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2025年汛期已于近日结束。受秋雨影响,汛期较往年延长20余天。面对汛期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鹤壁市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联动、科学应对,全程严密监控水库河道运行状况,最终实现安全度汛,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气象部门统计,自5月15日入汛以来,鹤壁市平均降雨量达614.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3.5%。今年汛期降水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前期降水偏少,部分区域出现旱情;进入7月后,强降雨过程频次增加、强度显著增大,并呈现“点强面弱”特点。特别是淇县朝阳山站,在6月30日至7月1日的降雨过程中,降雨量高达159.6毫米,短时强降水形成较大地表径流,致使防汛形势一度严峻。
面对多轮强降雨,市水利局建立“降雨即响应”工作机制,紧盯每次降雨过程,及时会商研判,科学制定防范措施。同时,加强对淇河新村、卫河淇门、共渠刘庄等重点水文监测站的数据采集,实时掌握水位、流量等关键指标,并运用水旱灾害数据分析模型,科学预测水情发展趋势,为防汛决策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在水库调度方面,市水利局严格按照“安全第一、科学调度”原则,指导盘石头水库执行精细化调度。根据实时降雨、库容及下游用水需求,动态调整下泄流量,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为后期可能出现的旱情储备应急水源。整个汛期,盘石头水库共实施动态调度9次,在保障下游农业灌溉、维持河道生态流量的同时,有效发挥了削峰拦洪作用,实现了防洪保安与水资源利用的双赢。
河道安全是防汛工作的关键环节。汛前,市、县水利部门联合卫河河务局对卫河、共产主义渠等主要行洪河道开展了拉网式排查,针对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等关键部位逐一登记,建立问题台账并明确整改责任。汛期,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行洪隐患,鹤壁市组织开展了妨碍河道行洪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累计开展河道巡查8次,出动人员120人次,清理河道障碍物66处,切实保障了河道行洪畅通。
目前,汛期虽已结束,但防汛工作并未松懈。市水利局局长赵秀民表示,接下来将全面总结今年防汛经验,聚焦水利设施薄弱环节,加快推进蓄滞洪区建设,持续强化对水库、河道等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进一步完善鹤壁市防汛工程体系,全面提升防洪减灾能力,为明年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来源:鹤壁市委宣传部 作者:肖莉萍 马龙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