网:美媒称GPS系统延迟升级、中俄迎头追赶,GPS恐难保“黄金标准”地位 2023-10-17
海外网:美国免费为全世界提供GPS服务,为何中国还要搞“北斗”? 2018-12-2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