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秦娇娇
10月22日,湖北省红安县人民检察院在对一起督促整治小微放射诊疗机构辐射安全及职业病防治公益诉讼案开展“回头看”时,某口腔诊所医生胸前规范佩戴着个人剂量计,正在有序为患者进行放射检查。至10月28日,该县放射诊疗机构已全部实现持证规范执业,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个人剂量监测率、职业健康检查率三项关键指标均达到100%。这些改变,源于该院今年初开展的一项专项监督。
今年3月,红安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辖区部分小微医疗机构可能存在放射诊疗安全风险。
“在线索初步核实后,我们借助‘小微放射诊疗机构射线污染与职业病防治公益诉讼监督模型’,对全县相关机构进行了系统排查。”承办检察官介绍,经对20余家机构实地调查,最终确认4家牙科诊所存在未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即开展诊疗活动,以及工作人员长期未佩戴个人剂量计等违法情形。不仅严重危及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和受检者安全,也对周边环境构成潜在辐射风险,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
承办检察官先后到20余家相关机构实地走访
“放射工作人员若缺乏有效防护,长期累积照射可能引发白细胞减少、放射性皮肤疾病等职业病。”5月8日,红安县检察院组织相关行政单位进行座谈,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明确其法定监管职责。会后,该院依法向相关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全面履行监管职责,责令问题机构立即整改,依法办理许可手续,并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放射防护培训长效机制。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行政单位高度重视,联合制定了《红安县放射诊疗安全专项整改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核查。对存在问题的机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组织开展放射防护专项培训3场次,覆盖所有相关从业人员,并为全县一百余名放射工作人员统一配发个人剂量计,同步安排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现在操作X光机心里有底了,防护意识也增强了!”一位口腔诊所医生在回访中这样表示。如今,红安县小微放射诊疗机构环境更加安全有序,医患的健康得到了切实保障。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