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军南海坠机影响远超想象:特朗普急发话,中国一句话回应,绝了

0
分享至

10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在南海。

在短短半小时内,美军一架“海鹰”直升机和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接连坠入深蓝色的海水中。

这起事件发生后迅速引起关注,其深远影响,远非两架军机的损失所能衡量。

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紧急定调,到中国外交部的巧妙回应,再到事发后中美之间一通意涵丰富的重磅电话,整个过程不仅暴露了美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实困境,更折射出中美关系在激烈博弈下微妙而复杂的互动新常态。

“加戏”不成反露怯

事件发生在10月26日下午,“尼米兹”号航母正在南海进行所谓的“常规航行任务”。

下午2点45分,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率先失事坠海;仅仅30分钟后,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同一片海域重蹈覆辙。

尽管两起事故中的5名机组人员均被成功救起,但这丝毫无法掩盖美军的虚弱。

这场本意在于“给自己加戏”,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的行动,最终却以一种近乎自嘲的方式,暴露了自身的短板。

消息传出后,正在亚洲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紧急发声。



他试图为事件降温,抢在调查结果出来前就给出了一个看似无害的解释:“我认为可能是燃油的质量出了问题,应该不是为人操作的。”

相比之下,中国的回应则显得从容且充满智慧。

10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堪称一绝,主要包含两层深意。

首先,他表示:“如果美方提出请求,那么中国愿意向美方提供协助,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

这既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姿态,又含蓄地点出了美方面临的困境。

其次,郭嘉昆话锋一转,直指事件的根源。

他提醒各方,此次坠机发生于美军在南海开展军事演练之时,并强调“美方频繁派遣军舰军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是引发海上安全问题、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源”。

这番话一针见血,清晰地表明了中方的立场:这不是偶然的技术故障,而是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所带来的必然恶果。



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的“燃油论”站不住脚,事故的背后是美国军事力量系统性问题的集中爆发。

这首先体现在装备的严重老化上。

“尼米兹”号作为美军现役最老的航母,服役已近半个世纪,早已超出正常设计寿命。

因新航母建造速度滞后,它被迫“超期服役”,执行着最后一次高强度部署。

老旧的平台不仅设备损耗严重、维护困难,甚至连零部件都已停产。在这样的硬件基础上进行高风险的舰载机起降作业,无异于走钢丝。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军普遍存在的“战备疲态”。为了维持其全球霸权,美军常年处于高强度的“连轴转”状态,航母部署周期一再延长,缺乏必要的休整和维护。

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的报告早已揭示,美海军长期面临备件短缺、技术人员不足的困境,形成“维护不足与疲于备战”的恶性循环。

从2017年“麦凯恩”号撞船到2022年F-35C坠海,再到此次双机坠毁,一系列事故共同描绘出了一幅美国“有野心没实力”的窘迫画卷。

重磅电话

如果说坠机事件本身暴露了美国的军事困境,那么事后的中美互动,也颇值得关注。

坠机后不到24小时,中美之间就进行了一通重磅电话。

中国外长王毅在通话中的表态,可谓不简单,充满了深远的战略考量。

他特别提到,中美高层长期交往中形成的“相互尊重”是两国关系最宝贵的“战略资产”。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无论出现何种突发事件或局部摩擦,双方都应以高层共识为准绳来管控局面,不能让外界的噪音或个别事件带偏节奏。

更具分量的是,王毅强调要“摒弃动辄施压的做法”。这直接点中了中美关系长期以来的痛点。



过去,美国一些政客迷信“极限施压”的效用,试图通过关税、制裁等手段迫使中国让步。

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做法除了激化矛盾,别无他用。

王毅此时重提这一点,既是对美方过去行为的敲打,也是在为未来的高层互动“立规矩、划底线”。

他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只有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对话,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道。

如果美方一边寻求沟通,一边又“秀肌肉”、搞技术封锁,那么这种对话毫无诚意,也不可能取得成果。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通话中也作出了积极回应,表示“美中关系很重要”,并期待高层互动能发出积极信号。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关键还要看美方的后续行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近史博览 incentive-icons
近史博览
博古通今知兴替, 前车之鉴后事师。 若明历史兴衰理, 以古为镜可慎思。
4501文章数 7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