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核心内容直指中国,劝其放弃自给自足的发展路线。
可鲜少有人提及的是,新加坡自身正全力推进2061年实现淡水完全自给自足的目标,同样是对核心资源的自主追求,为何到了不同国家身上就有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
尚达曼的演讲中,将自给自足与孤立主义画上等号,认为这是违背全球化潮流的落后选择,但翻看新加坡的国家规划,其淡水自给率不足50%,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让该国不得不将2061 年实现水供应完全自给作为核心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新加坡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海水淡化、雨水收集等技术,甚至在国土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开辟专门区域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
对新加坡而言淡水是关乎国家存续的命脉,追求自给自足是理所当然的生存选择,可为何当中国出于安全考量,在芯片、能源、粮食等核心领域推进自主可控时,就被贴上了闭关锁国的标签?
这种逻辑上的矛盾,本质上是立场先行的偏见,自给自足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概念,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核心资源的自主可控是国家应对风险的底气。
就像企业会建立供应链备份以应对突发状况,国家层面的自给自足本质上是一种底线思维,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稳定的智慧,新加坡深谙此道,却对他国的同样选择横加指责,这种双重标准,显然难以服众。
更值得玩味的是,尚达曼选择在美国发表这番演讲,要知道,当前全球贸易秩序的最大破坏者,正是美国。
![]()
近年来,美国频繁退群毁约,对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将芯片、能源等诸多领域政治化,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技术封锁,甚至将普通商品列为战略物资进行管控。
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阻碍了全球化进程,可演讲中尚达曼对这些事实视而不见,反将矛头指向坚定推进全球化的中国,这种避重就轻的态度,暴露了其立场上的明显倾斜。
![]()
尚达曼将中国的自主发展路线歪曲为主动孤立,却刻意忽略了这一路线形成的历史背景,上世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针对中国列出了2100种战略物资的全面禁运清单。
从高端芯片、光刻机到特殊材料、先进设备,甚至连天然橡胶这样的基础物资都被纳入封锁范围,其目的就是遏制该国的发展,在这样的铁桶般封锁下,中国没有选择的余地。
![]()
如果不自己动手研发生产,就只能受制于人,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绝境中,一代又一代人咬牙坚持,自力更生,最终实现了两弹一星的突破,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不是主动选择的孤立,而是在封锁中杀出的一条血路,这不是落后的发展路线,而是绝境中的生存智慧,反观新加坡,其发展历程中从未经历过如此全面的封锁。
![]()
作为城邦小国,新加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大国博弈中寻求平衡,依附强者获得了发展机遇,这种截然不同的历史经历,让新加坡难以共情中国对核心领域自主可控的执着。
但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能被歪曲。将中国在封锁中被迫形成的生存策略,污蔑为开历史倒车,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该国人民奋斗历程的无视。
![]()
事实上,中国从未放弃全球化合作,多年来,该国始终坚定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范围内修桥铺路、开展基建合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却在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动辄对他国实施制裁,这才是对全球化的真正破坏,尚达曼在演讲中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其言论的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
![]()
尚达曼的演讲,以及此前新加坡联合早报对北极航线安全环保问题的无端质疑、发展部部长徐方达对中国在关税战中以牙还牙的告诫,构成了一套连贯的舆论组合拳。
这套组合拳的核心,是试图让中国接受现有的不公平国际秩序,放弃对核心领域的自主突破,这背后反映的是小国与大国截然不同的生存逻辑。
![]()
新加坡作为资源匮乏、国土面积有限的城邦小国,其生存策略必然带有依附性,学者将其称为对冲战略,即在大国之间游走,依附强者获取发展空间和安全保障。
这种策略在新加坡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格局上的局限性,它无法理解大国对核心领域自主可控的执着,因为在小国的生存逻辑中,依附强者是最优解。
![]()
但对于中国这样的体量和历史背景而言,核心领域的自主可控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大国如果将核心命脉交到他人手中,就必然会陷入被动。
无论是过去的军事封锁,还是如今的科技打压,都让该国深刻认识到,只有把芯片、能源、粮食、科技等核心领域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
![]()
这种自主可控与全球化合作并不矛盾,中国一直秉持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一方面张开双臂拥抱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坚持核心领域自主创新,建立风险防控体系。这种战略既保证了国家的安全稳定,也为全球化注入了可持续的动力。
![]()
尚达曼口中的多边主义本质上是希望维持西方霸权主导下的秩序,他倡导的合作是要求中国放弃自主创新,继续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为西方提供廉价商品,而不得触碰高科技领域。
这种不平等的合作,显然不符合多极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也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国际准则,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多极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
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塑,不再由少数霸权国家说了算,而是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平等协商,那些试图维护不公平旧秩序、打压新兴国家发展的做法,最终只会被时代抛弃。
新加坡作为华人占比很高的国家,中国一直对其保持善意和尊重,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合作,但善意不等于无底线包容,尊重也需要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
![]()
如果新加坡继续站在霸权一边,用双重标准看待国际事务,对中国的正当发展指手画脚,最终可能损害双方的合作基础,也会让自己在多极化潮流中陷入被动。
对于新加坡而言,与其在华盛顿替他国操心发展路线,不如聚焦自身的核心目标,如何实现2061年淡水完全自给自足,如何在多极化时代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如何在大国之间保持真正的中立与平衡,这些才是关乎其长远发展的关键。
![]()
依附强者的路线或许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随着多极化的深入,只有秉持公平正义、尊重各国发展道路的国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其自主创新的决心不会因外界的质疑而动摇,在未来的发展中,该国将继续坚定推进核心领域自主可控,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普惠共赢的国际新秩序。
![]()
那些基于双重标准的指责与劝诫,不过是时代浪潮中的插曲,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归根结底,国际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而不是双重标准和霸权逻辑。
新加坡如果能认清时代潮流,摒弃立场偏见,尊重各国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的发展道路,才能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实现更大的发展,而对于所有国家而言,只有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