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河南农民,坐着日本火车,结果整节车厢的人全都起立给他喊“万岁”!
![]()
他没当大官,也不是啥明星,只因为他家收留了一个日本伤兵47年。这背后,到底有啥让人泪目的传奇?
回国的那一天,感动了两国人
1993年6月,石田东四郎在孙保杰的陪同下,搭上飞机回日本。飞机落地大阪,媒体早就等在机场,场面热闹得像过节一样。日本亲人赶来团聚,泪流满面。
![]()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孙家人到日本坐火车,车厢里旅客听说他们是收留日本兵的中国农民,全体起立,高呼“万岁”,还给他们鞠躬。这一幕,谁看了不动容?
日本社会也被这段故事感动了。不光媒体天天报道,地方政府、企业、普通人都来表示感谢。有人捐钱,有人建校,有人种树。
还有日本友人专门来河南建了“日中友好小学”,还派学生来咱中国交流。孙家儿子也因为这个缘分,得到去日本留学的机会。你说,这是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这段故事传开以后,不少人感慨:咱中国老百姓心里装着大义。仇归仇,情归情。打仗是不对,可人心不能坏。
像孙家这样的人,能在苦日子里坚持善良,照顾一个“敌人”,这份胸怀,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而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情谊,也让中日两国的普通人彼此更理解。
如今,南召县跟日本山形县成了友好城市,两地学生互访,农业、教育、文化,啥都能聊、都能合作。孙家老屋还成了纪念馆,成了两国友谊的见证。
一场偶遇,半世纪的牵挂
1945年,日本刚投降那会儿,河南南召县的老农孙邦俊,一天赶集回来,在村外遇上了个蓬头垢面的日本兵。
![]()
按理说,这种人当时要是被村民撞见,不打死都算客气的。但孙邦俊就这么心一软,给了俩窝窝头,最后还把人领回了家。这一领,就是47年。
你要说这日本兵在孙家过得舒坦吧,那真是想多了。刚开始,这日本兵又哑又呆,啥也不会干,成天闹腾,夜里还会赤膊骂街,把孙家人吓得够呛。
村里人看不惯,背后指指点点:“你孙家是不是脑袋进水了,把日本鬼子当亲人?”可孙家人认死理:命都是命,咱不能见死不救。
孙家收留日本兵这事,没少给自己招来苦头。最直接的,就是家里的日子更难了。日本兵啥活都不会干,吃喝拉撒都得人伺候。
![]()
后来还病倒了,花钱请医生,家里几百块的债,那时候可不是小数。更别说,咱中国那会儿还赶上了几年大饥荒,全家人连野菜都啃不上,还是硬生生把这日本兵养活了下来。
日子苦归苦,最让人心疼的是,孙家的孩子们也跟着受牵连。六十年代,孙邦俊的儿子孙保杰考上了学,按理说应该是村子里的骄傲。结果招生政审一查,你家养着个日本兵?
“政治不可靠!”这学上不成,工作也泡汤。到谈婚论嫁时,村里姑娘一听孙家有个“老日”,都躲得远远的。孙保杰后来娶到媳妇,还是因为对方够仗义,愿意和他一起照顾“家里人”。
![]()
这日本兵在孙家一住就是半辈子。日子久了,他也学会了点河南话,慢慢融进了村里的生活。尽管村民们一开始对他有看法,但后来也有人偷偷帮着分点救济粮。
就算日本兵自己什么也记不清,孙家人也没把他当外人。孙邦俊临终前,还专门嘱咐孩子们:“他是战争的牺牲品,咱要帮他找日本的亲人,让他和家里人团聚。”
这种善良,搁谁身上都得竖大拇指。这一托付,孙保杰接过了重担,继续照顾日本兵,帮他找家人,几十年始终没放弃。
历史不忘,未来还要向前看
说到这儿,咱也得说句实在话。历史上的中日恩怨,没那么容易一笔勾销。戴旭那句话,也不是没道理:咱中国确实没能单独彻底赢过日本。
![]()
八年抗战,咱靠着血肉之躯硬扛下来了,但最后日本是被美国扔了原子弹才彻底投降的。那段屈辱,咱中国人谁都记得。
可是,历史只是教训,不是包袱。咱中国人善良不是软弱,也不是健忘。咱们一手记着过去的苦,一手也得抓住未来的希望。
像孙家这样的人家,给后人留下一份榜样:仇可以记,恩也不能忘。宽容不是忘记仇恨,而是给自己和后代留条路。
戴旭说,未来如果真有一战,要彻底解决问题,永绝后患。这话虽然听着提气,可真要到那一天,咱中国人心里头,还真不一定想得那么简单。
![]()
战争,谁都不想再来一遍。历史的血泪,咱都见过。可要真有一天,咱中国真“赢麻了”,靠的肯定不是嘴上说说的狠话,而是脚踏实地的实力、胸怀和智慧。
现在的世界,比过去复杂多了。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日之间互相关联,谁也离不开谁。民间故事、普通人的善良,也许比武器还重要。
就像河南孙家和日本石田家几十年的牵挂,普通人用自己的一点善良,能把原本死结的仇恨慢慢化开。只要把心放正,未来的路就能越走越宽。
![]()
说到底,中日这笔账,没法用一句“彻底战胜”来画句号。历史有仇,也有和解的可能。孙家父子用半辈子的坚守,给咱中国人争了口气:
咱中国不是怕事,也不是忘事,而是能以德报怨,能给仇人一条活路,更能给自己一份安稳。但愿未来的中日关系,能多一点孙家这样的善良和执着,少一点恩怨和算计。
到那时,不管有没有两国关系咋样,咱中国都能挺直腰板儿,堂堂正正地站在世界面前。这才是最有底气的“胜利”。
参考资料:
《人间自有真情在——一个日本伤兵和一家中国农民的传奇故事》——农家参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