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些岛礁,用几枚导弹就能炸没了,中国为什么还要建?”这句话不是网民随口一说,而是出自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的“战略判断”。
![]()
从2020年到现在,类似的声音在西方舆论场上没少出现,尤其是美国,在南海话题上一边喊“航行自由”,一边又说“这些岛礁不值一打”。看起来,岛礁仿佛成了“易碎品”,中国却偏偏像在“砸钱修模型”。
可话说回来,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轻易摧毁,那我国为啥还费这么大劲去修?难道为了“面子”硬撑?真不是。要理解这事儿,得先从头说起——南海这摊事儿,表面看是岛礁那点地盘,背后却是安全、发展、国际秩序的大棋局。
![]()
那些年,我们在南海“种岛礁”,不是闹着玩儿的
说起南海,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争议多”,但其实,我国在这片海域的主权主张有历史、有法律、有现实依据。早在几十年前,我们的渔民就常年在这里打渔,老地图上也早有标注。
可问题是,光靠说还不行,得有实实在在的存在感。于是,从2013年开始,我国陆续在永暑礁、美济礁、渚碧礁等多个岛礁上展开填海建设,把过去只能容几个人驻守的小礁石,变成了功能齐全的综合设施。
起初,很多人不理解:这片海域离大陆远,补给难,台风多,为什么要在这搞建设?特别是永暑礁那条跑道,从原来的1300多米直接扩展到了3000多米,几乎可以起降任何型号的战斗机和运输机。
![]()
可你要是去看建成后的场景,那就明白了。除了雷达、通信塔等设施,还有医院、科研站、气象站,甚至还有绿化带和太阳能板。这哪是“军事基地”,更像是一个海上社区。
有人会说,这些建设是不是“表面和平”?但真相是,我国并不是一味强调“军用”,而是始终把民生和服务功能放在前面。比如在台风季,这些岛礁会向过往船只提供避风信息;渔民遇到突发情况,也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援。
更别说,南海是全球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科学观测、海洋环保都需要稳定的驻点。所以,建岛礁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长期不打仗”。你得有“在场感”,别人才能不随便来挑事儿。
![]()
美国的“吓唬牌”打了多少年,自己也有点累了
那么,美国为啥天天说“这些岛礁打不住”?这套说辞,从2020年开始就没断过。美国的《国家利益》杂志、《防务新闻》等媒体反复强调:这些岛礁面积小、缺后勤、难防御,一旦爆发冲突,几发导弹就能让它们失去作用。
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你要是仔细看看他们的行动,就会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喊得最凶的,往往是最不敢动的。
比如,美国常年在南海搞“自由航行”,航母编队、战斗舰、侦察机轮番上阵,但从来没真敢靠近我国的岛礁范围。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因为一旦擦枪走火,那可不是“军事演习”,是可能引发大国冲突的事。
![]()
2021年,时任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还专门登上在新加坡部署的濒海战斗舰“塔尔萨”号,拍了一组“展现威慑”的照片。但说实话,这种秀动作的意义远大于实际效果。这些濒海战斗舰存在感很强,战斗力却很有限,甚至有不少还因为设备老化、维护困难,被迫提前退役。
美国军方自己都承认,要想“打掉”这些岛礁,难度不小,得先拿下制海权、制空权,还得保障后勤补给。换句话说,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打不打得赢”的问题。而在当前的战略环境下,美国真要为南海开战,那可就是一场代价巨大的豪赌。
所以你看,美国一边说“这些岛礁没用”,一边却年年派船“遛弯”,目的就是不想让我国把南海控制得太稳。但只要不真动手,这种“吓唬式存在”其实意义越来越小。
![]()
岛礁不是“军事堡垒”,是我国在南海的“定海神针”
回头来看,其实我国在南海这盘棋下得很清楚:不是为了“打赢一仗”,而是为了“稳住几十年”。你可以把这些岛礁理解成“定海神针”:不是靠它们打仗,而是靠它们撑起我国在南海的存在。它们像灯塔一样亮在那里,提醒所有来往的力量:这片海不是谁想说了算就能算的。
而且,岛礁之间也不是孤立的。以三亚为后方支点,我国航母编队、两栖舰队、无人机系统可以在南海形成协同作战体系。台岛方向也能通过这些岛礁形成联动,提升整体防御能力。换句话说,这不是“孤岛防御”,而是“体系运营”。
美国说这些岛礁“容易摧毁”,其实是对我国整体能力的误判。他们看的是“单点强度”,我们布的是“整体纵深”。就像打篮球,有人只盯着投手准不准,有人却在布置防守、跑位、节奏,最后谁赢,不用多说。
![]()
不是我们非要建岛,而是不能不建
有句话说得好:“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动的时候得稳住。”南海问题上,我国不是激进者,而是被动应对者。
这些年,美国在南海拉“小圈子”、搞军演、炒话题,目的就是想逼我国在海上让步。可问题是,如果连自己家门口都守不住,那还谈什么发展安全?
所以我们才说,岛礁建设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战略工程”。它们看起来只是几块礁石,但背后是主权、航道、能源、渔业、安全的多层次博弈。
你可以说它们“难以防守”,但不能否认它们的存在价值。你可以质疑它们的“军事意义”,但不能否认它们的政治象征。在南海这片水域里,谁能长期稳定在场,谁就能说得上话。
![]()
南海这盘棋,我们走得不急,但步步稳
南海问题没有简单答案,它既是历史遗留,也是现实挑战。可我们不能因为“有争议”就放弃主张,更不能因为“有风险”就退缩不前。
岛礁建设,不是为了“开战”,而是为了“止战”。是用建设抵消挑衅,用实控回应干扰。这不是炫耀肌肉,而是展示一种战略定力。
美国说“容易摧毁”?那他们为什么自己不动手?他们嘴上说“自由航行”,可自己在南海的行动越来越心虚。岛礁建不建得起,是工程问题;能不能守得住,是国家意志问题。
南海的风浪再大,我们也不会退。因为这片海,不仅属于地图上的我国,也属于每一个不愿被动挨打、渴望和平稳定的中国人。未来的南海,是对抗还是共赢,不看谁喊得响,而看谁走得稳、站得住。
写到这,也许你就明白了:这些岛礁,不是“容易被摧毁”的象征,而是我们坚定守护家园的象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